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7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2/1274


这个清军佐领本来也是两百人,但是其中的一个骑兵达旦已经被抽走了,所以只剩下一百六十人,
但仍然是明军散兵的四倍。所以一杀进村子就把这些明军围起来打了,而为了防止明军的援兵,带兵的清军佐领还分出一个达旦去守住村子的东、南两个入口,然后用剩下的一百二十人围攻大宅子内的四十名明军。激战正酣的时候,金成凯突然带着几十个朝鲜兵冲进了战场,一阵乱枪再加上一波手榴锤,顿时就把那一百多个八旗兵打懵了。
而被围在大宅内的明军也趁机反击,端着上了刺刀的燧发枪冲杀出来。虽然此时明军的数量依旧比清军要少,但是腹背受敌的清军完全陷入了慌乱,丢下了一地尸体和哀嚎的伤员后狼狈退出了村子。
未时二刻刚过,
一面大明的红底金日月旗,
就在高阳洞上空迎风招展了。
不过另外三个“洞”的争夺就没有高阳洞之战那么干净利落了。虽然负责夺取另外三个“洞”的明军也一样不讲武德,但是并没有打出高阳洞之战那样的“中心开花”和“内外夹击”。
因为担任先锋的明军散兵并没有直接冲进“洞”中最有价值的大宅,
而是从“洞”子的东面或南面入口处开始占地盘。
而从“洞”子的西、北两处进来的清军,也采取了类似的打法,先占下几栋房屋,
布置好防御,再慢慢争夺。
于是这三个“洞”的争夺战都打成了胶着,双方各占了半个“洞”,随后双方的前线指挥官又都派出了援兵,
但是“三洞之战”已经变成了村屋争夺战,
而且那些村屋还都用了开采自北汉山的花岗岩当建材,非常坚固,
所以一时谁都奈何不了对方。
不过抢下高阳洞的明军还是占了半个先招,
高阳洞位于战场的中路,
有了这个支撑点,明军就能把火箭炮运动到高阳洞东南面架设起来,轰击附近清军大阵,从而掩护明军步兵发动进攻。
末时二刻左右,“四洞之战”暂时告一段落,而双方的第一线步兵,都已经抵达了前沿位置。
两边的步兵在前沿行军的时候,都采用了比较宽大的纵队,这样行进的速度更快,展开也不会太慢。
因为在行进途中遭遇了明军“高糖火箭”的轰击,所以清军的步兵的行进速度显得有些迟缓,而且也没有抵达预定的位置,而是少走了一百多步就开始拉开大横队了。
相应的,明军的第一线则向前多压了七八十步,压到了战场附近的四个“洞”的百步之内。
不过展开后的双方步兵都没有向前推进的意思,也没有马上把火炮和火箭炮拉上来轰,而是纷纷取出了随身携带的铁铲,开始在有点泥泞的土地上开挖壕沟,堆砌胸墙。
现在是“糖时代”了,面对有一定“含糖量”的对手,谁都得上“土壕”。如果没有土墙、壕沟为前沿的士兵“防糖”,一个时辰的糖弹轰击打下来,一线士兵的折损率可就太高了。
所以双方的一线步兵,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在对方的炮兵完成布署之前,把保命的壕沟挖好,土墙堆起来。
当然了,前沿的交火也不能停!
一方面是三个“洞”的争夺还在继续,而且双方都派了援兵上去。
一方面则是双方的散兵都散开队形挡在了前沿阵地前面,开始用手里的燧发枪和火绳枪互相射击。
其实两边都已经有线膛枪了,但并没有实现大量生产,而且双方的散兵都不太喜欢那种装弹特困难的线膛枪,所以他们依然在使用滑膛枪,其中清军的散兵甚至在使用老式的火绳枪。
不过这些没有膛线的火枪在经验丰富的枪手手中,依然能够发挥出不俗的威力——因为明清双方现在都不缺少火药,所以双方火枪手的训练水平都是不错的,比大部分的欧洲火枪兵都要强!
