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第129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3/1756


待马友良走了,蜀王注目着院中景致,却皱着眉,在书房内徘徊片刻,才透了一口气吩咐门外:“去书库,将《孟晋史》取来。”
“是。”一个侍卫应声而去。
不久,侍卫就捧着一个木匣子,恭敬而入。
“大王,《孟晋史》都在这里。”侍卫说着。
《孟晋史》的内容颇多,但正史不过一本,剩下都是些野史或非史官所记录的鱼龙混淆的故事。
只因这皇室为孟姓的晋朝,虽是六代而亡,但每一代都很短暂,最长的不过三十余年,最短的不过几年,做皇帝的泰半都是脑子有问题。
这里的脑子有问题,不是夸张形容,是说的事实。
据后人揣测,晋朝的皇族,大多都有着一种躁郁之症,发病时爱杀人。
“狙翎之死,在功,在过?”
这里的狙翎,在正史中被提及的不多,其不过是个十九岁时神秘暴毙的皇子,生前是晋朝第三任皇帝最喜欢的小儿子,皇后所出,聪明伶俐,从小就是神童,十二岁时更是跟着皇帝去祭过天地,后更以稚龄立下了不小功劳,文能修书,武能出谋划策,十七岁就帮着大将军打退了入侵者,更有急智,曾在外出时,替百姓断过案,民间名声颇好。
若他没死在十九岁那年,下一任皇帝是谁,还真不好说。
但在野史里,却有人暗搓搓写了这么一句,指出这位聪慧皇子之死,可能并不是出自一些人猜测的是别的皇家兄弟出手,而是皇帝亲自下的手。
因为这位小皇子虽然小时很得皇帝喜欢,但有着高贵母家、嫡出身份以及随着年纪增长民间的一些吹捧,导致原本疼爱他的皇帝,对其渐渐起了忌惮之心。
或是因为担心他活到二十岁,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才会趁着病发,对其痛下杀手。
首辅回了这一句,是在提醒什么?
蜀王翻到这一页,看着这历史故事,看了看,略一沉思,突然之间领悟了对方的意思,良久方自失地一笑。
“也对,以父皇之眼光,哪能看不出代王发展猛烈?还用的着别人提醒?怕是越提醒,越是显眼,反落得下乘。”
“现在事情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攻击的力度,而在于,父皇到底怎么想,想不想遏制下代王?”
“当然,猛烈的攻击未必奏效,事情总得有个引子,恰到好处的折子就足了,只要……我们给父皇一个理由……”
“并且也可以看清父皇的态度。”
“赵旭这老匹夫,端是有几分本事,可惜的是人情可一不可二。”
想到这里,蜀王又寻思:“这样的话,火候是不是太嫌小了些?”
一念到此,立刻招来人,吩咐:“你去让我们的人,在百姓间吹捧代王,记住,务必要让人觉得,这天下非代王不可继承,明白?”
“是!小的这就去办!”这人虽不是很明白这么做的意思,但胜在足够听话跟忠心,立刻依言奉行。
蜀王又想,光在民间吹捧还不够,他还要召集自己的人,在官员中,在朝堂上,都要为代王造势,等火候烧旺了,再用不尴不尬的人上一份弹劾,给个引火线。
“至于我们自己,要完全脱身,也太违背常理,也要上个争夺的折子,让老头子骂几句放心。”
“这几日的议事,可是有的忙了。”蜀王负手看着庭院,突然之间一笑。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
原本还有些热的天气,在接连两场秋雨后,小风一吹,路上行人都明显添加了衣服,走路时忍不住加快了脚步。
皇宫·御书房
别看皇宫奢华,明黄重幔掩映,回廊过道,一重重门前宫女足有四五十人,俱是明眸皓齿,可实际上不知道为什么透着阴冷,唯有皇帝会待的地方,已暖香弥漫,不知道烧的何物,让人只是身处其间,就能有一种微醺之感。
马顺德木着脸站岗念着折子,好几次都险些走神,不得不咬紧牙关,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
“……为朕分忧?”皇帝原本闭目养神,良久后,忽然听到一句话,半眯着眼睛,扫向了马顺德。
===第八百五十四章
事在望鲁坊===
马顺德正在读的这份折子,是蜀王呈上来,而在此之前,还有一份折子,是齐王呈上来。
他今天已经读过的这些折子,让人心情不悦的糟心事倒没几件,可这些折子的内容……
“这么说,齐王、蜀王,都想为朕分忧?”皇帝扯了扯嘴角,问着。
马顺德听了,就一躬身说着:“是,按照折子,两位王爷应该都想为皇上尽孝。”
说着,就暗暗看皇帝的神色,只一眼,就不由心里一变,忙低下头去。
但皇帝神色阴冷,他也能理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3/1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