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8/2260


赵开山听了,沉默良久,最后无奈叹息道“他的势力越来越强,我这个领帅还真不如让给他做算了。”
赵作良不说话了。
赵开山也实在是对这种事情无能为力,一边眼馋一边眼红一边又无能为力,无能狂怒。
而苏咏霖这边,当然也没有喝醉,只是装作不胜酒力而已,回到军帐以后一个人躺在床上,看着军帐顶端发呆。
他其实挺喜欢一个人独处的,只是很多时候没有那个独处的时间,因为时间紧,他有无数事情要做,总也是做不完。
但是有些思考必须要在独处的时候,在十分冷静的情况下进行,这样才能让他想清楚很多事情,做出一些清晰的决策。
比如这次战争之后该做些什么。
这一场战争给整个局势带来的变化还是相当明显的。
首先一点就是苏咏霖自己的威望大涨,确定了光复军第一名将的地位,这个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被动摇的。
这个名号可以给自己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同时也会引发一个名为猜忌的麻烦东西。
赵开山素来不是一个多么胸怀宽广的人,这一点苏咏霖是可以确定的。
打一开始接触没多久,苏咏霖就能感觉到赵开山貌似开朗豪爽,实则内心敏感多疑且稍微有些脆弱,这种人其实并不是那么好相处。
之前对付孙子义的时候苏咏霖就发现赵开山的胸怀和气量都有点可怜兮兮的,一旦发生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他那颗小心脏就开始不安分的跳动起来了,就要想方设法做坏事了。
刚刚取得第一阶段的胜利,他就要搞政治斗争,就要用极为粗糙的手段搞政治事件,实在是短视到家了。
这才占领几个州?
这就要确定自己的权威,还不让部下获取应有的利益?
刘邦当初为了做皇帝甚至不惜开历史倒车搞封邦建国,给人家裂土封王,让人家做真真正正的王,掌握实实在在的权力,虽然之后还是处理掉了,可是他依然确确实实的做到了这件事情。
这就说明做大事的人不需要那么在意一时的利益问题,必要的情况下可以让渡出去一部分利益以获取更大的利益,只要让自己保持不亏的局面就可以了。
这是政治交换的原则问题。
如果实在气不过,可以记在小本本上,等权力地位巩固了,个人威望确立了再来翻旧账,到时候动手会更加容易,成功率也更高。
哪有刚刚取得胜利就来翻旧账的?
刚刚胜利就迫不及待地要把最好的揽在自己怀里,一点都不分润出去,以至于那之后一段时间里苏咏霖收到了好几份密信,都是试图与他交好的地方势力发来的试探。
还都是赵开山控制区域的那些较有名望的地方势力。
苏咏霖与他们虚与委蛇,暗中维持一定的联络,但是并不涉及实际的一些利益交谈。
因为此时此刻他还没有想要取代赵开山的想法,不能落人口实。
但是赵开山这样折腾自己人,自己人哪能不担心受怕呢?
不过这样一想,苏咏霖顿时感觉赵开山挺真实的,至少想到什么都写在脸上,办事也不拖泥带水,坏心思一定要及时兑现,好让大家都能确信他是个坏人。
这样的人很真实,一点也不让人心怀忌惮,大家都对他有了防备,所以无论他干出什么,大家心里不慌。
但是苏咏霖觉得自己这种人就很难对付了。
心思藏在心底深处,从不表露出来,明明是为了碾碎他们,却还要装成一副同道中人的样子利用他们,与他们并肩作战。
到最后究竟能有多少人和自己成为事实上志同道合的朋友,苏咏霖也不敢确定。
但是做不了朋友,也不要成为敌人,至少不要那么明显的成为敌人,否则苏咏霖绝不手软。
这样的自己,比起赵开山要虚伪的多了。
苏咏霖是这样看待自己的。
尽管如此,赵开山如此真实的小心眼也颇让人难做。
现阶段苏咏霖并不想成为那个唯一的靶子,所以要把赵开山捧上去吸引完颜亮的注意力,奉他为主,争取自己的发育时间。
可是他当时没有预料到赵开山心眼那么小,那么不能容人,几乎觉得忌惮的同时就要开始出手打击,以确保自己才是那个最强大的,这样他才能感到安全感。
难怪苏咏霖记得有什么人说过,一个政权首脑的军事能力上限就是那个政权的上限。
对政权来说,尤其是创业政权,核心竞争力就是军事能力,军事能力最强的就是首脑,也不能有其他人,否则必然为其所害。
不管怎么样,首脑都不会允许一个部下的核心竞争力比他的竞争力更强。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南宋的上限是一目了然的。
赵构能玩出召回岳飞的骚操作,他那个号称有光复中原雄心的继承者孝宗皇帝也能为了试探吴璘的忠诚而要求吴璘在大好局面之下放弃战果撤退回川蜀。
一脉相承的手法,不过是吴璘比岳飞更有“政治智慧”,宁愿损兵折将数万也不要触犯皇家忌讳罢了。
而光复军的上限就眼下来看也是一目了然的。
苏咏霖甚至感觉此时此刻赵开山正在琢磨着该怎么对付自己,限制自己。
哪怕真正的威胁还没有来到。
而自己如果束手就擒,赵开山未必会赶尽杀绝,但一定会让自己失去兵权和用武之地。
不过自己又怎么会束手就擒呢?
