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1274


跪着的无家可归的广州百姓们也都听说过“朱三太孙朱圣人”的名号,这个时候也就跟着一起大喊:“圣人,万岁!圣人,万岁......”
码头上顿时就是一片山呼万岁的声音。
已经当上“万岁”的朱和墭居然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造反不就是为了当万岁?
现在早点当上有什么不好的?
所以他就觉得要在这个必将载入史册的时刻说些什么。
于是他就高高的举起右手,大喊了一声:“肃静!”
码头上的人们当然听不见这声“肃静”,但他们还是意识到这位冒雨出现在大家面前的圣人三太孙要说些什么了。
所以码头上渐渐的就安静了下来,只剩下了风声、雨声和珠江起伏的水声。
然后,朱和墭就开口了:“昔日汉高帝入咸阳,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而今日孤将入广州,也效仿高帝与广州及广东父老乡亲约定三事,一乃有饭同吃,二乃有衣同穿,三乃有屋同住。
孤当使广东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田有屋......共太平,同安乐!
此乃天下为公,此乃人间大同!”
“圣人,万岁!圣人,万岁.......”
码头上的欢呼声更加嘹亮,并不是所有人都听清楚朱和墭说了些什么。但朱和墭那么大一个圣人,能冒着大雨从船舱内出来给大家伙演说,这已经足够让人兴奋了。
这也说明了朱和墭的态度——他是把广东人当成自己人的!这和尚可喜,和康熙皇帝把广东人当贼防是完全不同的。
而且,把广东人当自己人的朱和墭,现在还把尚可喜给打败了,眼看着就要入主广州城了。
大家伙的好日子终于要来了,又怎么可能不兴奋呢?
朱和墭也兴奋得不行,他觉得现在又必要再好好表演一下......带着这些衣衫褴褛的“无产者”进城!
现在码头上的“无产者”人山人海的,怕是有几万壮丁吧?如果能让他们信服,再把他们组织起来......那自己在广州府的统治就会非常牢靠了。
所以朱和墭不打算等雨停了,他现在就要进广州!
想到这里,朱和墭回头问苏占山,“占山,可曾准备了穿墙弹?”
苏占山回道:“准备了......世子爷,是不是要炸开广州城门?”
朱和墭点点头,“对,就是要炸开广州城门......孤家要带着父老乡亲们一起进入广州,要给他们安排房子,给他们分发衣物,让他们能吃饱穿暖!”
===第177章
我大明又回来了(第二更)===
大明永历二十六年,五月三日傍晚。
广州城。
暴雨如注,倾盆而下。
一排临时改装出来的盾车摆在广州五仙门城楼外面,锦衣亲兵骑兵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茫茫雨雾中四下巡视警戒。大雨几乎形成了雨墙,密而不透。
如此暴雨之下,却仍然挡不住广州城南棚户当中的百姓的热切心情——他们都是被尚之信从广州城内赶出来的,现在当然想跟着朱圣人回城了。
城内有他们的家,有他们的产业.......这些广州百姓现在看着都很落魄,但是在被赶出城之前,他们大半都是有点儿产业。要么是手艺人,要么是商人,也有一些是从广东各地跑过来的地主。
如果不是尚可喜、尚之信父子一个比一个狠,简直不把他们这些广州人当人,他们根本不会站在朱三太孙一边和富有天下的大清对着干。
这些围观群众,现在都被朱和墭派出的骑兵挡在了广州南关城墙的百步之外,只能远远的围观。
当然了,这些人大多都回过自己的窝棚,擦干了身子,换了衣服......有些人打着雨伞,有些人还披着蓑衣,还有些人打着火把和灯笼。
朱和墭还派出了识字儿锦衣亲军的官兵对他们进行了登记造册——以分配住房、救济口粮、救济布匹的名义登记。
等入了广州城,还得给这些人安排军籍,至少是个候补役,可不能让人白拿好处,要不然人家会心中有愧的!
而且,他们能得到什么样的房子,拿到什么样的供给,还得看他们的本事!
另外,跟着朱和墭一起扫荡广府各县的锦衣亲军官兵们,稍后也得落籍广州——统统发给广州户口,再分了广州内城的“学区房”,以后就是老广州了。
朱和墭本人现在也披上了蓑衣,戴上了斗笠,站在一辆临时改造的盾车后面,身边全都是军师府的“大班参谋”,还有诸葛军师、大波玲、苏占山,以及苏占海率领的亲兵队官兵。人人都蓑衣斗笠,站在雨中,看着广州南关的城楼。
五仙门城楼上应该是没有守军了,要不然也不会任由苏占山派出的敢死队带着“穿墙弹”去炸城门啊!
雨水打在了朱和墭脸上,几乎让他睁不开眼睛,但他还是注视前方闪烁着火光的城门洞,还在喃喃自语。
“广州啊......马上就是我的地盘了!广州拿下来了,再练个几万黄埔军,整个广东应该也能横扫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