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66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69/2260


在对待内部的问题上,大家或许有诸多分歧,但是在对待南宋的问题上,这种分歧并不存在。
苏咏霖本人极强的军事指挥能力和明军强大的战斗力给了明帝国的官员们极强的信心,他们根本不觉得明帝国会在这种事情上吃亏。
而且该说不说,苏咏霖给他们带来的底气,让他们对于周边其他政权的态度都较为强势,虽然目前不至于怀有侵略之心,但是这种强势也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上。
比如向宋国要钱。
苏咏霖开了一个头。
“话这样说确实没错,但是光明正大的向宋国要钱,可行吗?”
===六百三十二
你们难道也想三年亡国吗===
苏咏霖把这个该不该要钱的问题抛给了群臣。
群臣立刻打开了思路,集思广益,头脑风暴,进言的欲望比刚才不知道强了多少。
尚书左丞耶律成辉站起来进言。
“陛下,臣以为黄河之所以有今日之患,皆是宋廷胡作非为所致,宋廷需要为付出代价!”
尚书右丞霍建白站起身子进言。
“陛下,宋国仁宗、神宗、哲宗三代皇帝分别三次变更黄河走向,造成三次黄河决堤,给中原带来巨大破坏,无数人因此而死,臣以为,问他们要点补偿,合情合理。”
财政部右侍郎曹凯站起身子进言。
“陛下,我朝之所以要花费极大代价治理黄河,全赖宋国君臣无能,以致黄河失控,其人其国如此作为羞煞世人,此等罪过,只用钱财来弥补,已经很仁慈了。”
工部左侍郎乔云良站起来进言。
“陛下,黄河有今日,全赖宋国君臣,光问他们要钱实在是不够,还应该让他们出人力物力,问他们要工程建材,要熟练工匠,要善于筑堤坝的人才,这些都可以要!”
财政部左侍郎李宝成站起来进言。
“陛下,千般错万般错都是宋廷的错,都是赵宋皇帝的错,只要一次钱怎么够?黄河工程必然迁延日久,稍有不慎,十年之功未必能成,所以应该让宋人每一年都提供钱财和人力物力相助于我!”
李宝成这话说的就相当的霸道且解气,一下子引起了很多官员的赞同,他们交口称赞,说李宝成说得对。
然后民政部尚书耶律元宜站了起来。
“陛下,臣听闻之前宋人曾经给金国提供岁贡,其岁贡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既然可以给金国,那就一样可以给大明,臣建议派人南下,与宋人商讨岁贡之事。”
耶律元宜这一建议立刻点燃了与会群臣的热情。
二十五万两银,按照此时的银钱兑换比例,相当于两亿文以上的钱。
二十五万匹绢,就算是品质一般的绢,一匹也在四贯钱左右,上等绢布更是十贯钱都买不到,且绢布的价格一直很稳定,有准货币的职能。
就算发发善心,允许他岁贡的是品质一般的绢布,稍微算一下,那差不多也有十亿文钱的折价。
如果能够向宋人索取和金国一样的岁币,哪怕稍稍减少一些,控制在十亿钱左右,就能大大减少明帝国在整治黄河方面的财政压力。
每年得到十亿钱的额外收入,如果全部用在民生工程上,在正式灭宋之前,对于苏咏霖恢复中原元气的计划将是极大的助力。
官员们纷纷提出这一建议的可行性,认为大明军力远比金国强盛,更不用说宋人,宋人可以给金国岁贡,也就可以给大明岁贡。
若是他们不给——
你们瞧不起大明?
你们瞧不起覆灭了金国的大明?
开什么玩笑!
大明可是三年就覆灭了偌大金国,你们难道也想三年亡国吗?
不用苏咏霖出声,礼部右侍郎耶律贤已经帮苏咏霖想好了措辞。
苏咏霖坐在座位上,盘算着从南宋身上获取岁币的可能性,顿时感觉他执着于贩私盐的那点收入实在是有点不上档次。
十亿多的岁贡不要,却对着六千万的私盐收入使劲儿?
格局低了。
于是他看着眉飞色舞的耶律贤,直接笑出了声。
“宋国好歹也是拥兵数十万的大国,你们一个个的就那么喜欢欺负宋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69/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