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6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44/2260


马永康只是这么一说。
他感受到这一波本土派系的怒火真的很勐烈,就想着多少安抚一下躁动不安的本土派系,赵不息要是真的不愿意,也没人可以强迫他。
他马永康和吴璘都是要声誉要面子要身后名的人,且一个五十多一个六十多,都在人生暮年,追求什么权力名位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用盐政给交子兜底来缓解社会危机的事情当然不会得到赵不息的认可。
当然了,赵不息也不是完全没有后手考虑。
民间造反就算了,但是,整个官方的统治阶层不能造反,他们造反,自己就特别危险了。
所以他打算再来一次分化瓦解,对于这一次没有上表攻击蒋扶的川蜀本土派官员,他会用各种理由赏赐一批财物予以赔偿,以此拉拢那些本土派官员中的温和派。
由此将本土派内部也给搅乱一下,让他们不能聚在一起反抗自己接下来的政令。
他觉得自己这一招算是瞒天过海的成功典范了。
一波操作下来,他没损失什么,成都朝廷国库充实,军队听话,还能清剿一批提出问题的人,多好?
马永康眼看赵不息一副【没有人比我更懂瞒天过海】的模样,顿感无话可说,便闭口不言,什么都不说了。
马永康不说话了,那么接下来就是吴璘了。
马永康所说的是政务上的话题,那么吴璘说的自然是军务上的问题。
赵不息也知道吴璘要说的是什么。
“交子崩溃,等同废纸,军心不稳,士气大跌,以至于出现资州、遂宁府之败,十分不利于朝廷平定群贼,还请陛下体谅军心,体谅士卒,多加安抚,否则军情不利,臣心实难安。”
吴璘话说完,赵不息皱起了眉头。
如果只是民间的问题,赵不息还能用强大的军队来维系统治,毕竟他的政权就建立在官僚、地主士绅阶级的支持和军队的保驾护航之下,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军队是维系一切的最后可能。
所以赵不息可以承受很多事情的打击,唯一不能承受的就是军队的不支持和失败。
他这一波经济阴谋本来也不是针对军队的,甚至有点刻意避开军队、想让军队独善其身的感觉,给军队发交子也是因为考虑到军队转战在外,暂时不能使用交子,等他们能用了,一切也尘埃落定了。
他的国库里那么多铁钱,总能拿出一些来稳定军心。
结果没想到局面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动。
===一千二百五十一
朕不给你不能抢===
士兵得知交子崩溃之后,军心大乱,士气大衰,对朝廷多有怨言。
此后消极避战、拒不出战者甚多,军官不能控制,面对起义军的攻击只能退避三舍,甚至遭到惨败。
遂宁府之败就是因为士兵消极避战而不得不撤退,面对起义军漏洞百出的进攻,宋军将领却只能退避三舍,不能与之接战。
而资州之败就更加严峻,弓弩手集体抗议作战,临阵发失一次之后表示必须要得到铁钱赏赐,否则就不发第二次,前线军官目瞪口呆,应对失当,以至于宋军对资阳城的进攻遭到失败。
之后资州乞活军主动进攻宋军,宋军弓弩手直接抗议不出战,非要铁钱赏赐才出战,还有士兵把没有来得及送走的交子烧掉以示抗议。
军官眼见士兵情绪极差,也不敢强行弹压,只能退避三舍,撤出资州,暂停攻势,以至于之前的战果毁于一旦。
士兵的怨念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怨念,而是集团的怨念,就算是没有拿到交子的士兵也一样感到怨念深重,拒绝出战,以至于军官们都不敢肆意弹压,反而强烈要求朝廷给一个说法。
别说士兵了,部分军官都接到家中来信说家里面有一些交子成了废纸,家中现金流损失惨重,希望他可以搞一些钱送回来解一下燃眉之急,避免家里面出事。
军官尚且如此,士兵们怎能不慌乱呢?
所以这场军队的抗议与其说是士兵的自发抗议,倒不如说连一些军官都参与其中,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支持士兵们闹一闹,给朝廷施压,要求朝廷给钱。
为此,他们不惜放弃之前的一些战果主动撤退,让被压得很难受的起义军得到了喘息之机。
吴璘多年积攒的声望算是毁了一大半,对军队的影响力受到冲击,他意识到了这一点,果断来见赵不息,希望赵不息可以考虑到大局,立刻给钱安抚军队。
赵不息当然会给钱。
之前为了应对燃眉之急,他给了留守成都的军队一笔钱,很好的安抚了成都军队的军心,让他们尽力干活。
成都府的军队安抚好了,外出征战的四支军队当然也要安抚。
然而外出军队的这个威胁、勒索朝廷的态度让他很不满意。
“为国征战之余,他们烧杀抢掠,讨了多少好处走?难道不满足吗?非要朝廷给钱,为此居然用战事相威胁,现在就敢这样做,以后还不知道要做到什么地步,是不是要集体哗变,再来一次黄袍加身?!”
好家伙,这种话都说得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44/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