赵开山如果真的想要做一些过分的事情,苏咏霖也绝对不会感到意外,该动手的时候,他绝对不会心慈手软。
就和当初在谈判桌上突然动手、把自家内鬼当场做掉的时候一样。
绝不手软。
===一百六十四
赵玉成有些小小的幽怨===
吞并了东平府和兖州之后,苏咏霖的军力和势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扩张。
他下一步的扩军计划就是朝着三万人的规模去了。
至少要让核心军团胜捷军保持三万人的规模,并且以此作为未来进一步大扩军的种子,加以军事教育和政治思想教育。
就眼下没有大扩军基础的情况来看,拥有这样规模的军队,加上那些跟从他的地主武装,苏咏霖对下一步行动的信心也更强了。
当然前提是当前这个阶段内,赵开山别在他背后搞什么小九九。
否则一边对付金国一边对付赵开山,那可真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除非在他内部也给他找点什么麻烦,稍微转移一下他的视线,让他忙于内部整顿和斗争而无暇对他出手。
真要这样的话,到时候说不定还能一石二鸟。
联想到赵开山脆弱敏感的性格和狭窄的胸襟,苏咏霖转了转眼珠子,计上心头。
第二天一早,苏咏霖神清气爽的起床,当时就感觉饥肠辘辘,很想吃东西,结果刚洗漱完毕,赵玉成就端着早餐来了。
“听说雨亭叔醒了,想着您应该很想吃东西,就带着吃食来了。”
赵玉成憨憨的笑着。
苏咏霖哈哈一笑,十分愉快。
“我还真是饿了,你来的很及时,我现在特别想吃东西!”
赵玉成端来一个盘子,盘子上有几张大饼,有一碟黑乎乎的酱,还有一个大陶罐。
苏咏霖搓了搓手,打开了那个陶罐,一股浓郁的肉香就飘了出来。
“好啊,肉粥!”
苏咏霖顿时就忍不住进食的欲望了,立刻动手乘了一大碗,吸溜吸溜的喝了起来,一碗喝下去整个人都特别舒服,感觉胃口完全打开了。
“昨天宴会剩了不少东西,叔公就说不要浪费,剩下的肉全给剔了出来,一起煮粥,煮了很多很多,外面大军都有的喝。”
“嗯,不错不错。”
苏咏霖拿起一张大饼蘸了蘸酱。然后开始大口大口的撕咬吞咽,一口气吃了两张大饼,又喝了一碗粥,这才算是给空空如也的胃打了底。
苏咏霖从小习武,从小就很能吃,加上现在是行军打仗消耗大,所以就更能吃了。
平时和士兵一起吃饭的时候,喝粥起码三碗,干饭也是三碗起步,都是那种一张脸那样大的碗,除非有点什么丰盛的配菜,只吃粮食的话真的吃的很多。
但是胜捷军的粮食是够吃的。
只是在这个生产力不足的时代,副食品当然也不足,副食品不足的话,人们吃粮食就吃得更多,而这个时候的粮食亩产比现代低好几倍。
产的少,吃得多,真要敞开肚皮吃,粮食确实也没有多么富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8/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