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4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3/2260


两派之间的争论从完颜亮要求南宋出兵北上协助作战的时候就开始了。
等完颜亮正式开始南征、与光复军开战了,两派的争论就进入了白热化的状态,几乎要从口头争论升级到肉搏状态。
原因无非是金国动用了过于强大的力量南下征伐光复军,使得南宋朝廷失去了安全感,觉得那么大规模的军队肯定不仅仅是用来对付光复军的,这帮家伙肯定想着得陇望蜀呢!
出于对自身安全的极大恐慌,赵构不得已听从了陈康伯等人的建议,把南宋最能在军事上说上话的老臣张浚从流放地召回临安。
赵构打算好好跟他聊聊目前的情况,商量一下对策,万一金国爸爸真的要来打他屁股了,他该怎么办。
事情到了这个关头,汤思退等人显然不能给赵构带来任何的安全感,赵构有理由怀疑完颜亮要是真的来了,汤思退等人会比他更快投降,摇身一变成为大金忠臣。
而赵构身为宋国皇帝,怕是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陈康伯就是切中了赵构的这一担忧,拿鲁肃劝说孙权的故事劝说赵构,让赵构意识到一旦真的打起来还打输了要投降,那么自己的待遇绝对不会比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要好。
赵构把这句话听到了心里,觉得他认完颜亮当爸爸可以,但是完颜亮当爷爷、他当孙子实在是有点过分,于是就听从了陈康伯的建议。
消息传出去,主战派声势高涨,纷纷感觉美好的未来就要到来了。
主和派则是如丧考妣,感觉世界末日就要到来了,得提前准备棺材,到处宣扬和金国开战就是在自取灭亡。
汤思退、沈该两人对此怀有深切的戒备和反感,多次上表赵构请求不要让张浚回来。
但是被陈康伯说动的赵构觉得把自己的生死寄托在这些言必提【我大金天下无敌】的家伙身上是不靠谱的。
十几年来,随着绍兴和议的签订,朝堂上主和派势力很强,完全压倒了主战势力。
若是金国不想南下,那么继续下去也无不可,但是眼下金国大军南下了,情况就发生改变了。
作为帝王,不能允许朝堂上完全被一个势力派别掌控。
主和派如此强势,总要把另外一群人引入朝堂和他们打擂台唱反调,如此,才能保证皇帝的安全。
到时候完颜亮如果不南下,那就一切照旧,如果完颜亮准备南下了,那就立刻无缝切换到主战派主导的朝廷,准备无奈之下的一战。
真要到了那种时候,陈康伯是文臣,没有军事背景,派不上大用场。
枢密院的现任主导人王纶、叶义问和周麟之也都是半路出家的文臣,没有军事斗争经验,也不能依仗。
整个朝廷偃武修文十几年,绍兴初年闪亮的将星们已经全部故去了,不熟悉军事的人太多了,熟悉军事的人太少了,纵览满朝文武,可以期待的只剩张浚。
所以张浚必然回归,汤思退和沈该阻挡不了,秦桧复生也阻挡不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赵构进行了一波政治上的微操,把流放至偏远地区的张浚召入临安商议军国大事。
张浚闻讯,欣喜若狂,紧赶慢赶,于绍兴三十年正月初三抵达了临安。
===五百零九
赵构的皇位保卫战===
啥叫乐极生悲?
张浚就生动的演绎了这个成语。
因为感觉自己的理想又有了实现的希望,这个一辈子奋战不休的老臣太高兴了,赶路的速度太快,以至于虽然提早抵达临安,但是舟车劳顿之下,他病倒了。
抵达临安之后还没见皇帝,先见了太医院里的太医。
赵构得知张浚病倒,一阵无语。
他想起当年张浚一通瞎操作导致淮西军变平白无故损失四万士兵的事情,想起当年他曾经愤然说出宁愿亡国也不用张浚的话语,再想想眼下的局势和朝廷重臣们的模样,只能无奈叹息。
张浚虽然不那么靠谱,但是他有胆子,他头铁,他敢做常人不敢做的事情,金军主力南下之际,只有张浚敢于逆流而上,为他分忧。
唉……
无奈之下,赵构只能立刻派遣宫中太医全力医治他。
多方调养之下,张浚于正月十三病愈,得到了赵构的单独召见。
到底是精力充沛,战斗意志旺盛,初八初九的时候,张浚的病已经好的七七八八、可以起床了。
于是赵构就提前让枢密院把北方光复军和金军的战事消息与一年多来收集到的全部情报都拿去给张浚看,准备与他的对策。
张浚看了几天,把南宋目前掌握的全部资料都给看完了,整理了一些头绪,正月十三入宫的时候,面对赵构的询问,张浚侃侃而谈。
“当下北方局势可以说是险之又险,金主近五十万大军南下,而光复军拥兵不过二三十万,人数上处于绝对劣势,且河北山东地势平坦,无险可守,金军铁骑纵横驰骋,对光复军极为不利。”
张浚抚着自己的胡须,连连叹息。
赵构心中一紧。
“德远,你的意思是,光复军会战败?山东与河北会再次被金主夺回?”
