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2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2/825


陈庆华注意到王浩顿时有点尴尬,马上道,“王浩也来了,我就直白的说,我们不是要把他挖到计算机实验室,而是,针对这个成果,是在我们计算机实验室完成的,公告谈什么理学院也没有意义,对吧?”
“怎么没意义?很有意义,理学院也需要……”栾海平立刻进行了反驳。
王浩倒是对什么计算机学院、理学院不感兴趣,反正只是学校的一条公告而已,他干脆完全当做没看见,轻飘飘的从旁边走了过去。
他是来找张志强的。
张志强依旧顶着通红的双眼,从凌晨三点到现在,他就一直没有休息过。
王浩劝了一句,“赶紧回去睡一觉,找到梅森素数值得高兴,但也别这样啊……”
“放心吧,还能坚持!”
张志强满是不在意的说道,他确实感到非常疲惫,也想着一会去办公室眯一会儿。
现在还有事。
“把检测程序停下来,先计算这个……”
王浩把写好的代码,拷贝到了电脑里,简单解释道,“这是对梅森数的筛选程序,可以说就是对之前程序的优化,也许会变得更精准吧。”
他有些不确定。
在结果没有百分之百出来之前,他也不敢说自己做的研究就是正确的。
张志强顿时重新打起精神,停掉了一直在运行的检测程序,开始执行刚拷贝的代码。
一亿以下的质数作为数据录入,输出端则有三个文件。
第一个文件记录的是处在判定函数边缘线的‘指数P’以及对应坐标。..
第二个文件记录的是,处在判定函数覆盖范围内的‘指数P’、对应坐标以及到边缘线的最近距离。
第三个文件,则是剩余被排除的素数、对应坐标,以及到边缘线的最短距离。
函数比较复杂、程序也比较复杂,需求的计算量就非常庞大,即便是以现有的计算能力,全部执行完也需要三个小时以上。
张志强被推着去休息了。
王浩干脆等在了电脑前,一直看着程序执行,等待着输出结果。
……
下午两点钟,陈庆华和朱建荣一起到中心实验室,找到王浩并递给他一份手写的公告。
“我们讨论来讨论去,还是想着让你看看,你是当事人,看这份公告怎么样?”
“你说行,我们就发了。”陈庆华很认真的看向王浩,公告里面说的是‘王浩教授在计算机实验室工作,并连续找到了两个梅森素数’。
这个模糊的说法,听起来好像是说,王浩就是计算机实验室的研究员。
王浩对此并不在意,他只是扫了一眼,把手写公告扔在旁边,开口道,“陈院长,朱主任,先别急着发公告,只是两个梅森素数而已。”
“……而已?”陈庆华满眼不解。
朱建荣也用力扯了扯嘴角,发现两个梅森素数,还只是‘而已’,口气也太大了吧?
王浩没理会他们的反应,而是打开了电脑中的一个文件,上面记录了十一个数字,其中有八个标准红色字体,剩下的三个则还是黑色。
他指着三个黑色的数字,认真道,“这三个,作为梅森数的指数,验证一下。”
“如果不出意外,应该都是梅森素数。”
===第九十五章
千万人十三个小时的等待===
“这三个都是梅森素数?”朱建荣呆愣愣的,明显已经陷入迷茫状态。
陈庆华问的更有水准一些,“你是说,这三个黑色的素数,所对应的梅森数都是梅森素数?”
两人各自问了一句,随后对视了一眼,都感觉思维稍稍有点混乱。
梅森素数平均好几年时间才能验证出一个,第一次有中国学者发现梅森素数,对国内来说,就已经是大新闻了。
这个中国学者快速找到第二个梅森素数,都可以说非常不可思议,是被国际重点关注的大成果。
他们讨论了一个多小时,就是在学校发的公告上咬文嚼字,因为都知道公告肯定会被很多人关注,已经有很多媒体记者上门,就是想知道有关梅森素数的消息。
结果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