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1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3/1274


刘玄初的眉头也轻轻皱着,似乎也在为揭阳的朱家小朝廷担心。
杨起龙瞧见他的表情,就知道还有什么坏消息传来了,于是就低声问:“军师,您在担心什么?”
刘玄初低声道:“福建啊!施琅、范承谟都去了北京的那位还是有两下子的!”他扭头看着杨起龙,“他一边逼着尚可喜倾巢而出,一边又在福建使劲儿。而且还存着持久的心思,要不然也不会派施琅来重建福建水师。所以那边的局面很凶险啊!”
“军师,”杨起龙问,“看来我得出一趟远门了不知您老有什么要交代的?”
刘玄初道:“交代就不必了,把广州府这边的情况详细和他们说了就行回头我把知道的都告诉你!另外,刘进忠、赵得胜和耿精忠那边你也得走走。”
===第104章
坏并快乐着(求收藏求推荐)===
大明永历二十六年,正月十五日,上元节,吃汤圆,宜嫁娶,宜动迁。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动,揭阳县城内的世子府左近,人头涌涌。大家都挤在大门口朝里面喜气洋洋的瞅着嫁新媳妇儿。今儿要娶媳妇的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如今揭阳县城内的“一字并肩王”,虽然名义上是大明定王世子,但实际上的权力甚至还要压过他老子监国定王的朱和墭!
揭阳城就是被这位据说是崇祯皇帝孙子的人,带着三百个装成八旗天兵的天降猛男,从领着三四千大兵的刘进忠、凤鸣山手里硬生生的强取下来的。
揭阳县城内的百姓,大多都亲历了这场以一敌十几的夺城之战。其中有些人还亲眼目睹了朱和墭带着“八旗兵”浩浩荡荡开进县城去县衙捉拿几个狗官的大场面!
所以他们现在都有点相信这个朱和墭真的有那么一丝可能把反清复明的事业给搞成了。
同时,他们也替大明朝惋惜。当年的崇祯皇帝若是有他孙子那么猛,兴许大明朝就能混到如今了这样潮州这里的百姓,也就不用吃那么多的苦,死那么多的了。
而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统治揭阳县城的这一两个月间,揭阳县城内及其周边的百姓,也感到了那么一点儿积极向上的“新朝气象”。
首先是当官的当吏的看上去都很复古,也很艰苦朴素。也不穿华丽的官服,一律都是布衣角巾麻带长剑看着就跟读书人要拜的孔夫子差不多。
其次是这些艰苦朴素的官吏,每天早上都聚集在大校场上齐声背诵《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背诵完毕之后,还得带着一颗为民为公的心去执法办差锦衣卫南镇抚司的密探可时时刻刻盯着这些人!
谁要贪污受贿,铁定会被当场捉拿,然后拉去大校场当中挨揍,贪多了还要杀头呢!
第三个让揭阳县城百姓感受颇深的变化,则是揭阳县城内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
县城内的秦楼楚馆和赌档,在永历二十五年腊月三十日之前就全部消失了。
当然了,现在揭阳县城内也没有黑道上的兄弟包赌包娼收保护费了,也没有强盗团伙敢到揭阳县城外拦路打劫了。连揭阳县城外南北溪上的水寇都没了踪影。
可以说,现在的揭阳县城至少是整个广东社会风气最好,治安也最好的县城了。
而第四个让揭阳人民深刻体会到“天下为公”之法优越性的,就是即将从永历二十五年腊月开始逐步推行的“童男教育法”——凡是监国府直辖地盘上的童男,都必须接受至少四年的蒙学教育!而且是还是免费公办或是公助族办的。
通过以上这些手段,朱和墭仅仅用了不到两个月,就把“揭阳岛”上的三万人口都牢牢掌握住了,而且还拥有了一千多人的常备军。
而且朱家父子还在大佬辉的支持下,完成了揭阳县城的改造和布防。
这么一位在小小的揭阳县城愣是搞出了新朝气象,而且看着一时半会儿还完不了的英雄娶媳妇,当然吸引了不少还在“放年假”的揭阳县民。这小小的县城当中也没有什么乐子,现在又是大过年的,大部分的买卖都不开张。
所以不少人就带着家小来了大校场看热闹了。
小孩子们在噼里啪啦的鞭炮雨中钻来钻去,大声笑闹。留在县城过年的锦衣卫兵丁们,全都换上了鲜红的袍服,喜气洋洋的在那里维持着秩序。
虽然这次朱和墭大婚有点仓促,但是这场面丝毫也不差了。彩画牌楼从新娘子们暂居的原清军揭阳协台的私宅一路竖到了世子府的大门外。世子府门外更是铺张,大门两边摆了许多满是糖供红枣花生的箩筐,地上也铺了簇新的条状红毡毯子。从达濠请来的乐手们呜哩哇啦地吹着弹着,礼宾司仪也穿戴整齐,也都一个个卖力无比。
戏台子也搭了起来,从达濠请来的潮剧戏班已经在世子府和监国府的大门外登台唱戏了!也甭管他们唱得好不好,这热乎劲儿总是有的。
宴席已经在世子府里面摆开了,从大门内一直铺开到了二堂。照例还是流水席,凡是“揭阳岛”上的官绅吏民,来的都是客!
朱和墭本人,现在也换上了大红的新郎官衣裳,带着苏占山、赵鸿逵、姑爷白、小公公、老虎邱等人,在大堂到二堂之间来回走动,一桌一桌的进酒——能在大堂、二堂内上桌的,都是有点头脸的人物,要不然就只能在仪门外的草棚子里面吃喝。
对于这些有点头脸的人物,朱和墭当然得进到礼数,所以就让苏占山、赵鸿逵他们携带了掺了水的低度朗姆酒,一桌一桌的敬酒碰杯。
虽然喝得都是掺水的假酒,但是朱和墭的心里还是兴奋到了极点。因为他今儿的新媳妇可不是一个,而是一对姐妹花!
而且还是非常神奇的一对姐妹花!潮州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肚嫂大波玲,不知怎么成了大佬辉邱辉的干闺女,成了邱四小姐的干姐姐,今儿还要和妹子一块儿嫁给大明定王殿下的世子爷这可真是一段“佳话”啊!
这大波玲和邱淑真在大年三十中午的时候还是两辈儿人,大波玲和大佬辉那是一个辈份的,到吃晚饭的时候就是姐妹了,又过了几天,她们俩又得共侍一夫。
这可真是太封建了!
现在这“两姐妹”自己掀开盖头,正大眼瞪着大眼,坐在摆了些酒菜的桌边互相看着对方。
小美女邱淑真显得有点不高兴,小嘴撅着,一脸得不情愿——大波玲什么辈份?她凭什么和自己一起嫁给炮哥哥?而且还是“姐姐”,大老婆才是姐姐!到底谁是明媒正娶的?
大波玲则是一脸的无奈,邱淑真和朱和墭拜完天地被人搀进来后就拉长了脸。她刚才已经费尽口舌在哄了,软话不知道说了多少,可这小丫头还是一副哄不好的样子。
这可怎么办呢?待会儿炮仔来了能哄好她吗?要哄不好的话,以后夫妻三人的日子怎么过?
炮仔之前可说了,三个人也要相亲相爱!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3/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