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5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63/2260


之前我前往川北实地考察,然后做了一番测算,若要出动齐鲁兵团主力从北往南进攻川蜀,正常情况下,三个月可以攻破川北防线抵达成都平原就算是进展顺利了,稍微有所阻碍,则要延迟一至两个月。
这段时间耗费的军费和物资绝对是巨大的数字,关中这些年的储备前后支援过河西兵团建成、黄河修缮和河南兵团南下,数量已经不多,若要再次用兵,就必须要调用其他地区的储备支援。”
马维英看向了苏咏霖:“之前的所有报告我已经交给了主席,主席都看过了。”
“嗯,我都看过了。”
苏咏霖点头道:“这些年大明用兵的次数不多,但是大工程特别多,很多物资都用在了工程上,尤其是米粮储备,更是大规模用在了工程上,只靠关中显然不能独自供给大军出动。”
另一名参谋副长周翀有些意外。
“主席难道真的准备这个时候就南下川蜀吗?河南兵团刚刚南下不久,江西兵团也才建立,正是需要钱的时候,大明的战略储备不足,强行南下进攻川蜀,恐怕常规储备不足以支撑吧?”
周翀看向了枢密使孙子义。
军队后勤大管家孙子义点了点头。
“除非将目前辽东、河北、河东三地的军需储备調往關中,才能支撑關中大军半年所需,尽管如此,这三地的储备也不多,时间要是再长一些,就要动用非常规储备了,那就需要财政部提供帮助了。”
按照大明的规矩,枢密院作为后勤部门,是可以管控全国各地的军需仓库、掌握一批专门提供给军队使用的军需物资的。
这部分物资和财政部掌控的民用储备物资是分开来的,各自有各自的额度,军用或者民用,每笔账都算得很清楚。
早些的时候这一切还是混在一起的。
但是洪武四年以后,为了让军隊用钱更加便捷,也为了减轻林景春领衔的财政部的工作量,稍微缩减一下财政部的工作范围,苏咏霖开始设置军需仓库和军需资金。
军需仓库和军需资金都是枢密院在管着,一般来说若是军队行动,枢密院负责提供军队的后勤,动用的是军需仓库,和财政部控制的国库、民用仓库系统不在一起。
定下这个规矩之后,办事的规矩就变成了每年税季之后苏咏霖都召开军需会议,把枢密院和财政部的人拉过来开会,商讨今年的军需费用额度,互相签字认定。
然后财政部审核拨款,款项给到枢密院,之后就和财政部没什么关系了。
军队行军征战如归需要用到钱粮,主要就是从军需系统里面拨付,主要后勤工作也由枢密院承担,与正常民用系统分离开来。
所以眼下的事情就是枢密院的事情。
但是很显然,如果这场战争现在就发生,财政部必然要入场提供支援,动用特别经费。
===一千一百九十五
孙子义对政治不感兴趣===
在当前的规则下,枢密院拿到钱之后就开始安排枢密院控制下的军工系统对军队的需求进行回应,拨付军饷和军需物资等等。
军队的一切需求都向枢密院提出申请等待回应,与民用系统分割开来。
所以在军队领域之内,财政部是不参与的。
苏咏霖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也是因为考虑到之前数年间多有挪用民间款项向军用领域投放的事情,以至于财政部的工作想要开展起来难度颇大,财政部对此多有看法。
且让财政部过多涉及军队内务,与军方人士产生关联,甚至出现一些连结,那也不是苏咏霖愿意看到的局面。
军队就是军队,民政官就是民政官,二者还是不要过度联系在一起的好。
因为这个原因,苏咏霖设立了军需会议这一环节。
每年大家聚在一起开个会,确定这一年度的军队费用,然后财政部将这一年度的军需预算费用直接给到枢密院,接下来的事情枢密院去负责,财政部直接脱离这部分涉及到军队的工作,全面投向民用领域的工作。
林景春对此没什么看法。
孙子义倒是觉得压力山大,私下里找苏咏霖谈过这个问题,认为自己的才能恐怕不足以承担那么重大的使命。
但是苏咏霖则表示这个责任枢密院迟早要担负起来,孙子义迟早也要做这件事情。
身为枢密使,我信任的人,你可不能畏缩、推卸责任啊。
因为这方面的事情,孙子义安排了整个枢密院一百多名官员奔赴财政部,请林景春安排人给他们开了一个特别补习班,学习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孙子义自己也跟着上了一阵子的课。
后续苏咏霖则是把军工系统在内的一系列国有经营部门划归枢密院掌控,除了武器锻造工场之外,还有位于草原上战马饲养部门。
大明三大养马场——燕山马场、辽东马场、河西马场,这三大马场也划归枢密院管辖,直接对接大明骑兵部队。
至此,军队体系和财政部体系剥离开来,互相之间不再负责,而是直接对国家负责。
因为责任陡然加重,孙子义劳心劳神,最忙的时候连着一个月没回家,留在枢密院里白天黑夜的学习,还号召枢密院内的官员一起向专业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不能懈怠,不能偷懒,办坏了事情就要受处分之类的。
反正他的态度的确非常端正。
之后的事实也证明,在整个明国朝廷高层内唯一一个非复兴会员的孙子义能够坐稳这个枢密使的职位,绝非偶然,或者是什么他当初和苏咏霖平起平坐的地位之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63/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