张浚叹了口气。
“老臣也只能说非常可能,金军在骑兵上的优势极大,老臣看了枢密院送来的文书,上面有提到光复军曾经数次击败金军骑兵的战例,但是老臣以为那都是个例,不足以为依据。”
“可是光复军一路发展至今,夺取了河北、山东,不会如此脆弱吧?”
赵构小心翼翼地询问。
张浚摇了摇头。
“根据枢密院提供的文书,光复军一路征战所击溃的都是金军的地方驻防军,到底还有几分战力是不好说的,所以光复军连战连捷。
但是金主南下,统领的都是绝对精锐,还有主力铁骑,面对那些绝对精锐,光复军还能坚持多久,就是个问题了。”
赵构低着头沉默了一会儿,最后略有些不甘心地询问道:“那如果光复军战败,金主五十万大军是会就此停手,还是……”
赵构开始询问自己最关心的问题。
而张浚对此也心知肚明。
他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
“陛下或许不愿意听,但是老臣不得不说,若光复军战败,金主必然不会就此罢手,极有可能顺势南下,兵锋直抵两淮之地,威胁我大宋的生死存亡!”
张浚的直言直语把赵构脆弱的小心脏吓得不轻。
“德远,你就那么确定?”
“确定。”
张浚开口道:“枢密院之前还得知金主正在派人修缮开封,扩建宫室,这意味着什么?陛下应该很清楚,这意味着金主有把都城南迁到开封的准备,他这样做是为什么?南侵!”
张浚讲话就是那么直接,一点弯弯绕都没有,刀刀见血。
赵构深吸了一口气,咽了口唾沫。
“此事,没有转圜的余地吗?”
“五十万大军南下,转圜?那可是要伤筋动骨的,金主野心勃勃,志向很大,五十万大军可以算作倾国之力,倾国之力,只为对付占据山东与河北的区区光复军?其所图者,必是大宋!”
张浚斩钉截铁地开口道:“老臣斗胆请陛下立刻战备,沿国境严防死守,随时通报金军动向,以备不时之需,否则金军一旦南下,大宋没有丝毫准备,那可就坏了。”
赵构心里慌乱,想了好一阵子才低声道:“之前已经安排枢密院在濠州、安丰军、光州还有信阳军一带进行战备了。”
“不够!”
张浚说道:“如果金主打定主意南下进攻大宋,必然三路出击,两淮是其一,荆楚是其二,川蜀为其三!大宋必须要三路战备,严防死守,必要时主动出击,如此才能击退金军!”
“荆楚?川蜀?”
赵构颇有些惊讶:“金主难不成想要彻底吞并我大宋?”
“很有可能!”
张浚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金国,便开口道:“老臣听闻金主素来狂傲,狂傲之人,办事必然不留余地,用兵必然竭尽全力、全线出击,大宋不能只在两淮战备。”
赵构心中很不安。
“那这岂不是全面的国战?”
“就是国战!”
张浚点头道:“陛下必须要做好准备,一旦金主开战,必然是不达目的不罢休,大宋若不坚决反击,将有亡国之危!”
亡国之危。
这四个字大大的刺激到了赵构。
他只想做一个安稳皇帝太平天子,只想安安稳稳的享受生活,根本不想和金国有什么战争和动乱,为此,他不惜杀掉岳飞,也要换取绝对的安全。
他可以当儿子,可以喊爸爸,可以跪在完颜亮面前称臣纳贡,只要他自己关起门来还是皇帝,还能享受荣华富贵,那么百姓受多大的苦难、北伐派的臣子们多么无奈,他完全不在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3/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