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3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2/1274


除了这“两忠”之外,康熙皇帝又发现了一个忠臣,就是那个平凉提督王辅臣。
这个王辅臣原本在吴三桂手下干过,据说还颇受恩惠,所以有不少人给康熙上密折,请他提防王辅臣。
而王辅臣现在上了折子——因为他听说逆贼有“炸弹箱子”可以伤人性命,非常担心太和门的门房疏忽。所以请辞平凉提督,要入朝当御前侍卫,替皇上看守太和门,保卫皇上的安全!
看看,这是多好的奴才啊!
怎么可能不忠?
所以康熙皇帝也没拒绝王大忠奴的心意,当即就命王辅臣赶紧入朝来当“门房大臣”......太和门看门的重任就交给他了。
除了耿精忠、刘进忠、王辅臣这“三忠”之外,戴罪立功的图海也给康熙上了折子,举荐屡北屡战的施大忠臣就任长江水师提督!
这可真是打一次败仗升一次官啊!
虽然都是提督,但是长江的提督可比西江的提督重要多了!
不过这个官还是得给人家升啊!
因为康熙手里实在也没什么办水师的人才......广东、福建原来的那些水师总兵,大部分都是陈汉军出身的旱鸭子,落水就是忠烈了,还能指望他们在长江上战胜逆贼?
不过长江水师都交给施琅,康熙皇帝也有点不放心啊!
还得找个比施琅还要忠的奴才才行!
想到这里,康熙皇帝马上就在南书房里面找起来了。
现在到南书房当值的臣子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大臣,几个大学士如果没什么走不开的要紧事,那是必须要来的。兵部、户部的满尚书也得来。还有一个“参谋王爷”岳乐也加了个议政大臣的衔,每天都来南书房。
另一部分则是“小臣”,由翰林院掌院学士熊赐履领着,有傅弘烈、黄植生、张洪天等等。
其中张洪天就是那个启灵真人,他现在也是翰林了。官拜“法术翰林”,专门负责帮康熙皇帝做“法术试验”。
康熙皇帝那可是文理双优的学霸型皇帝,和后来的嘉、道、咸、同他们可不一样......看那几笔字就知道了!
而且这个康熙还很喜欢做数学题,不用布木布泰逼着,纯是兴趣。能喜欢做题的,那就是典型的学霸啊!
“康学霸”最近还迷上了“法术试验”,拿着个“法术炸弹”,就是邓忠捡来交给施琅的那个,和张洪天一起拆着玩。拆开以后还小心翼翼的把里面的空心圆柱体的糖药给敲碎了,然后一小块一小块的做实验......拿凉水泡、拿热水泡、拿酒泡、拿醋泡、拿猪油泡,还拿酱油泡。
反正就是各种泡,泡完了以后再加热,加热完了再冷却……然后再用纱布过滤。
鼓捣了一个“春节”,居然还让“康学霸”发现了不少“法术的奥秘”。
他现在已经知道朱和墭的糖药是不加炭粉和硫磺的......这两样东西不溶于水啊!
你把那糖药放在热水里一花开,一过滤就知道了。
另外,康熙还知道了朱和墭的糖药是熬化了糖再加火硝的!
这事儿是康熙亲自去御膳房的点心房问出来的......这糖啊,一般就是烧化了、水化了,或者用醋化了。加水化了就是糖水,那肯定不行。剩下就是用醋和加热融化了。
康熙和张洪天一块儿做了试验,用醋好像不行,还是太湿了,烧不起来。而用火融化的效果最好,就是一不小心会着火!
在他们做试验的时候就一不留神点着了御膳房,还惊到了太皇太后布木布泰。
事后康熙皇帝就觉得“法术”离厨房还是远一点好,省的把御膳房烧了。而且现在是研究新式火药,万一以后研究新式毒药呢?放在厨房好像不妥吧?
所以康熙皇帝就在翰林院
虽然编制的问题解决了,也有了专门的实验室,但是糖药的秘密并没有完全解开——康熙和张真人搞出的糖药很容易碎,凉一会儿就碎,碎了就潮,潮了就容易失效。
另外,用明火加热的办法熬糖药非常危险,容易引发火灾。
而最让康熙头疼的,则是熬糖药的办法太简单,不容易保守秘密,如果天下的汉人都会了……八旗天兵可就没多大威慑力了!
不过和这些让人头疼的事情相比,这些日子让康熙皇帝欣慰的事情还是占了多数——大清还是忠臣多啊!
只要善用这些忠臣,大清一定能赢的!
想到这里,康熙就把目光投到了“又傻又忠”的奴才傅弘烈身上了。
“傅弘烈!”
“奴才在!”傅弘烈赶紧给康熙跪了。
康熙笑着问:“傅弘烈,你学会配制天雷药了吗?”
“会了就,已经会了。奴才天天和张真人学,已经学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2/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