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03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4/2260


狄辽表示会服从集体的利益,但是希望苏咏霖顾及一下吏部官员的心情,不要让他回去之后无法向同僚和部下交代。
于是苏咏霖为了兼顾吏部官员的心情和利益,也许诺虽然吏部最终会合并到组织部当中,但是扩大之后的组织部还是会保留吏部原有的职能,他们做的事情内容不会改变,只是要改换一个名义。
简而言之,吏部官员不需要担心被“毕业”。
狄辽这才偃旗息鼓,没有继续和周翀顶牛。
虽然说是革命战友,但是涉及到政治利益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那么洒脱,他们会关注家国命运,但是同样不会无视自己的利益。
苏咏霖虽然有着无上的威望,但是在涉及到政治利益的改革中,也会面临一定的阻力。
这让苏咏霖颇为顾虑。
连他都会遇到这样的阻力,那么他之后,改革者所会遇到的阻力只会更多,老话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还真不假。
每个制度一旦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必然会产生一个依附于此的利益集团,解释若想要对这个制度下手改革,必然会遭到这个集团的抵制。
所以改革才会那么的难啊。
正好现在周翀就在场,苏咏霖便向他提起了这个事情。
“最早同时设立吏部和组织部,本身也是权宜之计,现在该扫清的阻碍都已经扫的差不多了,所以在我看来,就已经是我们开始一系列政治改革的时候了。
我想着,直接把组织部和吏部合并起来,都是管理人员升迁的事情,就不要分出来两个部门,以免事到临头互相扯皮推诿,权责不清晰,狄辽是个好同志,他为什么一直反对这个情况?
他和我说过,就是避免万一出事,权责不清晰的情况下,你们组织部直接把问题甩给吏部,到时候明明不是吏部的错误,结果却要吏部来承担,这会让吏部对你们组织部非常不满。”
周翀的确因为这个事情受到狄辽的多次交涉,他也有意识的约束组织部的行事,但是在联席会议上,这种事情其实比较难以避免,硬是要避免的话,办事效率又会大大降低。
所以周翀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能这样做的话我当然没有意见,眼下我也觉得时机成熟了,组织部已经有足够的经验和规模能够挑大梁,把吏部人员全部编入组织部,也好过让吏部成天埋怨组织部侵夺他们的职权,只不过狄辽那边……”
“狄辽很理解我的这一决定,决定配合朝廷的改革,这是复兴会走向新台阶的重要一步,掌控了整个朝廷的人事权之后,要是还有什么反动势力想要卷土重来,就没那么容易了。
但是话也不好说,组织部那么大的职权,你们就必须要把好政治关卡,不能随随便便什么人都放进去,各项审核一定要做好,之前我们商量的审核条款,一样都不能少,全部都要贯彻落实。”
===一千五百一十五
诸位可有愿意与我同行的===
有了苏咏霖的调和与保证,周翀便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
他点了点头,表示自己明白,回去之后会做好一系列的先期工作。
吏部整体并入组织部、不裁撤什么官员是进行这项改革的前提条件,周翀必须要做出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不仅要让吏部没话说,组织部内部也不能有什么抗议的声音。
总而言之,他需要兼顾方方面面的利益,防止阻力过大影响到改革本身,想要做好这件事情并不容易。
当然,这也是后话,是当下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解决这件事情光解决深层次问题还不行,也要在表面上正大光明的把迫在眉睫的立太子之争给解决掉。
从吏部开始蔓延的对苏咏霖立太子一事表达支持的群体为数不少,目前来看还是一群中低级官员,中上层官员还没有几个公开表态支持的,似乎都在顾虑着什么。
胆子大一点的,如孔茂捷和周翀,也没有公开做出什么表态,显然中高级官员对这种事情怀有更多的想法,也更加不容易做出什么表态。
在这样的情况下,苏咏霖并没有那么简单就能得知自己的这些官员们到底怀揣着什么样的想法,但是他觉得会露出马脚的人始终是忍耐不住自己的欲望的。
比如潘勇建,虽然看上去从未表露过自己的公开态度,但是稍微一调查,就能查出一堆黑历史,很容易就能让苏咏霖锁定目标。
之所以没有现在出手,只是苏咏霖还想等等看眼下究竟还有多少人怀揣着对未来的惶恐不安,以及这种惶恐不安到底能多大程度上影响理念。
顺便也能让他发现一批隐藏在人民内部的敌人,好把他们的一切都给调查清楚,把他们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他们无处躲藏。
孔茂捷和周翀秘密离开之后,并未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而在此之后,七人决策小组中的其余四人也怀揣着各种各样的想法秘密前来拜见苏咏霖。
他们当中态度最温和的是苏咏霖的内阁首辅陈到。
他十分温和的劝诫苏咏霖不要立太子,否则会在整个复兴会群体当中引起巨大的思想混乱,会让明国好不容易营造的局面毁于一旦。
他从苏咏霖和大明国的切身利益出发,劝说苏咏霖不要听信某些人的说法,觉得立太子就能怎么样,事实上立太子也未必能解决所有问题。
他们当中态度最不温和的是辛弃疾。
苏咏霖本以为辛弃疾身居高位那么多年,从十八岁的热血少年到三十而立的中年男人,怎么着也该更加沉稳了。
结果显示,辛弃疾并未忘记十八岁那年的热血。
“当年我曾对您说过要去投宋的事情,这是后来您用来打趣我的惯用手法,也是我深深感到羞耻的事情,那么多年过去了,我以为我已经忘了这件事情,但是我并没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4/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