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67/1274


可是现在蒙古人都那么进步了,法兰克人难道还不如他们?这下忧国忧民的法兰克知识分子不干了,各种改革政治的呼声渐渐起来了,虽然路易大帝现在还压得住局面,但是长此以往总是个麻烦。
因此今儿他就利用在凡尔赛宫召见来访的大蒙古汗后玛丽.安妮和大蒙古皇帝使臣隆科多的机会,当着一群法兰克宫廷贵族的面,问起了大蒙古定宪章、开议会、票选大汗和皇帝的事儿。
他得让人知道大蒙古搞得那一套不行是大蒙古要完,不是法兰克要完!
“尊敬的父亲,”玛丽.安妮当然明白路易的心思,她斟酌着说,“大蒙古的情况非常复杂这是实际上是一个东亚明清大战的失败者组成的联盟,对中亚的哈萨克、布哈拉、希瓦、阿富汗等地,以及印度西北进行征服后所建立的殖民国家!
而在这个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失败者联盟’又被不断扩大,康熙汗不断的将被他打败的敌人中的精英分子吸纳到他的统治集团中,同时还吸纳了一些被大明击败的流亡者,组成一个个新的八旗集群。从一开始的八个旗,发展到了如今的四十八个旗外加一个武装僧团,总共大约有三四百万人口。这些人才是大蒙古真正的国民,其他人不过是被压迫的奴隶或管理奴隶的走狗。而真正的大蒙古国民,现在可以通过旗内会议、僧团会议,将自己的意志传导到大蒙古八旗会议上,从而对国策构成一定的影响。
如果他们不这么做,大蒙古国很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这是大蒙古国的上层精英们通过分析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所得出的结论!
最终,除了被统治的印度人民之外,其他所有的人都会失去很多很多。所以他们必须采取八旗会议和双选王制,来保持大蒙古国的印度部分和中亚部分不分离,并且互相提供支援。”
“分析历史?”路易十四皱着眉头,“蒙古人还知道从历史当中汲取经验教训?”
“是的,”玛丽.安妮答道,“这是他们从汉人那里学到的本领,他们善于记录历史,也会从历史当中寻找答案。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远远强于印度过去的统治者!”
印度人虽然很会搞宗教,但是却不大会记录历史,更别说研究了以至于后世印度的历史学家都要通过《大唐西域记》之类的中国和尚的游记去研究本国历史。
而之前征服印度的那几届征服者,也都不大会研究历史,所以他们也不吸取前人的教训,没有人想过把开伯尔山口堵上,更没有人想过要把从印度抢来的钱拿去支援中亚中亚好,印度才会好嘛!
但是康熙汗这一届征服者是懂历史的,他们很快就总结出了印度一次次被征服的原因,所以就采取了有针对性的二元制结构。而康熙最后也是因为这个二元制结构没搞好,把自己给搭进去了。
而康熙汗的那些儿子和手下,又很快吸取了他的教训,拿出了一个非常“进步”的解决方案这个方案虽然不会让大蒙古变成一个真正的强国,但是却可以在极大的延长大蒙古的国祚。
因为没有来自中亚的新征服者,大蒙古在印度西北的统治就能维持,而大蒙古从印度攫取的财富又能保证它在中亚的大汗分部维持稳定。
而西方的殖民者,无论是法兰克、英格兰、葡萄牙、荷兰还是瑞典,都不足以征服拥有三百万国族人口,而且还能得到中亚天方教徒和罗刹哥萨克雇佣军支持的大蒙古。更不要说,这种征服还会把大明帝国吸引到蒙古洋方向上来!
甚至,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大蒙古还可以利用被其殖民统治的七八千万阿三,打造出一个富裕、文明、强大的幻象!而法兰克帝国,恐怕长期得被这种幻象困
扰了。
想到这里,路易大帝也只能是一声叹息了。
这个时候,陪着玛丽.安妮一起过来的隆科多笑着用法语对路易大帝说:“大帝,我带来了大蒙古皇帝和大汗的国书,还有他们二位和孔太后写给您的亲笔信。”
现在的大蒙古有一帝一汗,自然有两个朝廷了,不过这两个朝廷却共用一个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大议会。大议会和总理衙门都设在避暑山庄,所以隆科多现在是大蒙古皇帝和大汗共用的使臣这个制度还真是有点奇葩!
