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4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0/2260


沈该觉得很奇怪。
张栻是张浚的儿子,而他是张浚的政敌,两人从来不对付。
当然了,张浚是被赵昚下令杀掉的,沈该当时已经和汤思退一起被张浚排挤,从而被罢职远离临安,没有那个能耐左右张浚之死。
所以严格来说,沈该与张浚之死没什么关系。
但是话又说回来,张栻之前一直都在长沙一带担任文教职位,执掌岳麓书院,是朝廷中反对且批判《洪武政论》的主要文化官员,对《洪武政论》大加批判,是南宋很有名气的文人领袖。
之所以他现在身居临安,自然是因为之前襄樊会战宋军的全面失败,以及之后明军的大规模南下,以至于他不能继续待在长沙了。
数万明军进攻荆湖南路,作为重镇,长沙很快就沦陷于明国,岳麓书院自然是待不下去了,他带着书院里绝大部分学子一路狂奔,逃到了临安,苟全性命。
赵昚对于杀死张浚一事本就心怀歉疚,所以给了张栻一个职位,现在张栻在临安担任一个不大不小的官职。
沈该和张栻素来没有什么交情,可今时今日,在这个人人自危的时候,张栻跑过来说这种话,又是什么用意呢?
沈该一问,张栻便笑了笑。
“相公难道真的认为这就是最后的结局了吗?相公以为,城外明军能否攻破临安城?”
“这个,我怎么能说得准呢?”
“那相公以为,襄阳城和临安城,哪个更难攻打?”
“自然是……襄阳城。”
沈该沉声道:“襄阳城虽然小于临安城,但是襄阳护城河之宽阔,独步天下,城墙高大宽厚,城内还有数年粮草积蓄,若是寻常军队,十年未必能成功攻克襄阳,而临安城……虽然大一些,但是防御,似乎并不算最强。”
“相公所言十分恳切,在下也是这样认为的,更何况明军还有名为火炮的新式火器,威力巨大,所以在下以为,临安守不住。”
张栻缓缓道:“明军说了,只要拒绝他们的条件,就一定会打到攻破城墙为止,虽说攻破外城墙还有内城墙,但是外城墙尚且不保,内城墙又能抵抗明军多久呢?”
===一千一百三十二
逼赵昚退位===
临安城虽然是一座大城,可要是失去了外城,只剩下内城,同样是坚持不住的。
襄阳城那种坚城在樊城失守之后都不能坚持多久,足以显示明国那强大的攻城能力。
只靠一座内城,怎么可能挡得住明军的蜂拥而至?
别死的太惨就是对大家最好的结局了。
所以沈该直接摇头。
“挡不住,外城墙一旦失守,
城中军心民心崩溃,内城墙再怎么坚固,也是扛不住的。”
沈该看着张栻,低声道:“敬夫到底想要说什么,还请直说,老夫现在已经没什么可以顾忌了。”
“在下的意思是,
现在停战,
条件还能谈,若是等城墙被攻破了,一切就都完了。。”
张栻皱眉道:“虞允文虽然狂悖,但是他有一点说的好,明国如果想要覆灭大宋,没必要提出那么多条件,之所以提出条件,就说明明国似乎并不打算覆亡大宋。
不管是什么原因,明国都没有覆亡大宋的准备,既如此,咱们为什么要强逼着明国覆亡大宋呢?相公以为按照苏咏霖《洪武政论》当中所书写的内容,明国若覆灭大宋,咱们还有的活吗?”
“自然没有,咱们都得死,凭咱们的身份和做过的事情,就是苏咏霖口中的上等人典范,
咱们都要死。”
“所以,
一旦明国攻破了外城墙,
咱们怕不是自己送死都来不及,
更何况其他呢?”
张栻低声道:“当今局面,
明国或许是因为黄河,或许是因为别的什么,而没有真的试图覆灭大宋,虽然这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哪怕还有一线生机,咱们都不能轻易放弃活下去的机会。
只要扛过了这一场危机,咱们可以想办法,可以留后路,或者逃到其他国家隐姓埋名的生活,或者假死,逃到乡下的什么地方隐姓埋名的生活,但是这都需要时间去安排。
可是当下,咱们确实连一条后路都没有,不管发生了什么,咱们都是案板上的鱼,只能祈祷明国的刀晚一点落下来而已,而这个时候,咱们若是想要求活路,便绝对不能指望他人,只能依靠咱们自己。”
“怎么靠咱们自己?”
沈该眯着眼睛看向张栻:“敬夫,你似乎已经有了办法?”
“在下的确想到了办法,只是这个办法只靠在下自己是无法办成的,需要有相公出手才有可能。”
“我出手才行?我一个被废掉的戴罪之人怎么出手?这倒是听着新鲜,你且说来听听。”
“相公,若要保住咱们的荣华富贵和家人族人,唯有杀死虞允文,逼迫当今官家退位,扶持新帝上位!修改国策,与明国议和,结束这场战事!”
张栻把声音压得很低,但是语气十分坚决。
沈该听的很清楚,瞳孔一缩,骇然大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0/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