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2260


能在权力场内全身而退,本身也算是一种偌大的本领了。
所以,苏咏霖就决定任命孙子义为枢密使,提领枢密院,总管全军后勤事务。
===五百九十九
尽人事===
枢密使的人选决定之后,枢密副使的人选苏咏霖也有了。
奚人米援。
据说米援的家族和北宋初年的大将米信有些渊源,都是一个姓,可能有点亲戚关系。
米援是最早跟随苏咏霖行军作战的奚人头领,是苏咏霖麾下第一个奚人独立营的指挥使,也是当初真定血战时没有离开苏咏霖逃命的少数独立营指挥使之一。
当初逃跑的那些营指挥使数量不少,都是眼看着苏咏霖扛不住完颜阿邻的进攻而逃跑的,后来有几个厚颜无耻的试图回到苏咏霖的怀抱之中,被苏咏霖直接赶走了。
米援没走,虽然也没有敢于跟随苏咏霖死战,但是坚持到了最后,也算是有胆有识。
他的军事才能也就那样,跟他的祖先米信肯定不能比,但是能坚持到最后这个点挺让苏咏霖欣赏的。
所以苏咏霖就决定提拔米援担任枢密副使的职务。
于是乎参谋院和枢密院的五个主要职位就这样被确认了。
苏咏霖一个接一个点名,一个接一个任命,五人相继得到了苏咏霖的提前任命。
中央权力基本上划分完毕,中央的政治格局基本上确定了,但是官职分配任务还远远没有结束。
行省制度刚刚确立,全国划分为多少个行省,每一个行尚书省的主官到底是谁,这些都要确定下来。
苏咏霖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怎么合适怎么来。
他把目前光复军占领区的大地图展开来,一点一点的指给所有人来看。
“首先是辽东,辽东之地地广人稀,但是地域庞大,牵涉甚广,若单独设立一个行省,恐管理不及,所以我决定把辽东一分为二,设两个行省负责管理。
以宋瓦江为界,以西设辽阳行省,以辽阳府为治所,囊括原临潢府路、东京路和咸平路,宋瓦江以东设黑龙江行省,以会宁府为治所,囊括原金国会宁府、蒲与路、胡里改路、速频路、曷懒路。”
苏咏霖指了指辽东之地,宣布了自己的决定,众人没有什么异议。
反正辽东是苏咏霖的自留地,后花园,是苏咏霖用纯粹的武力从女真人手里夺回来的,苏咏霖对辽东的处置不在他们的干涉范围之内,所以他们有什么异议也没有用。
直接承认,不作任何干涉,以此换取苏咏霖的好感。
接着是西北部。
苏咏霖决定将原金国西京路地区划分出来单独设行省,以大同府为核心,设大同行省。
再接着是山东地区,苏咏霖决定将山东东路、山东西路和大名府路合三为一,以济南府为治所,设山东行省。
然后是原金国南京路地区,苏咏霖决定以开封府为治所,设河南行省。
还有将原河东北路、河东南路合二为一,苏咏霖决定以太原府为治所,设河东行省。
再把原河北东路、河北西路合二为一,以河间府为治所,设河北行省。
还剩下关中地区,苏咏霖决定把关中地区以京兆府为治所,设关中行省。
最后,苏咏霖把没有划分出去的原中都路和北京路设为中央尚书省直辖地区,简称中直辖。
如此,目前光复军所掌控的全部地盘就被苏咏霖划分为辽阳行省、黑龙江行省、大同行省、河东行省、河北行省、河南行省、山东行省、关中行省和中直辖等九个行政区。
每个行政区都会按照中央尚书省的规模设“行尚书省”用以治理当地。
行尚书省在行政等级上比中央尚书省低一级,所以中央尚书省的主官为从一品平章政事,行尚书省的主官就是从二品参知政事。
行尚书省在地方负责地方政务的全权治理,主导行政事务。
对于这一行政区划,群臣大体上没有什么反对意见。
倒是霍建白提出那么大的行政区划交给一个机构管理,是否会导致中央权力被削弱,而地方权力增强的隐患呢?
对于这个担忧,苏咏霖夸奖了霍建白。
“霍郎中所言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这个规划只是一个初步的规划,未来随着人口增加,可能行省数量还会增加,目前先这样,而且,我还会在行省中设下负责司法的官署。”
苏咏霖微微一笑,接着霍建白的话茬儿,宣布一省之中除了行尚书省的行政机构之外,按照定下的新规则,还要设主管司法事务的司法总局。
司法总局为中央司法三司的下属部门,具体编制属于法部,相当于法部的地方分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