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221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11/2260


狼吞虎咽地吃了作为订金的大饼之后,两万多住民哼哧哼哧的推着大车,跟着明军队伍一起搬运着平安京内的战利品离开了平安京,随着明军一路返回摄津国。
正如辛弃疾和孔振德的预料,这场突击战从开始到结束,周边地区的援军没有一兵一卒抵达平安京实施救援。
其实距离平安京比较近的地方已经在明军进攻摄津国的时候知道这个消息了,平安京方面已经及时派遣人员要求他们立刻带兵过来支援平安京,保卫平安京。
但是显然这些地方上的兵头子们和貌似忠心的家臣们在强势明军的突袭下,开始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
他们的确该感念平清盛提拔他们并且给他们地位,他们也仰慕平清盛,所以平清盛遇到危险的时候,他们理当不惜一切救援平清盛。
可是明军未免也太强了一点吧?
大家的忠诚显然都是比较具有灵活性的,没什么危险的时候,大家的忠诚度都是满的,随叫随到。
可是有了危险,大家的忠诚度就开始摇摆不定,嘴上说一定,身体还是比较迟钝的。
尤其当明军大破平氏军队、平安京陷落的消息传来之后,他们就更不可能过来了。
天塌了,最强的强人被打败了。
平清盛都被打败了,我们难道还能打败明军获得胜利吗?
不可能的。
于是人人自危,人人担忧明军会进一步向他们发起进攻,慌得不行,都忙着自保,只求明军不要来攻击他们,哪里还有功夫管别的?
大局已定。
PS:求啊求啊求票票
PPS:十月了,居然还有37度的天,也算是长见识了,又热又累又困,废了已经
===一千六百五十三
大饼政策稳人心===
攻破平安京之后,孔振德在平安京让军队休整了几日,恢复体力。
周边哨探传来的消息都显示没有一支军队往平安京方向来,他很是奇怪,觉得至少该有一支军队靠近平安京才是。
难道平清盛堂堂一个军事强人,就连一个死忠拥趸都没有?
有的,只不过他们都拥有比较灵活的道德底线,面对强者,显然需要执行另外一套方案。
孔振德思来想去,觉得既然对方不来,估计是怕了自己,自己或许不该带着大量军队在这里傻等着,趁大胜之威主动发起进攻或许是一种不错的战术。
而且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或许自己可以灵活机动,在平安京周边搞点大动作,为主力大军减轻负担。
自己拥有制海权,有一条退路,使用灵活机动的战术,或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根据密探所描述,日本诸令制国并非都有正规军,正规军太多了中央政府也养不起,所以也是那种保留精锐军队、战时多加征召的募兵制。
平清盛所主导的中央掌握着最强的武力集团和最多的职业军人,其余地方虽然也有,但是不具备集合起来的强大实力,有各个击破的可能。
于是孔振德做了一番思考,又找来了四十一师师帅戚和同、师指导员方觉明。
三人一商量,觉得拥有最强职业军人集团的平氏军队尚且不堪一击,那么其他令制国的地方军队只会更加不堪一击。
于是三人决定把军队分开,以二千人之旅做为作战单位,每个旅由旅帅率领,配备一定数量的火枪手,配备足够数量的单兵雷神炮,向平安京周边各令制国发起主动进攻。
敌人首都既破,应该处在丧胆状态,趁此良机大造声势主动进攻,或许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让周边各令制国的军队不战自溃,或者一触即溃。
可以很快扩大战果。
共和二零一七年六月十三日,孔振德决定留下一个旅镇守平安京,另外分出四个旅的军队四面出击,分别进攻平安京周边的丹波国、河内国、近江国、尹贺国。
这一略显冒险的军事行动果然收到了奇效。
平安京周边各令制国果然丧胆,明军携大胜平氏政权之威打掉了他们心中的安全阀门,他们已经彻底的丧了胆,完全不敢面对明军。
得知明军大张旗鼓展开进攻的时候,四个令制国有三个都放弃了抵抗,首脑人物带头逃跑,没有组织度的军队四散奔逃,全都往北部、东部逃窜,试图活命。
唯有尹贺国因为存在着数量较大的寺院财产与寺院武装,其中以东大寺的寺院武装力量为主,颇具实力。
因此当明军威胁到他们的利益的时候,他们主动站出来威慑明军,要求明军不准侵害他们的利益,否则必将以死抗争。
明军方面感到十分恼火,面对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明军方面使用雷神炮和火枪予以回应,将寺院武装的外壳用火力摧毁,见一座寺院就攻破一座寺院,寺院武装必须无条件投降,否则全部予以击杀。
日本的寺院武装力量从平安时代中期以后就日渐膨胀。
随着寺院农庄和财产的不断增多,也越来越强势,以至于中央朝廷都深以为患,并且承认他们的不可小觑,视之为“天下三不如意之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11/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