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6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31/1274


朱和墭大手一挥,
朱和墭重重点头,大声道:“打是肯定要打的......但是在打之前,咱们还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加强咱们原儒的团体!这件事情自揭阳起义以来,咱们一直在干,但是进度还是有点慢。没办法,咱们的天兵太能打了,一转眼的功夫就席卷东南,抢下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咱们有点人才,不得先紧着官府、天兵、学堂、工厂这些当务之急?咱们原儒学会,就只能慢一点发展了。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既然康麻子想在儒家道统上和咱一交高低,那咱应战便是了!
现在孤家宣布该组原儒学派,改名为儒门!以后我等就为儒家来守卫道统之门吧!
儒门团体的组成,也将有所变化......除了大学士会议依旧为儒门首脑,翰林学院依旧充当儒门之智囊外,在大学士会议之下,还将设立教书育人的教育司,捍卫道统的护道司,管理财政的度支司,吸纳人才的儒士司,宣扬儒家大道的布道司,以及负责海外传儒的海外司。
还将创办一份宣传我儒门道理,通报天下大事的报纸,名曰《儒门旬报纸》,十日一版,初期只在南、海二京发行,以后再推广至全国各处。
另外,在儒门六司之下,还会陆续设立各省、府之儒门学会......”
朱和墭这回又要放大招了!
他现在推出来的儒门,虽然挂着“宗门”的招牌,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相当近代化的政党了,而且还那种组织比较严密,斗争性也比较强大的政党。
依着他的计划,等到今年年尾,明年年初,各地的举子汇聚南京的时候,儒门六司的整理应该已经完成,到时候就能吸收一大批新人了,再依靠这批人把儒门学会开设到府,同时再利用新科进士们把江南、江北、江西、浙江四省县一级的政权都接管了,那明后两年,怎么都能把均田的事儿办得妥妥贴贴了。
===第498章
黑道儒宗孔家店要完(求月票求订阅)===
紫禁城,乾清宫,南书房。
已经回到北京城的康熙皇帝,这个时候正手持一根两头都刻着精美木纹的,长度约莫八尺的花梨木棍子在仔细端详。
这根棍子就是所谓的儒宗护法龙头棍了!
看了一会儿之后,康熙又把目光转向了跟前一张罩着黄布的御案上摆放的十二枚玄铁圣公令。
所谓的玄铁,其实就是陨铁,在康熙皇帝的内务府里面就收藏了一些。布尔尼来北京打劫的时候,把内务府里面的金银财宝、绫罗绸缎都拿走了,但是却没碰那些黑乎乎的陨铁,也没碰里面收藏的黄花梨。
所以康熙皇帝就让纳兰明珠去选了内务府里面的黄花梨和陨铁打造了龙头棍、圣公令。
看完了龙头棍和圣公令后,康熙又开始看纳兰明珠......这家伙今天没有穿朝服,而是穿了一件乌黑缎子的立领长衫,腰间扎了一条很粗的黑色的棉布腰带,腰带上插了一把很大的折扇。
而明珠的脑袋则是光秃秃的,除了一根金钱鼠尾的辫子,就啥都没了,顶戴花翎都不知道去了哪儿?
康麻子皱了皱眉,“明珠,你这身儿就是那个儒宗五大佬的打扮了?”
原来明珠就是康熙指派的儒宗五大佬之中的首席大佬了!
这段时间,成立儒宗的事儿在康麻子的督促下,进展也是极快的......这都把儒宗的“制服”给设计好了!
儒宗的制服当然不能照着孔夫子的样式来一身了,要那样大清的剃发易服还怎么搞?虽然康熙皇帝现在也不觉得剃发易服可以强化大清的统治,但是他知道现在这个时候,大清是不能在剃发易服这种重大问题上让步的。
因为一旦在这种问题上让了步,那么大清治下的百姓和士绅就会觉得大清朝软弱无力,他们就会更快更彻底的倒向大清的对立面。
所以这一波的康熙新政之中,虽然有“包税制”和“皇权不下乡”这两大拉拢缙绅豪强的政策。但是康熙却没有在“剃发易服”和“文字狱”这两方面有丝毫的让步。
而且康熙皇帝还在尽可能地维持新旧八旗的特权!
虽然他已经无力向八旗子弟们支付旗饷了,但是口粮依旧照发,而且每一名八旗子弟都会在北京周围和盛京周围领到两块面积至少都在一百亩以上的份地。
这些八旗份地可以自己耕种,也可以出租,而且一律免税。另外,凡是愿意去关外替八旗子弟种地的汉人百姓,都可以免交丁钱,之前的积欠也一律豁免,而且他们无论在关内欠下多少债务,债主一概不得出关讨要。
可以说,康熙皇帝在维护八旗利益这方面还是相当努力的。也正因为这份努力,使得八旗子弟们依旧愿意支持他这个屡北屡战的大清帝王。
听见康熙皇帝的提问,明珠连忙下跪道:“回皇上的话,再戴上一顶黑色的瓜皮小帽,就是儒宗弟子的打扮了。
另外,这儒宗弟子还会分成文武两脉,文者负责教化,武者负责卫道。文儒的标志是大折扇,武儒的标志则是枣木棍。”
康熙点点头,又问:“江南的乱子要怎么挑?”
“回皇上的话,江南的乱子准备分成两部分来搞......一是在明年春天的南京大比前搞罢考;二是在桐城、常州、绍兴三地发动缙绅抗春税,进而挑起事端。”
“谁去南方?”康熙又问。
“周培公、李光地会潜入南京煽动罢考,张英去桐城煽动抗税和起义,高士奇去绍兴发动抗税和起义,赵申乔去常州发难。”
李光地、张英、高士奇、赵申乔等四人都是康熙皇帝非常信任的年轻才俊。这回都被周培公给坑了!
康熙接着问:“那请求加派的题本呢?”
其实这才是最要紧的!
康熙皇帝现在可急等钱用呢!
挑起儒家内讧,利用孔毓圻的影响力煽动南方的缙绅豪强造反什么的,不过是给朱和墭找麻烦。他可不会天真到以为朱和墭会搞不定这些腐儒的造反......论起造反,朱和墭称第二,天下还有谁敢称第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31/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