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2260


都是战友,都有功劳,你该得到什么,我该得到什么,根据功劳大小,公平公正公开的分润,这样每个人都能满意,都不会闹事。”
苏咏霖这话说完,别说本来就力挺他的那些仰慕他的人,连赵开山这边的铁杆亲族将领们都有不少点头称是的,认为苏咏霖的方案符合了他们的利益。
赵作良明白了,苏咏霖这是为了办大事而不拘小节的典范。
看起来,苏咏霖并不在意一时的得失,他更加在意的是能否推翻金廷,如果可以推翻金廷,那么什么都可以谈,如果不能推翻金廷,则万事皆休。
这一点,和赵开山光复军是否姓赵的理论差不多。
但是用法就完全不同了。
赵作良不由得感叹——如果苏咏霖是光复军的领帅,光复军的声势恐怕会比现在更加庞大。
可是感叹之余,他也越发感到苏咏霖的可怕。
他是那么善于团结不同地方不同利益导向的人,他非常善于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求同存异,集中全力解决最重要的问题。
其他的都可以谈。
这样的做法真的很容易得到人心,而赵开山的做法就很不得人心了,此消彼长之下,苏咏霖的权势超越赵开山的权势也只是时间问题。
赵作良如此感觉。
赵开山没感觉出来,他只是纯粹的不开心。
“谈?谈能谈出什么?”
赵开山不高兴“现在把东西给他们容易,到时候要回来就难了,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谁会愿意把到手的东西让出来?一个个的都和你作对,你以为就很愉快吗?”
赵开山这话说出来,所有人包括赵作良的面色都不对劲。
如果可以的话,赵作良真的很想上去把赵开山的嘴巴缝上,让他别说那么真实的话。
你骂谁呢?
赵开山话一出口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说的有点过火,刚准备说点什么来弥补,苏咏霖却没给他这个机会。
“领帅,不把金贼驱逐,不把金廷推翻,咱们现在有的,迟早也会失去,为了推翻金廷,没有什么是我们不该去做的,所以现在的这些东西不应该过分重视,真正应该重视的是人心。”
苏咏霖直接反驳。
这让赵开山有了一种苏咏霖在和他针锋相对的感觉。
你在教我做事?
他更不高兴了。
“雨亭,你打仗的确厉害,我自愧不如,但是这种远大的事情实在是太重要了,关乎十几万乃至数十万人的性命,实在不能就这样确定下来,总要有所顾虑,不是吗?”
苏咏霖还是坚持己见。
“时不我待,失不再来,领帅,我们必须要趁着金主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对敌出手,快速扩大我们的优势和追随者数量,这样才能让金主反应过来之后也无法轻易对付我们。”
“这样的确是对的啊!”
赵开山开口道“所以我们才要更快的占据山东西路和大名府路,攻克这些地方,然后扩军备战,以防金主南下攻打我军,强大我们自身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
“并非如此。”
苏咏霖摇头“我们时间不多,再怎么扩军备战也无法单独和金军对抗,金主掌控的是整个中原加上他们的辽东老巢,而我们只控制山东一地,再怎么扩军,难道能与他整个金国抗衡吗?
更不要提他们训练有素的骑兵,山东无险可守,一旦被骑兵分割包围,我们只能困守孤城,城与城之间不能相互交流,只能被各个击破,最后只有覆亡!所以我们需要更大的活动范围!”
赵开山一时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思来想去,也只能很不开心的说道“只有覆亡吗?那可不一定吧?我军奋战至此,难道一定会覆亡?金贼真就那么强大?”
苏咏霖长叹一口气。
“兄长啊,当年,徽钦二帝也是这样想的。”
赵开山一愣。
这不是把他和徽钦二帝那两个无能的废物皇帝作比较吗?
那两人被俘虏之后可是在金国就没能回去,窝窝囊囊一辈子,这种事情他赵开山会做?
虽然都姓赵,但是他们可绝对不是一码事!
“我绝不会重蹈那两人的覆辙!”
赵开山一怒,狠狠拍了拍桌子“雨亭,你不要太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咱们可是打赢了!整个山东都是我们的!”
“但是敌强我弱之局势并未改变啊兄长!”
苏咏霖据理力争“若不尽快争取更多的人的支持和帮助,号召更多人起来造反,只靠我们自己,是万万不能独力抗衡金贼的!这段时间非常宝贵,我们必须全力出动,策反天下!”
赵开山已经非常生气了,他有点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那你自己去做这件事情好了,你要号召更多人,可以,你去河北号召吧,然后你尽管直捣黄龙去!河北归你了,我以领帅的名义封你当河北总管!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去吧!”
赵开山就在这样的场合上拍了桌子,很生气的一顿怒吼,把很多人都给吼懵了。
===一百六十九
苏咏霖谨遵领帅之命===
赵开山以领帅的名义封苏咏霖做河北总管?
还要让他自己去开拓?
这……
这是要干嘛啊?
这是要公然分家?
苏咏霖面不改色的看着赵开山,赵开山则怒气满满地盯着苏咏霖。
场面一时间极为紧张。
赵作良立刻反应过来,意识到虽然结局是预料的结局,但是赵开山的情绪太不正确了,于是果断站起来打圆场。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都在说些什么呢?同属光复军,大家都是战友,是反金的战友,怎么能说出这种气话呢?这样的话不可以再说了!”
赵作良圆场之后,其他人也反应过来,赶快站出来一起帮着圆场,说些场面话。
苏咏霖先坐了下来,赵开山也随后坐下,场面得到了缓解。
但是问题的核心并没有得到解决。
苏咏霖的想法是走出去,广结盟友,策反天下,以举世皆反战略应对金国庞大的军力和国力,逼得他们多线作战,不得全力攻打光复军。
赵开山则想修炼内功,占据山东之地,苦心经营,扩军备战,以迎战即将到来的金军主力。
两人一个要走出去,一个要留下来,看起来,战略路线上的矛盾难以调和。
会议桌上,一群人看着苏咏霖和赵开山之间隐隐成型的对峙,感觉情况不妙。
同时也感觉时代变了。
之前苏咏霖都是调和势力,基本上是赞同赵开山的,然而这一次他却旗帜鲜明的提出自己的主张,不接受赵开山的意见,也不屈服。
看起来战功增长了,威望增长了,苏咏霖也开始有脾气了。
众人都为此感到惊讶,但是惊讶归惊讶,这样的事情并非不在情理之中。
说他居功自傲也好,这是他自己打下来的功业,自己获得的威望,不偷不抢,全凭实力,在这个造反群体里,这样的态度是很吃得开的。
一些认为苏咏霖会为了调和而做出妥协和让步从而不惜损失自己的利益的人顿时就感觉苏咏霖不一样了。
他也是一个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做出斗争决不妥协的存在。
尽管对方是他的兄长,以及领帅。
他不在乎。
他要坚持他应该坚持的,得到他应该得到的。
仅此而已。
赵作良可以说场面打圆场,但是涉及到战略决策的部分,并非他所擅长。
现在场面好看了,但是核心争论依然存在,两人依然寸步不让,谁也不愿意做出妥协。
赵开山甚至还在放狠话。
“雨亭,我知道你善战,但是你毕竟年轻,不要认为只要打了胜仗就可以号召所有人一起造反,不是什么人都愿意造反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