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1158第8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8/2260


商议战术规划路线的也是枢密院。
负责后勤供给的还是枢密院。
整场战争都是枢密院直接领导的,你枢密院不负责,还有谁能负责?
也就是之前主和派大臣被排斥的七七七八,张浚算是有先见之明,把能够威胁到他的北伐大业的资深主和派官员全部排斥出局,所以在权力层面上,张浚没有受到大的冲击,枢密使的地位没有被改变。
可是张浚常败将军的所作所为与他经历过的几次大的失败的过往还是第一时间在朝中重新被捡起来讨论。
相当一部分官员都开始怀疑张浚是否能做好这个枢密使的职位。
他们开始重新怀疑张浚的军事能力,怀疑他那么多年了到底有没有长进,怀疑他是否有反省过当年他的富平之败败掉了南宋大半家底。
张浚对此当然感到非常尴尬,他又怎么会没有反省过当年的富平之败呢?
他每时每刻都在反省。
只是这场战争他轻敌了,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重建江淮战区上,居然忽略了这场战争,觉得小小起义平定起来一点都不难。
朝中有言官上表弹劾张浚,认为张浚有罪,不应该继续担任军事主官,应该另外选择贤良之臣担任军事主官。
张浚受到弹劾,于是按照流程向皇帝请罪、请辞。
赵昚当然不会因为这次失利而罢免张浚,但是为了做个样子堵住悠悠之口,也还是将张浚罚了三个月的俸禄,以儆效尤。
不过接下来的事情还是要张浚主持。
第一次讨伐失败了,总不能就那么停下来,还要有第二次讨伐。
叛乱必须要平息,不然整个京湖战区的大后方起火了,明国要是得到消息横插一脚,岂不是全部完蛋?
但是这一波鄂州大军遭受损失,一时半会儿回复不过来,也只能靠戚方统领的九江大军继续进剿了。
赵昚心里多少有点埋怨张浚,埋怨张浚在不该犯糊涂的时候犯了糊涂,以至于局面弄得很难看。
张浚很是无奈,但还是给九江大军拨付了钱粮支持,然后准备调动池州都统司的军队前往支援。
临安禁军不能调动,眼下临安只有一支军队,调动的话问题太大,而整个江淮战区也只有池州都统司的军队尚且完成,可以调动。
传输地区的军队确实可以调动,但是路途太遥远,担心他们抵达的时候起义军的态势已经不能限制。
对付起义军就是要快,不能给他们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要在最早的时候把他们消灭,越早越好。
正好此时戚方所部发来了军报,说他们攻克了南昌城,杀死了势力最大的造反乱贼韩五,请求朝廷赏赐,以及询问朝廷接下来的打算。
是就此停止进军,还是继续打?
我的部下可都是非常疲惫,几乎不能继续战斗了。
戚方特意如此表示了一番。
张浚知道,这不就是坐地起价吗?
不过是想问朝廷要更多的东西罢了!
张浚只能继续给戚方所部增加钱粮调拨,增加赏赐数量,用以激励他的时期,并且进一步命令池州都统司的主将邵宏渊听从戚方的指挥给戚方增加事权。
然后又给戚方更多的赏赐,并且答应在平叛结束之后给他提升职位,增加爵位和勋位。
接着就下令,让戚方统兵继续征讨叛军,争取将叛军一举扫灭,不要留下后患。
但是仓促之间,张浚忘掉了他之前发出去的给戚方的斥责书——
里面有让戚方听从吴拱命令的内容。
斥责书先赏赐文书一步送到了南昌,让戚方看到了,戚方看到了之后心里就拔凉拔凉的,对张浚十分不满,暗生恨意。
张浚果然是心向吴家,对张俊旧部非常不友好,各种意义上都准备打压他们这些张俊旧部。
眼下太上皇退位,田师中这个代表性人物又死了,张俊旧部在军界的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接下来也不知道会遭遇什么样的对待。
思来想去,戚方心灰意冷。
他觉得自己前途渺茫,他们这帮张俊旧部将会被淘汰,于是颇有些想要辞官退隐的感觉。
继续下去的话,没他的好果子吃。
可是转念一想,他又觉得这样做实在是太不甘心了,他为南宋出生入死卖命几十年,到了却只得到这样的对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8/226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