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825


“今年我正准备高考,王浩教授发的题目给我指了条明路--打死不报数学专业!”
“求大神来解释一下!”
“下次请发一元一次方程,谢谢!否则,我就投诉内容涉及侮辱人格!””
当然也有一些专业的评论,“这应该是个偏微分方程吧?”
“即便是在偏微分方程里,也是有难度的那一种。”
“我好像看过类似的题目,只是比这一个方程少个参数。”
“作为一个数学系的本科生,看了这个方程以后,我决定不再报考研究生了。”
“这种方程还能求解吗?我就是专业干这个的,但是一般碰到这种方程都是求近似解。”
“这应该不是王浩教授的研究吧,感觉只比我学的内容难一点。”
“楼上,是这一点吗?--‘.’”
一大群的网友围观讨论,也带来了很大的热度。
其实王浩发的题目就只是给自己学生的作业题,他的要求比课程高一些,作业题也就稍微难一些,但也没有到达不能理解的程度。
只要是数学系的研究生,学过《现代偏微分方程》,都够看的懂题目。
当然解题的难度和看懂不在一个级别上。
这个题目有些超纲了。
研究生课程上的超纲,和本科、高中课程的超纲,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因为研究生领域的知识,已经处在学科单方向的上限,超纲也就意味着前沿探索。
因为是给学生的作业题,也不可能超纲太多,差不多就相当于,那种最差级别数学研究。
如果是一个数学教授,很容易就能把题目做出来。
换成一个数学系的在读博士生,也只是需要研究一段时间而已,做题的感觉和陈蒙檬类似,有些地方可能会一时间想不到,也有可能一路畅通的完成解题。
这种级别的偏微分方程题目,能找出全新的解题方法,就可以以此发表一篇小论文了。
好多数学专业的博士生,发表的论文都处在这一级别。
当然了。
用常规方法解题,几乎没什么意义可言。
虽然王浩发的题目难度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高,但也只是相对专业的数学圈子而已。
国内确实有很多数学博士、教授,但放在网络上的比例就实在太稀少了,绝大部分人就只能看个热闹。
当然也会有专业人士做出解释,“这是个偏微分方程的求解问题,但具体怎么求解,还是要仔细想一想。它比常规的同类型方程,多了一个参数。”
“但是,转化上难度应该不高,是可以求解的类型,还是要仔细想想……”
这种评论已经非常专业了。
当有好多人围观讨论的时候,作为当事主角的‘唐博士’,自然就会受到很多的关注。
他收到了很多评论、留言,“唐博士,你也是数学博士,能不能行?”
“虽然我看不懂,但还是希望能看到答案!”
“快啊,赶紧的,你不一直说自己是数学博士,还很关注数学圈吗?”
“坐等唐博士的答案。”
唐博士还是有不少支持粉丝的。
好多粉丝都觉得他是数学博士,而且还非常的优秀,解出题目完全没有问题。
唐博士,名字叫唐恺,博士毕业于新西兰的一所高校,但因为学校要求不严,他只是‘混’到了毕业证。
唐恺就读的学校没什么名气,回国以后也很难找到一份高薪工作,就干脆乘着自媒体崛起的风,当上了一名科技博主。
唐恺拥有数学博士学历,就一直给自己建立‘数学学霸’的人设。
实际上,他的博士学位本来就是混上来的,到现在,早就把学到的东西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现在看到网上的舆论消息,以及王浩回复的题目,唐凯真是被气炸了,他感觉自己受到了羞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