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19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03/2260


但是其中有几个是心怀理想的,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洪武四年之后,苏咏霖的主要精力也是放在了经济建设和军事斗争上,对内部的一些问题关注度不够,导致内部出现了不少问题,而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教育层面也出了很大的问题。
发现这些问题之后,苏咏霖深深感到自己的失误,痛定思痛,决定进行一系列教育方面的改革。
首先就是把所有的教育方面的权责全部收归礼部,然后将礼部更名学部。
礼部原先负责的那些祭祀、典礼之类的职责部门全部转移出去,转移到宣徽院当中,将来就由宣徽院负责执行相关的职责。
学部完全承担起教育和考试方面的职权,剥离其他的职能。
其下设学校司、教育司和考试司三个部门,分别负责学校建设与行政管理、教育内容制定和管理以及考试相关规定的制定和管理。
耶律瑾由礼部尚书平级转任学部尚书,依旧负责考试司的工作,原左侍郎杜致负责学校司的工作,右侍郎卓北负责教育司的工作。
杜致和卓北都是复兴会员的身份。
耶律瑾虽然不是复兴会员,但是和天网军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且一直负责考试司的工作,是苏咏霖意志的坚决执行者,苏咏霖很信任他。
通过这一番规模调整,苏咏霖得以将一团乱麻的教育状况理顺,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也就有了头绪。
===一千四百一十九
他还很年轻===
就目前来看,明国吏治和教育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出在考试环节,而是出在考试之前的环节。
基础教育没有做好,革命的火种没有根植在学童们的心中,只靠政法学校和干部学校这两所最高学府的培养,显然不足以将革命意志传承下去。
痛定思痛之后,苏咏霖决定对教育问题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且投入相当的精力进入其中。
他希望可以培养出更多的理想主义者,哪怕进入现实社会之后理想主义者被不断消灭,但是总有能够一直坚持下去的理想主义者。
一个理想主义者建立的国度,需要更多的理想主义者来维持、来建设。
现实固然残酷,但是如果没有理想主义者的前仆后继,现实便是残忍,乃至于惨绝人寰。
改革最重要的核心点便是财政问题。
苏咏霖在教育会议上将财政部和民政部迁移出了教育问题的决策环节之中,要求财政部和对待军队一样,每年单独设立一定规模的教育经费支出,单独记策。
这笔经费的支出就不需要财政部干涉怎么使用了,由学部负责管理和使用这笔教育经费,财政部只有审计司有审核的权力。
民政部方面也只需要提交人口数据,对学部进行适龄幼童入学工作方面的数据支撑,其他的事情不需要民政部干涉。
把上层建筑搭建好了之后,苏咏霖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教育会议,确定了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重要性。
“教育是为了培养大明的建设者和守护者,不是为了培养人上人老爷们,我听说现在的中都学生之中都流传一句话,叫分数才是我们的天,我也听一些教育工作者谈论过,说现在的教育是不看学术,只看分数。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适应科举考试的氛围,从蒙学堂出来之后,在州府学校乃至于县学之中,就开始广泛安排学生们进行模拟科举考试,有些地方半年一次,有些地方三个月一次,有些地方甚至一个月一次。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固然在科举考试方面有极强的实力,可以不断让科举考试出现高分考生,但是这样做对于革命事业来说难道有什么深刻的意义吗?我们搞革命工作,难道是在试卷上搞吗?”
时值大清洗刚结束没多久,苏咏霖的赫赫威风给大家带来了深刻的心理阴影,所以当苏咏霖对教育工作提出重大不满的时候,几乎没有人敢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唯有耶律瑾从现实角度给苏咏霖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主席,在这些问题上,我们也不是没有考虑过是不是有些不好,但是就选拔方面而言,我们暂且找不到比用试卷考试更好的方式了,糊名试卷真的很公平。”
耶律瑾所说的苏咏霖当然也认同。
“我从未说过我反对试卷考试的选拔方式,但是我认为不能单单用试卷考试的方式来决定一切,我们选拔的是治国理政的官员,官员需要的一些素养试卷上考察不出来。
另外,我更加注重的是在教育过程中足量加入生产环节的实习,要让所有读书的学生从最开始就知道生产艰难,就知道百姓供养一个脱产读书人到底有多难。
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学童不知道自己可以读书识字是一件多么难得的事情,他们没有怀着敬畏和感激的心情去努力学习。
他们没有去深刻了解他们之所以可以免费读书学习是因为前人拼了性命的革命,是因为斗争,如果他们连这些都不知道,那么我们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官僚。”
苏咏霖拿出一份名单拍在了自己的桌案上。
“本次整风行动,洪武二年科举考试选拔出来的官员里,有七十多名犯罪者,洪武五年选拔出来的官员里,有五十多名犯罪者。
更令我生气的是,洪武八年选拔出来的官员里,有三十多名犯罪者,审讯官员考察了他们的革命理论水平,一塌糊涂,基本上什么都不知道。
他们未来能成为革命事业的推动者吗?不能,他们只能成为传统的旧官僚,成为我们的敌人,从我们自己的学堂里,培养出我们的敌人?这未免太可笑了。”
于是耶律瑾也说不出什么其他的意见了。
看着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了,苏咏霖点了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03/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