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0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0/2260


头脑清楚的他没有继续选择攻城略地开疆拓土,而是认识到当前农民军军力的薄弱和战斗力的不足,意识到现在不能过度进攻。
他清楚的认识到当前状态下的农民军除了精神和气势,并没有比宋军更强的地方,尤其是农民军还没有完成明军的政治建设和军法建设,还有很多不足。
军规军法,政治思想,行动方式等等很多地方都需要时间去整理,军队战斗力也需要训练予以巩固,因此,农民军已经不能继续扩张了。
围绕着罗霄大山周边的险要地形控制、建设根据地是当前最合适的行为,农民军需要沉淀,需要积累,需要建设。
要把这块饱受战乱折磨的土地打造为复兴会在南宋最坚强的根据地,以此增强对当地的占据,使之从实质上脱离南宋,人人心向农民军。
一定的规则一旦在这里确立,南宋想要夺回这片土地,面对的就不仅仅是农民军的奋战了,还有千千万万农民的反抗。
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和财产的农民绝对不会想要再回到南宋的残酷压榨之下,他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农民军进行反抗,南宋的进攻将面对着重重的艰难险阻。
于是赵玉成按照自己从苏咏霖那儿学来的建军方法,一连发布了十一条建军整备命令,从身边派遣工作人员前往各驻军点进行颁布。
他需要各地农民军抓紧时间进行政治建设和军事建设,赶在宋军下一波大围剿到来之前打造出一支不说多么强大、但是一定有凝聚力的军队。
从目前整体实力对比来看,当前显然还是宋军强大,农民军弱小,除非明军加入进来,否则短时间内不可能有什么改变。
但是明国内部正在进行剧烈的反腐斗争和革命行动,这件事情,赵玉成也知道了。
他通过天网军的秘密渠道得知了苏咏霖正在发起对上等人的毁灭性打击行动,这让他非常高兴,同时也对自己的行动充满了自信。
宋军固然强大,固然人数众多,固然有着强大的压迫力量,但是农民军绝对不是坐以待毙之徒。
根据对南宋和宋军的了解,赵玉成推算南宋发起下一次军事行动必然需要三个月以上的时间。
光是推卸责任吵吵闹闹估计就要耗费他们很多时间。
一场巨大的失败需要人背锅,背锅的人是谁,是否心甘情愿,是否会引发新一轮的朝廷政治斗争,这都是未知数。
苏咏霖告诉过他,南宋是标准的内战内行外战外行,他们搞政治斗争是一把好手,但要是想搞对外作战,就要先把内部的政治斗争搞完,否则绝无可能。
所以,这段时间就是农民军发展强大的黄金时间段。
赵玉成踌躇满志,制定计划,安排人手,统筹规划,准备在江南西路建设一块明国的飞地。
在这里建设农会体系,与农民军实现对接,在这片热土上实现早前光复军和农会的二元体系,复制苏咏霖走过的路。
而与此同时的临安朝廷,也的确如同赵玉成所预料的那样,陷入了一场极为激烈的政治斗争之中。
起因当然没什么争议,就是江南西路的大溃败。
江南西路大溃败的消息送到临安是在正式战败的十一天之后,一些地方官员紧赶慢赶把消息送到临安城,期间排除了很多艰难险阻,好不容易才把消息送到,随消息抵达的还有一些溃兵。
消息最开始送到了枢密院,而当时张浚正好在皇宫里和赵昚商量事情。
枢密院官员们觉得兹事体大,不能有任何隐瞒,就赶快送到了皇宫里交给赵昚和张浚知道。
===八百八十五
张浚的忠诚也要打个问号了===
张浚此番进入皇宫,不是他主动的,而是赵昚主动找他。
事发突然,赵昚也感到十分为难,不能做出决断。
毕竟他也不可能知道赵构怎么就突然脑袋进水了,在他即将处决【剿匪不力】的将领戚方的时候,忽然插手。
赵构希望赵昚可以留下戚方的命,说戚方是个好将军,赵昚不要他,能不能把他送给自己呢?
现任殿前司兵马都指挥使杨存中已经六十多岁了,年老体衰,虽然还有继续为他效劳的想法,但是力不从心的情况已经出现,赵构开始思考新一任殿前司兵马都指挥使的人选。
他觉得戚方还是可以的,虽然他之前剿匪不力,可是他毕竟没有犯下什么应该被杀掉的重大过错,对吧?
不如留下他的一条命,让他继续为大宋服务,不也挺好的吗?
你说呢?
赵昚当时就懵逼了,觉得事情不对劲。
赵构自从回到临安,虽然也有一些过分的举动,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钱财的方面,到底没有对军事和行政等敏感领域动手,基本上还是保证了赵昚的权力的。
相对应的,赵昚也没有对他的殿前司军队进行干预,保证了他掌握一支足以保证他的安全的军队,让他拥有安全感,让他对现状感到满意。
可以说目前双方处在一个微妙的井水不犯河水的状态,彼此都还算是坦诚。
结果这一回,赵构越界了。
他超过了双方之前保持默契的权责划分状态,对军事和政治问题进行了干预,虽然打着要人的旗号,但是归根结底,还是一种越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0/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