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1756


“苏贤弟,你说,尚书大人叫我们过去,为了什么事?”路上二人的气氛有些尴尬,邵思森忍不住找着话题说。
苏子籍随口:“或是为了指导我们学问。”
没想到,还真让苏子籍猜中了。
他们的船与兵部尚书的钦差官船拉近,跳过去后,就有人领路,而崔兆全并没有在船舱中,而在船头。
钦差乘坐的这艘大船,船头甲板处面积宽敞,可以摆放着几张桌椅,在这里喝酒赏景。
此时行在河上,并没有入海,但半日行程,已让船队行到了开阔地段。
两岸风景,眺望才能看到,冬日河面,因滚滚流淌的河水,只有薄薄雾气弥漫,并无冰冻。
崔兆全见到了,招招手:“来,坐到这里。”
他说的一口漂亮的京话,单听口音,根本不知是外省人。
“谢大人。”在他左右各有一套桌椅,苏子籍与邵思森行礼入座。
“你们都是太学生,一国未来栋梁,老夫今日趁着风平浪静,正是空闲时,你二人作赋一篇,以江河湖海为题,我来点评,如何?”崔兆全虽是官,但掌管兵部,似乎染了些军将直爽气息,手一挥说着。
“学生应命!”两人都是作揖应着,自然有人上前给了笔墨。
魏朝会试,要求作赋一篇、诗一首,策论考核,这种以诗赋取士,虽在郑朝被削弱了不少,可依旧是考核之一。
苏子籍的作赋水平,虽由于总体的四书五经水平甚高,诗词也有些悟性,作赋的水平自然而然水涨船高,但还是相对薄弱环节。
但曾是榜眼的尚书主动提出考核作赋,会在事后点评,这是难得的机会,苏子籍当然不会轻视,应了后,盛了些水,在砚台上倒了点,拿着墨锭一下下研了起来。
墨水渐浓,思索渐渐深入。
而邵思森则心中欢喜。
他的家中,兄长都参加过会试,对作赋自有心得,而自己在太学学习的时间长,也曾研究过作赋的课程,看一眼仍在思索的苏子籍,心中暗想:“作赋讲究天赋灵感,更有经验,苏子籍不到十七岁就成了一省解元,这说明平时刻苦,但人的精力终究有限,我就不信样样都精通!”
因着心情好,邵思森稍加思索,提笔就在草稿上写了起来。
这时,有亲兵在崔兆全的耳边嘀咕了一句,崔兆全顿时起身。
“你们且写着。”见邵思森似被惊动,朝他看来,崔兆全一摆手。
而苏子籍凝神仍在想着,并未察觉。
“赵公公怎么过来了?”崔兆全迎出几步,话说的客气,但脸色并不是那么好看。
===第一百三十三章
一日之师===
钦差赵督监在隔壁船上过来,一挥手,让二个侍卫都退下,笑着:“看到崔大人这里热闹,咱家也来凑凑热闹,怎么,他们这是在做章?”
“对,读书贵在勤勉,现在趁着这天色不错,风景尚好,请过来作赋一篇,不然,这一路上无事可做,倒是浪费了。”崔兆全淡淡说着,不觉得这太监能理解人的情趣。
赵督监看了这情况,目光见苏子籍在凝神思考,也不打搅,点了点首:“读书人写啊,那咱家就先不过去,免得影响了思。”
说着,太监背着手,观赏着风景。
“这太监竟然也知道心慕教?”
原本对太监既有忌惮又有轻视的崔兆全,虽位至三品,也算经常遇到太监,但那是宫内,大郑开国,外官和内官不得擅自交往,规矩还没有松弛,所以仅仅是泛泛相见。
这还是崔兆全第一次与太监出行,现在赵督监尊重教的态度,让他心里舒服了一些,脸上神色也缓了一些。
一会,见苏子籍与邵思森都写好了,两人才渡步过去。
赵督监没直接去看,而是找了椅子坐了下去,自然有人奉茶,崔兆全先拿起邵思森的章,细细看了,渐渐带着皱纹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你这赋,对仗工整,声律铿锵,看来是下过苦功。”
“你既在太学入了上舍,那别的方面的学问定然也不差,以此火候,就算这次不中,三年后必中。”
这已是相当不低的评价了。
毕竟在场的人都清楚,这一次的会试,苏子籍与邵思森多半难以及时赶回去,说三年后必中,就等于承认了邵思森的才学可中进士了。
邵思森心中满意,虽尚书话中留着小小余地,有点遗憾,但能得曾经榜眼的赞誉,这已是收获。
这时,崔兆全又拿起了苏子籍的章细看。
看了没几行,就拈着胡子,一动不动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175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