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4/825


新型几何针对的是单介质金属导体原子构造的微观形态,利用几何的手段来解决微观形态的问题。
这个研究是‘超导湮灭拓扑’的核心,或者可以理解为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对于金属导体来说,电流的本质就是电子的移动,而温度的本质就是原子的振动,但事实情况要复杂的多。
哪怕是单介质金属导体,通电状态下,内部也不仅仅是电子和原子,微观的运动都是非常复杂的。
王浩的最新研究认为,导电状态下金属内部会形成一种微观形态。
这种微观形态和电磁力的产生直接相关,同时内部存在着抵抗湮灭力的‘力场’,而当温度下滑到一定程度,也就代表原子的震颤降低到一定水平,微观形态就无法再维持,就会被湮灭力挤压破碎,从而形成特殊的超导状态,并激发交流重力场的产生。
交流重力场就只是微观形态破碎的一种表现。
但不管具体原理怎样,他们现在就是利用几何手段研究微观形态。
单介质金属导体,内部就只有一种原子,所形成的微观形态自然是最简单的。
很快。
时间到了第二天上午,王浩的报告就被安排在了上午第二场。
这个时间段是最好的。
在有了第一场的‘热身’以后,报告厅的学者们都已经进入了状态,第二场认真听的人就会很多。
其他人也知道是王浩要做报告,第二报告厅已经挤满了人。
现在王浩的号召力太大了。
他就是国际数学家第一的数学家,因为他在数论和偏微分方程两个领域都有顶尖成果,另外,他的年纪只有26岁,还没有到公认科研的巅峰时段(30岁到40岁),未来可能还会有很多的成果。
当知道王浩是要做工作报告的时候,很多人顿时更感兴趣了,他们都希望能知道王浩正在做什么样的研究。
这次还是在政务楼的办公室,只是背景换成了一个白板。
因为是视频连接的关系,在上面写一些内容,报告厅的数学家们也很难看清,好在王浩并不是要做研究报告,他只是做工作报告而已,但偶尔也会需要白板的帮助。
王浩出现在了镜头前,他朝着镜头笑了笑。
这时候明显能看出,他的精神状态和昨天领奖时完全不一样,眼神里甚至透露出了期待和振奋。
他开口道,“感谢普罗切西先生的邀请,我来做一个简短的工作报告,只有二十分钟,不会耽误大家太长时间。”
会议厅现场一片安静。
每个人都看着屏幕镜头中的王浩,想知道他要做什么样的报告。
是偏微分方程?
还是数论?
于此同时,还有很多没有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的学者,也都在通过网络直播关注着王浩的报告。
在所有人的关注下,王浩说道,“我正在进行几何学的研究,我和我的同事林伯涵,一起研究了一种新型的几何。”
“我们已经有了一部分成果,但是还没有给它命名,所以我就称呼它为新型几何。”
“这种新型几何首先要满足以下公理,一是图形上的所有直线都相交。”
“二是,它的拓扑相变形态上,所有直线都不相交。”
“我们首先进行约定……”
王浩仔细说了起来。
每个人都很认真的在听,同时每个人都感觉非常惊讶。
王浩做的报告非常出乎意料,他在数论和偏微分方程领域有很多成果,其他人理所当然的认为,他会做这两个方向的研究。
结果……
几何学?新型几何?
这和数论、偏微分方程几乎没有什么关系,都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领域。
不过王浩所说的新型几何确实有些吸引人,一种新型的几何要塑造出来是非常困难的,单单是想象几何的形状,感觉已经透支了脑细胞。
几何学,尤其牵扯的复杂几何问题,都会变得非常难以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