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1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8/2260


因为兵力和财政的有限投入,当地汉人的活动范围只能以城池为中心向外辐射,且辐射距离相当有限。
又因为地主阶级的局限性,肆意抢占开垦好的皇帝而不愿意主动开垦荒地,使得汉民自发开拓荒野之地的进程也被大大拖累。
到明军进入两广之地的时候,汉人的活动范围在整个岭南之地也就占比百分之二三十左右,虽然居住地多土地相对肥沃的地区,可是大部分地区都不在官府掌控之中。
等于明国对两广之地的资源利用率其实是比较低下的,这种情况也相当危险。
外族部落和猛兽群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从事农业生产的汉民,三方面的关系颇有些微妙。
。:
===一千五百七十七
双方的矛盾一触即发===
明军进驻两广之地以后,大大增加了对两广之地资源利用率提升这一进程的速度。
十万大军进驻以后,赵玉成按照中央的政策,在集体农庄政策之外,又推动军民合作屯田开荒。
军队在训练和作战任务之外协助农民开垦荒地,数万精干劳动力的加入对农民开垦荒地的帮助是非常之大的。
所以较短的时间内,就有大片大片的原先的荒野之地被开垦出来作为田地培育,两三年之后,就会成为可以种粮食的良田。
只是相较于广大的荒野之地和数量不怎么足够的汉民数量,虽然有十万精干劳动力的帮助,但是这一进程显然不可能超越时代的局限。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进程也是大大的被推动了。
农业生产扩张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之中,危险也在悄然滋生。
农业生产进行到什么地方,明国官府的统治就能扩张到什么地方,这对于汉民来说当然是好事,但是对于外族部落和野兽群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
而对于明国官方来说,在农民们活动生产地区的周边,安全性是必须要保障的。
农民们累死累活耕田种地搞生产给明政府缴纳税收,政府却不能保护他们的安全,这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会极大的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所以面对成群结队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破坏的野兽群,明军展开了大规模剿杀行动。
和苏绝一样,赵玉成也组织了相当数量的精锐军队对已开发地区周边的山林荒野之地展开大规模的野兽清剿行动。
明军用雷神炮、火枪和火油大量击杀野兽群,将它们驱赶离开,使它们不能伤害农庄。
当地活跃的会对农业生产和农民本身造成危害的大量野兽被人类火药的力量所震慑,不断的被驱赶,不断的远离人类聚居地,于是当地农民的生产条件大大改善了。
这一点对于广东当地农民来说是得分非常高的一点。
因为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权的军队能够如此卖力地帮助他们剿杀野兽排除危险,而且还完全不要任何酬劳,打回来的野兽还会把肉分给他们吃。
对野兽自然没什么理好说,直接击杀就是了,但是对于那些生活在这些区域的外族部落来说,就不能那么简单了。
对待野兽和对待智慧的人类自然不能等同。
和明军在川蜀地区遇到的情况一样,这些岭南外族部落对待明国的态度不一。
有些愿意接受明国入主的事实,愿意和明国展开交流,用他们部落生产的一些商品和明国交易,换取食盐、布匹、茶叶等他们需要的东西,保持一个良好的交流关系。
有些部落则对明国的入主保持一个谨慎的态度,不愿意和明国接触,但是也不会惹到明国控制区,他们很注意距离感,倒也会和与明国主动交流的部落进行商业贸易,换取他们需要的物资。
还有些部落则是对明国的入主和开拓周边地区的行为持反面态度。
这些部落自持武力强悍,更兼过去对南宋官府的一些负面感官,不仅不接触,还与明国为敌,隔三差五骚扰劫掠明国的集体农庄,和集体农庄的自卫民兵打一场,抢掠财物和人口。
对于这类部落,赵玉成是绝不容忍的。
他深深的明白什么叫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只要有人敢于进犯,他一定会进行干脆彻底的报复。
一旦某个集体农庄被袭扰、劫掠之后,他一定派兵将这个部落彻底消灭为止,不管要打多长时间,不管这个部落的人有多少,他都坚持一个赶尽杀绝夷为平地的策略。
剿灭这个部落的时候,他还会派人告知那些友好的部落,让他们不要干预,不要参与其中,更不要收纳逃亡者,发现逃亡者要交给明军,否则视若和明军对抗。
一旦被看作和明军对抗,只有一个下场。
不计成本的坚决剿灭。
明军入主两广的最初半年,面对野蛮强悍桀骜不驯的诸多部落,赵玉成率领明军大大小小打仗七十多次,获得全胜战绩。
他一共灭了二十三个敢于进攻明国控制区集体农庄的部落,贯彻落实了他的承诺,将这些部落赶尽杀绝。
部落头人被他斩首示众,传首四方,以为威慑。
半年之后,明军空前严厉和坚决的不计成本和伤亡的打击行动终于让广东地区的各个部落都明白了【不能劫掠汉人农庄】这个铁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8/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