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0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260


当他得知麦尔祖格在古尔王朝内部的职责相当于前宋宰相团队当中的一员且还有地方实力派身份的时候,便意识到了这个麦尔祖格如此讨好自己的缘由估计没那么简单。
他进一步联想到古尔王朝刚刚遭逢军事失败,领导人惨败,威望实力大减,原先被压制住的内部矛盾现在估计已经压不住了,颇有冒头的趋势。
而这个地方实力派代表人物想要与他建立关系,用意是再明显不过了。
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有些人看到的是危,所以忧心忡忡,有些人看到的却是机,所以野心勃勃、兴致昂扬。
这个麦尔祖格显然属于后者。
中央权力的衰微,意味着地方势力的抬头,意味着他们这种地方势力的代表人有机会了。
对于这种人来说,国家利益屁都不是,他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人心中到底有多少家国情怀也很难说。
或者说他们普遍没有明国人那么浓重的家国情怀,他们都是属寄居蟹的,国家政府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更换的暂住处罢了。
如果让古尔王朝完蛋可以使得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而目前来看,麦尔祖格对苏海生有利益上的需求,或许是希望通过苏海生来压制古尔王朝的中央势力,方便他们捞取更多的利益。
苏海生的确有这个能耐。
根据苏海生目前所知道的消息,他得知苏咏霖面对大明全新的军事形势,正打算建立起一个边防军的机制。
同时,苏咏霖也准备任命他在担任第二兵团司令官的同时,常驻西域地区,担任大明在西域地区的边防军主帅。
因为大明经过实际考量之后决定不在西域地区设置主战兵团,而用第二兵团和第六兵团的军队轮流驻守西域,维持在西域的军事存在。
所以目前来看,在明面上,西域地区没有直接的军事负责人。
但是这一地区不能不安排军队,也不能没有最高军事负责人,军队驻地分散,更加需要一个统一号令来统御军队。
所以思来想去,排除成立西域兵团的可行性之后,苏咏霖决定在不增加军队数量的前提下搞点变通,利用现有精锐兵团的战斗力来做点什么。
大明如今已经有八十万规模的陆军正规常备军和九万人规模的北海、东海和南海三支水师,还有五万人编制的虎贲禁卫军,现役常备军都已经达到了九十四万的规模。
编制庞大,战斗力强大,已经基本上满足了防御和开疆拓土的需求。
更别说散布在全国各地民兵性质的每一个行政村的村民自卫小队、乡中队、县大队,还有一系列在革命战争中因为种种原因主动或者根据政策退役的退役士兵。
真要搞全国动员,明国能够拉起来的军队数量是可以创造历史破纪录的,只要有足够的交通运输能力,真就打遍全球无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军是没有必要的,只会把用来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费用都用来养兵,不利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所以苏咏霖准备在之后的岁月里引入规范的兵役制度和退役制度,将军队总人数固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不断更换新鲜血液。
他打算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着力于增强对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维持,将军费用在刀刃上,精兵简政,控制军费支出,防止明国走上爆兵歪路。
在此基础之上,苏咏霖和辛弃疾、马维英等军事领导人一起搞头脑风暴,最后想出来一个边防军制度。
这个边防军不是军队番号,而是一种机制。
即在不打乱现有主战兵团编制规模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边防军框架,为这个框架搭建一个指挥体系,而框架内可以填充任意一支军队接受这个指挥体系的指挥。
投入边防军框架内的军队依旧维持原有番号和编制所属,但是在军事行动方面,听从边防军司令的指挥,而不是编制所属兵团司令的指挥。
比如苏咏霖为了应对西域和中亚地区多变的军事形势,准备设立西域边防军,将西域驻军六万人投入西域边防军框架之中。
第一批西域驻军是第二兵团的第四军和第六兵团第十六军,第四军自然而然接受苏海生的指挥,但是第十六军原本不属于苏海生指挥。
但是在边防军机制之下,苏海生不以第二兵团司令官的身份指挥第十六军,而以西域边防军司令的身份指挥第十六军。
不只是第十六军,全国八个主战陆军兵团乃至于虎贲禁卫军的任何一支军队被投入到西域边防军框架之中,都会听从边防军司令的指挥。
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苏咏霖考虑到大明疆域广大,很多事情具有突发性,边境地区往往来不及请示中都就必须要进行行动,否则会遭遇非常严重的战略问题。
但是苏咏霖无意增加军队编制,就决定利用现有的基础搞一个全新的机制,用这个机制来应对目前的局面。
===一千四百九十七
西域大移民===
过去,因为没有准备适用的指挥体系,所以苏咏霖都是用完整的兵团来戍边,用兵团指挥体系来代替边防指挥体系,为此支出了庞大的物资运输成本,耗费很大。
而边防军指挥机制一旦建立完成,驻守边境的军队数量就可以缩减,各兵团内部的建制兵力想要机动也会更加灵活。
以及将物资从储存地运送到边境所需要的运输成本就会大大降低,会节省相当多的军费支出。
军队主力可以在物产丰富的地区驻扎、训练,就地取用物资,大大减少物流运输成本,给国家省钱,军事任务可以交给边防军来完成。
而边防军又不是一个编制,任何一支军队都可以投入到边防军体系当中,可以多,可以少,少则三万人,多则三十万人,或者戍边,或者开疆拓土,边防军的框架内都能接受,来者不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08/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