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6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6/1274


南京城是一座占地极大的城市,即便不算巨大而且空旷的外城东部,单说南京内城和繁华的外城西部,那也是一座不得了的城市。而南京皇城和南京朝廷的那些衙门,又都集中在南京内城的东部,这里距离南京城繁华的生活区稍微有点远。如果没有个交通工具,每天上班下班可就有点累人了。
高级官员们当然可以养得起马车或是干脆骑马代步,但是中低级官员没这个条件——房子得多大才能养得了马,还放得下马车?
所以每天上班前下班后,几条通往南京皇城的大马路上,都能看见浩浩荡荡的车流。
不计其数穿着孔子服,留着大胡子(也有没什么胡子的),腰里挎着大宝剑,还挂着空心手榴锤的官员们,就这样踏着小小的三轮车来来往往。
唔,曾经叱诧风云的原儒主义战士们,现在也开始了朝九晚五,打卡上班的日常生活了。
而这些蹬着小三轮上班的官员,又让这座城市多了一种政治中心的气度。
朱天王和赵忠义就是在这个春季回到阔别已久的南京城的。
他们已经在登州城呆了三年多了,那同样也是一座发展的极为迅速,甚至都有点畸形繁荣的大都市......和手工业、商业、金融业均衡发展所不同的是,登州几乎没有什么手工业,虽然有点儿贸易,但是根本没有办法和南京相提并论。可是登州的金融业却繁荣得不像话!
在登州外墙内占地并不算太大的登州商埠之中,至少汇集了上百家银号和钱庄。每天进进出出的资金,都数以万计!
除了金融业发达之外,登州的房产市场也非常繁荣。在登州商埠的南面,还有一片被高大的篱笆圈起来的僻静街区,篱笆圈内修建起了数百计大大小小的四合院。
这些四合院无论占地大小,都一律拥有高大坚固的外墙和厚实的木头大门。而且它们的大门似乎永远关闭,高墙之内也极少传出响动,似乎并没有人居住其中。
不过这些看似空置的房产却都价值不菲,便宜的也得两千银圆,最贵的甚至有价值过万的......
但是谁要以为天王朱慈炯治下的登州府就只有发达的金融业、昂贵的地产业,和不温不火的进出口贸易,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朱天王治下登州地盘不仅有蓬莱县,还有福山、宁海、荣成等三个面积很大的州县。这三个州县都沿着渤海,最不缺的就是相对比较封闭的半岛和近海岛屿。
想在这些半岛和近海岛屿上瞒着大清朝的耳目屯兵练兵可不是什么难事儿。
实际上,大明登州镇一年将近四百万银圆的花费,几乎全部都用于招兵买马、装备训练、囤积物资和建设军营上了。
到了明王监国三年末的时候,在福山县、宁海州、荣成县境内,已经出现了芝罘岛大营、养马岛大营、威海卫大营和成山角大营等四个“镇级大营”!
借着登州这个“自由之城”的掩护,四个齐装满员的大明陆军野战镇,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在大清朝的眼皮子底下建立起来了。
如果再算上摆在台面上的登州营的人马,大明在登州屯驻的陆师精兵已经超过了七万五千之众!
这个数目已经足够支撑一场跨海远征之役了!
而就在登州的备战工作接近尾声的时候,朱和墭的“三年不战”之约,也差不多到期了。
五年平辽,即将开始!
朱天王和登州大营总管赵忠义,自然要回一趟南京,来和监国明王朱和墭当面商量一下开战的事儿。
当然了,他们俩也想亲眼目睹一番大明帝都南京城如今的繁华......据说这座大明帝都的繁华,已经超过了前明灭亡之前的程度了!
朱天王和赵忠义在登州听说南京如何繁华时还有些不大相信,毕竟前明末年的南京城可是一座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市啊!
而当时整个中国的人口怎么都有一亿几千万!
可是如今天下间的人口,顶天就是五六千万之数,处于新大明治下的人口,怎么都不会达到三千万。
这么点总人口,真能支撑起一座人口百万的繁荣都市?
另外,生活在富裕温柔乡中的原儒,还有当年那股“爱拼才会赢”的劲头吗?他们还能打吗?
不过当回到南京的朱天王、赵忠义,在朱和墭、大波玲、诸葛军师、于老爷子、苏勇等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刚刚建成的阅江楼。登高俯瞰着好像一座繁忙的大工地似的南京城的时候,他仿佛又回到了三十年前......他们俩跟着倒霉的隆武帝流亡到南京城的那个夏天。
那时的南京城虽然比现在的南京还更繁华一些,但是朱天王感觉到的,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氛围。
在弘光元年的南京,是无论如何都感觉不到明王监国四年的南京城所拥有的那种蓬勃向上的气氛的。
看看那些蹬着小三轮从南京皇城那边冲出来的长剑空锤的胡子儒......这气势,这风风火火的劲头,弘光年哪儿有这样的场面?
朱天王收好了千里镜,回过头,笑着对朱和墭道:“那些骑着小车的原儒看上去都很精神啊!果然还有当年在广州、潮州干事业的劲头!不错,很不错......可以一战了!”
朱和墭也点了点头,心想:“如果他们上班的时候也能有那么精神就好了!”
想到这里,朱和墭就笑着对朱天王道:“阿爸,现在国中清田、均田已经基本完成了......被朝廷所掌握的农田超过了三亿亩,人口一共查出来两千八百多万,其中壮丁有七百万之多,七丁发一,也足有百万之众,即使再打个对折,也能拉出五十万大军,足够了!”
===第518章
奇袭奇袭哪里比较好呢(嗷呜嗷呜虎年月票)===
均田制对于中下层而言,当然意味着公平了!
特别是新大明版的均田制还配合着均税和均役这两项“大公平”......当然了,“三均制”当中的“均役制”也是可以选择交钱免役的。
“均役”所均的是军役和劳役,在职的官员当然不必服役——在职等于在役,当然没办法再去户籍所在地服役了。其他人,只要够得上丁壮标准的,都有服役的义务,不过只要交钱都可以豁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