而他同时还在替孔太后跑腿儿,身兼数职,都快赶上手握六国相印的苏秦了。
隆科多带来的国书和书信都是双语的,分别用汉语和法语写成大蒙古国的官方语言有五种,分别是满、蒙、汉、梵、乌尔都。不过因为儒宗一直掌握着儒八旗、清八旗、蒙八旗和科尔沁八旗的教育,所以汉语才是大蒙古的朝廷、汗廷主要使用的官方语言。
路易十四首先展开了国书,装模作样的看了看,都是些场面话,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然后他又拿出胤禔的亲笔信,原来是想替儿子弘昱找个法兰克公主,也不需要嫡女,有个“合法私生”就行了。年纪不能太大,不能超过10岁因为弘昱今年也才10岁,所以这是一门娃娃亲。真正要办事儿,还得再过几年,等双方都满18周岁才行。
路易十四琢磨了一下,他的私生女没那么小的,不过他有儿子、孙子,去他们家里找找,应该不是问题婚生女没有,私生女谁不是一堆?而且私生女的颜值普遍高于婚生,脑袋瓜子也好使,身体也好得多!
接着他又翻看起胤禛的亲笔信,不是求婚的,而是关于苏伊士运河的。运河工程已经进行了好几年,虽然还要再搞几年才能成功,但这一天终究不远了。现在胤禛想要把大蒙古持有的运河股份赠与索非亚太后,因此和路易打个招呼。另外,胤禛还在信中告诉路易,大蒙古很快就要和罗刹联手攻打波斯这事儿有点复杂,路易得好好琢磨一下。
最后他又拿出孔太后的信看了起来,才看了几行,他就惊呼了起来:“什么?孔太后想要开办一家银行从事东西方汇兑业务,还想在法兰克帝国投资地产?这位太后难道还是个银行家?”
===第967章
这是正文的尾声——朱家天下孔家财===
“大皇帝陛下,您是否听说过这么一句中华谚语朱家天下孔家财?”
隆科多没有正面回答路易十四的问题,而是说了一句谁都没听过的谚语。这谚语既然谁都没听过,路易十四当然也不知道。
“朱家天下孔家财?这个孔家是孔太后她家?”路易十四当然没想到隆科多会那么胡说八道,所以还追问呢!
“是至圣先师孔夫子之后的孔圣公家!”隆科多一本正经说,“孔子乃是中华之圣人,相当于耶稣在欧洲的地位,所以自汉朝以来,曲阜孔家就受到了中华历代帝王之优待,世世代代都是豪门望族,当然也拥有敛财的方便和经营的特权。”
“哦”路易十四连连点头,“原来如此孔家相当于耶稣家啊!”
那是相当牛逼的!
欧洲要是有个耶稣家,那肯定也是做什么成什么的只要他家不想当国王,各国的皇帝、国王、大公一定也要捧着他们家的。
隆科多继续胡诌道:“孔家富贵了一千几百年,世世代代积累的财富早就难以计数,而且从宋朝开始,孔家就开始利用他们千年世家的信用从事银行业。一开始只是向地主吸储、帮商人汇款和发放高利贷。到了元朝末年时,早就已经富甲天下的孔家还开始用手中积累的巨额财富投资当时揭竿而起的各路豪雄大明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就曾经接受过孔家的资助!要不然他一个叫花子和尚出身的穷鬼,凭什么赤手空拳打下天下?而明太祖开国之后,也投桃报李,给了曲阜孔家许多政治和经济上的特权,还让曲阜孔家成了曲阜一带的领主。”
路易大帝连连点头,他早就知道朱元璋是叫花子出身,所以一直想不通他是怎么开创大明帝国的,现在终于真相大白了!
隆科多又说:“而在明清拉锯的数十年间,曲阜孔家则采取了两头下注的策略,一方面透过孔有德和当时还叫后金的大清建立联络,并且向后金发放了巨额贷款;一方面孔家又在曲阜组织民团,帮助崇祯皇帝镇压流寇。”
路易十四这时候插话问:“那朱和墭的崛起是不是也有孔家资助的原因?”
隆科多摇摇头道:“很可惜,孔家错过了投资朱和墭的机会。这是一个重大失误,但也无可奈何。因为朱和墭虽然是皇明嫡裔,但他和他父亲天王朱都是起于草莽的,又是在潮州起家的,早年间和孔家没有一点关系。”
路易十四的兴趣来了,追问道:“那是谁支持他发迹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67/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