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4/2260


王彦立刻下令收缩防御兵力,把放出去的兵力全部召回,把主要防御范围放在襄樊二城周边,深挖堑壕、陷阱,并且加快改造、兴建战船,训练水兵,以坚持对周边汉水水系的制水权。
以襄阳城和樊城作为绝对防御核心,继续加厚、加高城墙,并且多置床弩、投石机于城墙之上,多置滚木礌石和铜鼎,随时准备燃烧金汁以抗击攻城军队。
与此同时,王彦抓紧时间将城中老弱全部迁出,安置于周边地方,然后把周边地方的青壮男子和青壮女子掳掠一空,全部迁入城内。
青壮男子可以作为壮丁予以训练,成为后备兵力。
兵力充裕的时候这些壮丁可以充当辅兵,兵力不够的时候拉上城墙作为主力和明军死战,实现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耗尽最后的人力也要和明军拼到底。
至于青壮女子就更好安排了。
洗衣做饭缝缝补补等后勤杂物都交给她们来做,所有男人不方便或者不太会做的事情都让她们来做,她们可以做得更好更快。
除此之外,她们还有更大的用途。
她们还可以用自己的身体抚慰高度紧张的士兵,缓解他们的情绪,以降低他们发生暴动的可能性,提高他们战斗下去的意志。
一大群男人聚集一起,时间一长肯定要出毛病。
而且明军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频率的攻城状态以至于让宋军没有时间想其他的事情,一旦有一些战争间歇期,就很容易出现军队的暴动。
那么精壮的一大群男人凑在一起肯定很危险,但是只要在这个时候提供一些女人给他们,让他们发泄掉自己过剩的精力,就可以了。
王彦作为一个名将,深深地理解封建军队的群体心理,知道该如何转移军队内部的矛盾,使得军队成为听话的杀人工具。
无非是给他们找一个可以肆意发泄的对象,找到他们这些底层大头兵也可以肆意剥削压迫的对象,赋予他们一定程度的剥削与压迫的“特权”。
这样,就能让自己这一级别的高级军官对他们颐指气使的同时,还能让他们保持听话状态。
这些没有反抗能力的青年女子就是最好的选择。
有了这些女人,就能很好的缓解士兵紧张焦虑的情绪,有助于长期维持士兵的组织度和战斗力。
这将极大降低王彦等将领驾驭军队和明军长期战斗的难度。
毫无疑问。
王彦是一位名将。
————————
PS:月末了,求一波月票和推荐票~~~
===一千零四十一
此人用心险恶必杀之===
对于襄樊宋军来说,老弱是毫无必要的存在,留着也是浪费城内粮食。
除非本身是工匠、医生、饲养员、乐师等等有技术的人,那可以留下来为宋军高层服务。
于是王彦下令把城中没有一技之长的老弱全部赶出去自生自灭,他们自己饿死也好,被明军杀死也好,都与城中宋军无关了。
襄阳大军经过紧张的战备之后,从周边地区搜刮了四万青壮男子和三万多青壮女子。
这一波行动几乎把他们所能抵达地区的青壮男子、女子一扫而空,因为数量不够,所以难免抓了一些中年男子女子和少年男女充数,以方便达到王彦需要的数目。
襄樊二城内的老弱病残被集体赶出去之后,城内口粮状况也好,生存环境也好,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本预计只能支撑三年的粮食储备现在能支撑四年多了。
这个时候多来一些壮丁和女子对于王彦来说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随意他需要数量较为庞大的青壮男女进入襄樊二城,为他的防御计划添砖加瓦。
至于军队在这个过程之中对当地百姓做了什么,是如何让他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都不在王彦的考虑范围之内。。
他不要过程,只要结果,结果让他满意,他就重赏。
至于过程……
谁在乎?
宋军士兵们带着刀,大笑着走出去,一段时间之后,他们推攘着青年男女、扛着大包小包的回来,满载而归。
他们不仅把周围人力一扫而空,还把周边地区的粮食和财物一扫而空。
但凡是能吃的能用的都被他们搜刮到了襄樊二城之中,周围地区只留下遍地老弱病残等死。
当然,如果这些老弱敢于出头保护自己的家人,他们也会一刀上去了结了他们,毫不留情。
于是他们所过之处无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侥幸未死者抱着死去亲人的尸体痛哭流涕,哭天喊地,
却无能为力。
等待他们的只有无情的死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4/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