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8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95/2260


第二,是花剌子模国派人朝贡。
大理国派人来朝贡是在苏咏霖的意料之内的。
因为苏海生统领的军队和徐通正在建设训练当中的第八兵团对大理国造成了巨大的威压,前来朝贡并且摸清楚大明的底牌是大理国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
但是花剌子模国过来朝贡是几个意思?
根据从西辽“经商”归来的天网军密探的汇报,苏咏霖得知花剌子模国在西辽的西边。
西辽的西部疆域已经扩张到了中亚地区,对阿拔斯王朝、古尔王朝等国家造成巨大压力,在中亚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
花剌子模国也生存在那里,与大明隔着千山万水。
这个国家和大明之间不能说毫无交集,也能说是素无往来,历史上自唐朝之后就没什么交集,这都三五百年了,这个时候他们跑过来朝贡是干什么?
单纯的送礼,还是
希望大明对西辽发起军事进攻?
花剌子模国和西辽之间也有不少龃龉吗?
苏咏霖对此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然后他宣布先接见大理国使者,和大理国使者做一番交谈,之后再去接见花剌子模国使者。
===一千四百一十三
朝贡的大理===
大理国使者代表叫做高贞明,据说是大理国内权臣世家的子弟,在大理国内很有些身份地位。
而高氏家族目前可以说是东汉末年的曹氏家族、曹魏末年的司马家族,在国内掌握实权,而段氏皇帝更像是吉祥物。
所以来大明“朝贡”的人是高氏家族子弟倒也显得十分正常,苏咏霖也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或者说,他们到现在才派人过来,却显得有些迟钝了,他们要派人过来,应该要在明国消灭蜀宋政权之后就派人过来。
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说明他们没有单纯的把大明当作敌人,还想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或者说是意识到了大明强大的军事实力之后失去了和大明武装对抗的想法。
苏咏霖觉得他们之所以这个时候派人过来,很有可能就是得知了他在南越打了一场大胜仗并且把南越国变成安南特别行政区的事情。
大理国敢于在中原王朝面前摆出一副非暴力不合作的态度并非没有依仗。
他们虽然是效果,但是在他们的前身南诏国时期,曾两次挫败强大的唐军,唐军在这里吃了两次败仗,损失惨重,很是丢面子。
但是南诏终究是小国,国力不济,不可能和大国长久对抗,所以一般也是以战求和,这种态度延续到了大理国时期。
赵匡胤南征时,吸取了唐军两次全军覆没的教训,以大渡河为界,放弃攻取大理,使得大理国得以保存,之后南北宋对于大理国始终是交流中带着警惕的态度,对他们始终不冷不热,双方交流十分有限。
这也导致终大理一世,始终以佛学作为官方学说,而非儒学,中华化并未在大理国生根发芽。
所以当蒙元统治云南地区并且在当地建造孔庙的时候,大理人都称孔子为“汉佛”,对其相当陌生、不了解。
相对于南北宋带着警惕的交流,大理国对宋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友好交流的态度,多次遣使朝贡,并且请求册封,获得了云南节度使、大理国王的封号,也算是南宋的一个藩属国。
南宋被大明消灭之后,眼下的大理国也失去了法理上的上国,继续和大明建立宗藩关系是最好的选择。
苏咏霖不知道大理国是否也持有和南越李氏王朝一样的对待大明的警惕态度,但是他更清楚的是,这些小国其实没得选,不管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不管大明到底有多在乎革命,他们都没得选。
大明就在这里,就在这个传统的东亚核心之地建立政权,建立武装,强大的力量向四周辐射,无人可挡。
高贞明长得高高大大,身材雄壮,衣着华丽,从头到脚一水儿的蜀锦制品,一看就是大家族出来的子弟,含着金汤匙出生。
不得不说,战乱开始之前和战争开始之后,大理国都是蜀锦的大头买家,甚至在川蜀战乱时期,大理国都偷偷摸摸搞了一大批蜀锦走。
为此,苏咏霖还特别派人呵斥了大理国。
当时他们没什么反应,但是这一次来朝贡,大理国送来了一万匹蜀锦作为朝贡的贡品,还有五百匹大理马,以及大量的麝香、牛黄等奢侈品,显然是诚意十足。
既然他们那么有诚意,看在这些礼物的份上,苏咏霖也要见他们一面。
当然,好脸色不能随便给。
于是苏咏霖上来就发难。
“之前大明对伪成都朝廷下达封锁令,不准他们一点东西往外卖,结果你国无视大明禁令,依然购买大量蜀锦,可有此事?”
高贞明似乎预料到苏咏霖会这样问,面色不改,深深鞠躬行礼之后,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给出解释。
“回皇帝陛下的话,这件事情并不是我国国王殿下所做出的决定,而是一些利欲熏心之人私下里和成都伪朝达成的协定,他们贪图利益,贪图成都朝廷给出的低价,所以做出了违背皇命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95/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