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6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68/2260


这个提议倒是让起义军领袖们十分心动。
三大将和成都朝廷闹得快要分手的时候,起义军这边其实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经过成都朝廷一系列的打击和分化,最初的一大堆起义军到现在还存在的还可以和朝廷军队抗衡的也只剩下三支了。
占领富顺监的王顺统领的乞活军。
退守合州的刘壮刘实两兄弟统领的霸蜀军。
退守叙州的自称威武大将军的朱良统领的威武军。
三支军队的处境不能算不好,但也算不上好。
主要是之前被宋军一波流打得有点狠,有点反应不过来,等宋军因为交子崩溃而放缓攻势之后,他们才勉强站稳脚跟。
之后,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难过,内部充满了悲观主义甚至打算分家的时候,居然意外的不断得到一些人的投靠。
这些投靠农民起义军的人们虽然没钱,但是普遍都是有点能耐的。
他们普遍认字,能读写,会算数,还有很多天文地理知识方面的储备,有经济方面的知识储备,甚至还有一些具备军事常识。
这些识字人群的成百上千的加入给农民起义军注入了一阵强心剂,他们各种为农民起义军构建根据地,打基础,联系其他小规模起义军之类的,还真是帮了危难之中的三支大规模起义军很大的忙。
因为他们的帮助,三支起义军终于知道了军阵、军号、军旗等等军事常识,知道了要怎么样和正规军作战,要怎么样避开自身不利的因素,以己之长攻敌之短。
起义军开始有了像模像样的趋势。
与此同时,根据这些人的建议,起义军领袖们开始有了一些和过去完全不同的政治想法。
就比如刘壮刘实两兄弟,投靠他们的破产地主士绅们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在他们听来还是很有意义的,引起了他们的思考。
过去他们为什么失败?
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地主豪强的支持。
===一千二百六十四
成为下一个朝廷===
我们之前及及可危濒临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和地主豪强合作?
刘氏兄弟听了这话,顿时陷入了沉思。
这话听上去和他们起义的初衷有点冲突。
但是经过那些破产者的循循善诱,他们发现情况的确如此。
破产者告诉刘氏兄弟,想要成大事,只靠泥腿子是不行的。
一味的和地方上那些地主豪强作对,与他们对抗,只会让起义军陷入空前的孤立。
泥腿子人多势众不假,但是他们一盘散沙,没有资本,也没有文化知识军事知识等等,是一群文盲,除了他们自己,什么都不能给起义军带来,这是非常致命的问题。
在乱世,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命,死个人就和死一条狗一样,没什么大不了的。
而无论什么时候,最值钱的都是文化和资源。
泥腿子有人命,却没有资源,没有文化,文化和资源都掌握在地主豪强手里。
所以,要想成就大事,怎么只能依靠泥腿子呢?
可以招募泥腿子来送死当炮灰,而真正值得依靠的,还是地主豪强。
朝廷的军队有各种专业人员帮助,专业素养明显超过起义军,知道他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知道这一步要做什么,下一步有要做什么。
而起义军只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打完了这边就不知道接下来应该打哪边,到处流窜,和山上的土匪差不多。
土匪有什么前途?
只能被剿灭罢了。
起义军要想发展壮大、要想站稳脚跟、要想对抗朝廷,就要成为下一个朝廷。
只有成为下一个朝廷,起义军才能真正摆脱这尴尬的局面,走向成功。
修改政策,积极向地主豪强阶层靠拢,维护他们的利益,获得他们的帮助,吸引他们的投靠,如此,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一旦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得到了他们的文化知识与资源的加持,就等于对成都朝廷来了一招釜底抽薪。
成都朝廷的文化和资源减少了,起义军的文化和资源增加了,那么,就能彻底动摇成都朝廷的根基,撼动成都朝廷,让他们走向衰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68/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