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825


王浩在办公室里坐着记录,也一遍思考着,吴晖忽然打电话过来。
他扫了一眼,按下接听键,就听对面说道,“王教授,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你们的交流重力场实验经费已经确定了。”
“五百三十万,估计下个星期就能拨款。”
“呃”
王浩愣了一下,点点头,“知道了。”
“你不高兴吗?”吴晖对王浩的反应很疑惑,他觉得王浩听到这个消息肯定会很高兴,结果王浩只是说知道了?
这是什么意思?
王浩有些犹豫,他不知道是否该告诉吴晖,他们已经准备提交成果报告了?
吴晖也没有刨根问底,继续道,“我给你透露个消息,向乾生的团队,研究进展很顺利,他们已经把交流重力场的强度提升到了3.3。”
“据说已经准备做成果总结报告,甚至准备依靠成果,提交申请下一步的项目。”
“你们的研究进展怎么样?”
王浩犹豫了一下还是道,“很快你就知道了。”
科学基金会下拨经费当然是好消息,只是经费下拨的有些晚,他们已经完成阶段性研究,准备提交报告,并申请下一步的项目了。
“所以说,科学基金会的工作效率太低了,一个确定的项目,从审核到经费划拨,竟然还需要两、三个月”
王浩不只是对于物理实验室项目的感慨,也是对于杰出青年基金审批的感慨。
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终于有消息了。
科学基金会出台了项目资助公告,共计资助425项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其中数学与管理科学,资助经费为280万。
王浩所申请的NS方程相关研究项目,自然也在资助项目的公示中。
这是个好消息。
西海大学第一时间就发布了学校公告,恭喜王浩获得杰出青年项目资助。
这个消息相比去年获得优秀青年项目资助影响还要小,因为王浩已经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杰出青年项目资助是很正常的,甚至说顺序都颠倒过来。
大家的感觉就是应该先获得经费资助,完成相关的研究,才能够获得奖项。
在已经获得顶级奖项的情况下,在获得研发经费资助,似乎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当然对于王浩来说,多出280万的经费还是很好的,最少不用为在为数学相关研究经费担心了。
年后,好消息不断。
这次和王浩的关系不大,是纳微实验室的研究。
纳微实验室和创微科技合作的高磁场微球筛分项目,有了重大突破,他们对原来的方法进行了改进,终于达成了0.1微米的筛分精度。
项目研究,已经实现了预期目标。
纳微实验室完成了实验后,也通知了创微科技公司,之后实验室上下进行了庆祝。
庆祝是少不了吃喝的,但也只是在学校餐厅的三层。
王浩也被邀请参与了庆祝。
他被夏国斌拉着喝了两杯,但他严格控制着不喝醉,感到脑袋稍稍有些晕的时候,就赶紧找了个借口离开了。
王浩走出了餐厅,就朝着实验室走去。
“王浩,等等我。”
苏映雪从后面喊了一声,王浩停下来等着她一起走,刚才一起吃饭的时候,他们没有说上几句话。
有一段时间没见到,两人就漫步在校园里说着话。
他们最开始的话题,还在纳微实验室的研究上,但很明显王浩对话题没兴趣。
苏映雪也没兴趣。
他们只是找个话题说说而已。
苏映雪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在西海的时候不多,也只有关注研究的时候,才会过来看一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