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4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7/2260


另外还要坚壁清野,就是基本上不要让明军可以从南宋军队撤走的土地上获取军事补给这样的意思。
这涵盖面就比较广了,可以转移民众,也可以把粮食、水源等必要的东西都给破坏掉,把道路桥梁都给破坏掉,以此降低明军的前进速度,增加明军的后勤负担之类的。
反正要做的事情有很多。
王方本来不想这样做,可是虞允文强令他这样做,他只能无奈的下令把农民种植的还差半个多月就能收割的稻米粮食给毁掉,然后强制迁移人口,顺便破坏掉交通路线。
这个命令一下,原本在王方的约束下军纪还还算不错的镇江府大军就露出了自己野蛮且残酷的一面,镇江府百姓遭殃了。
宋军四散而出开始破坏农田和道路、房屋,农民不愿意辛辛苦苦种植的粮食被破坏,也不愿意被那些趁火打劫的宋军夺取财富、子女,便拼命阻挡,拿着农具反抗宋军,结果遭到了宋军的残酷镇压,被杀了不少人。
而王方并不在意,他只在意大局。
“虽然这样做对于大局来说有所裨益,但是这样一来,明年的日子就不好过了,就算击退了明军,到时候遍地饿殍又该如何处置呢?”
他对身边的亲信如此埋怨。
可他没有参政议政的资格,他只有执行的资格。
镇江府大军这么大的动静,江北岸的明军不可能不知道,他们这样做的第二天,江北岸的游奕军就知道了这个消息,顺带着还知道了南宋决定拒绝明国提出的议和条款。
周至从江南岸眼线的嘴里得知了这些事情,还得知了宋军正在进行的所谓坚壁清野行动,大为震撼,同时也大为不满。
“什么坚壁清野,分明就是强盗行为!可恨,可耻!”
周至非常生气,与此同时,他想到了半个多月以前苏咏霖下达给他的命令。
这命令里头不仅仅有关于整顿军备的事情,还有一个特殊的命令。
苏咏霖考虑南宋可能拒绝议和条款的可能性的时候,想到江南宋军很有可能搞什么坚壁清野的行动,所以一旦游奕军发现宋军要在江南搞坚壁清野,就应该立刻出动军队攻击江南岸的镇江和建康。
绝对不能让宋军完成所谓的坚壁清野,绝对不能让宋军把江南百姓的生计破坏掉,应当立刻南下,趁乱击溃宋军,并且占领建康府、镇江府,然后直接南下推进到独松关一带。
若能攻破独松关当然最好,那就能大大的震慑宋军,威慑临安,若是一时半会儿攻破不了也没关系,这对于宋军也是一种警告和威逼。
若是真的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在出兵之前只要知会中都和张越景一下,他就可以出兵南下了,无需在进兵之前请示参谋总部,兵贵神速,直接出兵。
===一千一百二十三
逃跑的王方===
苏咏霖的这个命令当时是让周至有点不明白的,但是现在周至明白了。
“原来如此,陛下早就预料到有这样一天了,那我懂了,既然命令都到了,还有什么好忧虑的呢?直接出兵吧!”
周至很快下达了出兵的命令,正当此时江南岸镇江府的宋军正在准备南撤,
面对明军南下进攻的准备并不充足。
虽然王方下令严密监视江北岸明军的行动,可是江北岸明军早就开始备战了,现在备战已经结束了,只等着进军命令了,只要明军进攻的速度够快,宋军就反应不过来。
事实上也是如此。
周至在八月十九日晚间下达了进攻命令,
八月二十日天刚蒙蒙亮,刚刚出现一丝微光的时候,江北岸明军就开始大规模渡江了。
而此时此刻江南岸负责监视明军的宋军士兵正在烽火台上打瞌睡,愣是没注意到明军船只已经渡江而来了。
所以很快的,明军渡江先锋队就成功将沿岸的宋军烽火台全部解决掉,没让他们将烽火点燃,然后快速攻击前进,给后续部队的大规模登陆留下了空间。
先锋队马不停蹄进攻宋军设在镇江府到江岸这段路上的三道防线,非常顺利的连续突破,从凌晨到天色大亮,大概也就九十点钟的时候,明军先锋已经成功突破了宋军的三道防线,兵临镇江城下。
镇江城防因为士兵大多出去“帮助”民众“坚壁清野”而较为空虚懈怠,东城门遂被明军先锋一鼓而下,城内乱作一团。
明军将携带的雷神炮纷纷掷出引起爆炸,声若雷霆,声势浩大,
让宋军以为明军主力忽然来袭,
击溃了宋军的心理防线,城内宋军遂兵败如山倒。
当其时,都统制王方正在城外军营清点物资,不在城内,城内宋军不能进行有效抵抗,城池很快被明军先锋拿下。
等王方得知此事,大惊失色之下连忙命令军队反攻。
五千多宋军慌慌张张赶来试图收复镇江城,但是此时明军主力已经杀到,宋军的反攻被明军拦截在了镇江城之外,当即展开遭遇战。。
周至所部游奕军并未装备火器,仍然是明军旧有制式装备,但是骑兵颇多。
而王方部下三万军队之中,加在一起也只有五百余骑兵充作他的亲卫兵。
明军以步军结阵,骑兵为机动作战力量冲击宋军军阵,宋军军阵不稳,王方无奈之下以四百骑兵出战,试图阻挡明军兵锋,但是骑兵战败,被明军骑兵全歼,连后路都被明军骑兵抄没。
明军步军亦是战斗勇猛,三年未曾出战,一朝开战,兵锋锐不可当,将宋军军阵正面击垮,宋军不能抵抗,很快便陷入崩溃之中。
王方大惊,自知失了镇江罪责难逃,便打算带领剩下的亲卫展开决死冲锋,冲击明军中军,但是被副将死死拉住。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惟今之计只有立刻撤退,路上搜集溃兵,一路快速南下前往独松关,只要把守住独松关,就能稳住阵脚,将军也能凭借这样的功劳功过相抵,不至于没有退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7/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