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0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3/2260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下令这样办事,孔拯和周江等人也面临同样的查不到太多干货的困境,情急之下也决定发动文学创造能力,将手上现有的部分材料进行延伸创作。
比如把朋友之间互相赠送的一坛酒“创作”为打着送酒旗号,其实酒坛子里全是黄金。
又或者把朋友过生日送上生日贺礼的单纯行为称之为行贿,把一些书籍、书画称之为黄金白银和珠玉。
又或者污蔑某些人相约去酒楼里喝酒的聚会创作为一起喝花酒,污蔑他们为了某个名妓争风吃醋,互相打闹,以至于闹出丑闻。
亦或者把某些较为合理的官职调动问题说成他们派系内部的政治交易,不惜牵扯到吏部。
反正就是想要把水搅浑,把问题扩大化,如此一来就能掩人耳目,让皇帝感到头疼,从而实现他们瞒天过海的目的。
不过他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苏咏霖拿下孔氏、让部下清算孔氏之后,于五月底亲自骑马奔驰,昼夜赶路,花了五天时间赶回了中都,于六月初一日晚间抵达了中都,秘密回宫。
苏咏霖彻底把握住了先机。
当天晚上,苏咏霖召见了耶律瑾,又召见了孔茂捷、赵作良、沈格、蒋成月、辛弃疾等重臣,率先与他们通了气,让他们做好准备。
六月初二日一早,苏咏霖颁布命令,举办朝会。
所谓的朝会,和全体在京七品以上官员都能参加的大朝会不同。
大朝会一个月举办两次,一次是月中,一次是月末,算是半个月一次的朝政总结,参与者是全体在京七品以上官员,举办地点是大明皇城主殿万民殿。
而一般的朝会至少三天召开一次,是皇帝和尚书省、枢密院、参谋院与各部主要官员之间召开国务会议的机制,只有大明高层决策团队的高官才能参加,一般小官轮不到参加。
而按照皇帝的勤劳程度,三天一次的朝会也有可能是一天一次甚至两次,也有可能十天都轮不到一次。
苏咏霖素来勤政,一般每天都会召开朝会,地点在他日常处理政务的书房里,当然,有些时候也是两天一次或者三天一次,主要看当时有没有重要的事情。
苏咏霖也会注重劳逸结合,会给自己空出一些时间练武,骑马,射箭,打猎,强身健体的同时,还能娱乐身心。
不过朝会依然是苏咏霖和大臣们重要的沟通方式,是基本上决定大明国策的会议,意义重大。
但是这一回,所有接到苏咏霖召开朝会消息的官员几乎都愣住了。
原因很简单,皇帝不是离开中都在山东办事吗?
怎么忽然间回来了?
一点消息都没有?
他是怎么回来的?
飞回来的?
官员们除了极少数事前得知的,大部分都并不知道苏咏霖归来的消息,这其中当然包括山东系、外族系和燕云系的官员。
但是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这不会是假的。
除了苏咏霖,没有人敢在大明国召开朝会。
所以他们在短暂的震惊之后,赶快收拾收拾前往皇宫,准备参加朝会。
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孔拯和周江,他们都在短暂的震惊之后快速稳定了情绪,带上了他们尚未准备完全的他们独家创作的对方的【黑料】,准备在朝会上给对方致命一击。
而此时此刻,压力更大的毫无疑问是山东系,是孔拯和周江,还有曹凯、陈吉昌等人。
比起其他派系,他们尚且不知道自己的家族在这场山东变动之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也不太清楚家人的情况。
问消息的人还没回来,所以他们一无所知,他们从未像现在这样对于未来没有把控,没有安全感,所以他们十分忧虑。
“陛下突然就回来了,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也没有任何人知道,这是极不正常的情况,过去从来没有过,我担心山东的事情很大,很严重,陛下极为生气,所以这一次一定要小心。”
孔拯低声道:“就算问题很严重,我等都被陛下问罪,也绝对不能让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那帮人好过,拼着鱼死网破,也要把他们拉下马,决不能让他们坐收渔翁之利!”
“我知道,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
周江展示了一把自己带来的重要的“证据”,又说道:“但是我还是担心,这一次咱们可能要元气大伤,但是最艰难的情况下,也务必要保住您礼部尚书的职位,只要这个职位还在,一切就还有希望。”
“但愿不要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孔拯沉默了一阵子,继续迈步向前走去。
===八百四十三
这就是你给我推荐的济世之才===
其实孔拯心里是清楚的。
如果真的到了极端情况,最好的应对方式是自己主动辞职,以此换取山东系主力部队的留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3/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