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5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95/2260


那就不单单是影响经济的问题了。
就算他们打不过我们,难道不会自我封闭,与我们断绝往来吗?
我们之间隔着千里万里,难道还能兴师问罪万里远征去要求他们打开国门吗?
那要花多少钱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我们不能让自己成为少数,不能让自己被孤立,不能让自己成为异类,我们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敌人搞得少少的,所以除了将革命带到他们的国土上大力发展之外,我们没有别的方法。
他们越是害怕,我们就越要主动!
我们只有解放全世界的人类,才能最终解放我们自己。
这是苏咏霖第一次阐述自己的世界革命理论,从经济角度初步阐述了全面革命的必要性,然后写成文章发行全国,由此在朝廷内部和地方复兴会上引发了一波激烈的讨论。
并且由此率先在视野最开阔的财政部内打开了缺口。
一系列高级官员和复兴会高级干部相继发表言论支持苏咏霖的看法,认为在与世界各国交往的过程中,哪怕只是做生意,当他们真切的接触到明国社会与明国的革命政策之后,也会影响到部分人的思想。
而这部分人的思想受到冲击发生改变之后,会给他们的母国带去意想不到的影响。
而当母国统治者意识到这种影响带来的改变的时候,将不可逆转的产生对大明的恶感与恐惧。
这种恶感与恐惧会促使他们断绝与大明的往来,从官府到民间全方位的禁止,以防止大明的革命思想传播的太深入,影响到统治阶级的利益,以至于在本土引发革命。
而如果他们的本土也发生了类似的革命行动,更将促使他们坚决断绝与大明的往来,哪怕这种革命不是大明主动指导发起的。
虽然短时间内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但是十年二十年后,这种情况极有可能成为事实。
一旦这种情况成为事实而大明没有相对应的准备,那么就会对大明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大明休想独善其身。
===一千二百一十九
我也是===
苏咏霖在文章中写得很清楚,表达的观点也很明确。
一旦对方国家的统治者对大明进行封闭敌视的政策,将不可避免对大明的经济利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将对大明即将繁荣起来的海贸产生毁灭性的打击,进而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会极大影响大明的经济发展和国计民生。
丝绸茶叶和瓷器的出口将成为巨大的问题,相关行业从业人员也将遭到严重威胁,会有大量技术人员失业,会有大量上下游从业者破产失业,整个行业预计要萎缩百分之六十以上的规模。
为此,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对此进行一系列的预案,必须要把主动权掌握在手里。
他们害怕我们影响他们,我们就要真的主动把革命搞到他们的本土上去。
他们害怕我们的遥控指挥,我们就真的要遥控指挥。
我们要从现在开始就主动加大对海外各国的情况了解,培养各国语言人才,增强对海外各国社会状态和民间风俗的了解。
然后制定针对性的符合该国国情的方案,从而避免在行动中遭遇水土不服的情况。
而航海计划、对外探索计划就是一系列预案当中的一部分。
经济基础是一切的基础,我们要先搞钱,搞到足够的钱才能发起世界革命。
我们要通过强大的经济实力影响全世界,要通过经济影响力争取更多的支持者与合作者。
在当地发起行动的前提是要在当地有一些常驻机构,让当地人熟悉、不反感我们,并且借由这些常驻机构对当地人和社会风俗之类的进行研究和探讨,率先在当地安排天网军密探。
所以北洋探险和南阳探险计划势在必行。
演讲之前,这个计划想要强行推动就已经不是难事了,苏咏霖到底顶着个皇帝的头衔,想要达成什么目的,其实官员们并不能阻止。
只是他个人比较讲究以德服人。
多次演讲之后,苏咏霖在朝廷和复兴会内部都得到了超过一半的支持率,随着时间推移,支持率不断攀升,很快就达到了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并且还在向上攀升。
而少数反对者坚持的理由主要也是海外探索的实际难度和不确定性,以及对未知的担忧和恐惧。
但是苏咏霖针对这种现象展开了批判,认为这种悲观主义情绪和怕苦怕累的思想要不得,必须予以纠正,予以改变。
革命者怎么能怕苦怕累呢?
他在公开会议上做出发言,严格批判这种悲观主义思想和怕苦怕累的情绪,赢得满堂喝彩。
事情的结果已经非常明确了。
世界革命理论抛出来之后,很快对原先朝中的反对言论产生了降维打击的效果,支持者越来越多,反对者越来越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95/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