双方的枪弹就这样在百步开外的距离上你来我往,在他们的掩护之下,双方的一线步兵都在挥汗如雨地劳动,不到三刻钟的时间,两道相当初级的“土壕线”就在汉城西北的战场前沿出现了!
===第556章
前进第一突击波
上(求订阅求月票)===
十一月十五日,申时刚过。
喧闹嚣杂的汉城西北战场突然就变得非常安静了,天空中不见了呼啸而过火箭弹,地面上也没了此起彼伏的爆炸轰鸣,连水色洞、驿村洞、上岩洞三个正被明清两军争夺的村子也变得安静了,不再传出噼里啪啦的枪声了。。
战场之上,出现了一种令人压抑的安静,空气当中,弥漫着大战之前特有的那种紧张。
两座木头搭建的望楼,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幸州山城的城楼上和汉城敦义门城楼边的城墙上了。
一面高高飘扬的黄色龙旗旁,大清康熙皇帝已经登上了位于幸州山城上的望楼,捧着一支内廷造办处玻璃厂生产的千里镜,扫视着明军的阵线。
明军的第一线阵线长达十余里,从北汉山的足斗里峰脚下一直延伸到汉江的堤岸附近。守在那里的明军已经用稻草土包堆起了一道几乎笔直的羊马墙,在羊马墙的前方还挖出了两道浅壕。当然了,这道羊马墙和那两道浅壕都不是连续不断的,其间有数十个缺口和平整的通道,可供士兵和火炮进出。还有几个和高阳洞差不多大小的村子分布在明军第一线阵线的附近,应该都已经被明军占领了。
前线的明军还在施工,可以看见有人在挖土,有人扛着好像个米袋子一样的草包往那道低矮的草包墙上堆砌。
看这意思,他们得忙活到晚饭前才能收工,那么他们的第一波步兵进攻应该在晚饭后和天黑前发起。
如果这一波进攻不能达成突破,那么明军要么选择打夜战——这可不利于他们发挥“糖力”,要么就得在明天天亮后再战了。
看完了明军一线阵地的大致状况,康熙皇帝这才沉沉地吐了口气,对站在身边的领侍卫内大臣噶布喇和内大臣多隆道:“你们看见了吗?朱和墭的前排布置和朕的前排布置几乎一模一样,这就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他话说的就有点没底气,仿佛朱和墭的布置和他差不多,就能证明他的正确性......
噶布喇和多隆互相瞅了对方,都不知道该怎么接康熙的话茬拍马屁了,所以两个只好来了一句:“皇上圣明。”
康熙也觉得自己是越来越圣明了,于是又分析起了朱和墭的下一步行动,他思索着道:“如果朕没有猜错,他一定已经将长管火炮悄悄布署到了前沿,现在多半还在把火箭炮往前沿拉。等逆贼的火箭炮都到位了,就该开始炮轰了!应该会炮轰朕的中路或左翼......多半是中路!”
康熙现在也算是久经战阵了,可不是当年那个让吴三桂欺负的战场新手了。他不仅和一群南书房大臣、御前侍卫和洋军师们一块儿摸索出了一套“糖时代”的战法,而且还猜到了朱和墭的下一步行动。
朱和墭这个时候也登上了敦义门城楼旁的那座望楼,还捧着一支南京出产的千里镜在观察着远处的清军阵地。
他手持的这支南京千里镜和康熙手持的造办处千里镜,其实都是由来自山东青州府益都县颜神镇的匠人制造的。
颜神镇从明末元初开始就出现了玻璃产业,发展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已经成了中国主要的玻璃产地了。不过颜神镇出产的主要是彩色玻璃器皿,也有透明玻璃,
不过产量不大,
质量也不太好,
直到朱和墭拿出了一个水晶玻璃配方请颜神镇的工匠来南京设厂。颜神镇的工匠们才算完全掌握了高透明度的水晶玻璃的制造方法。
不过这种方法很快就从南京的玻璃厂传回了颜神镇,康熙那边自然就有了用颜神镇出产的水晶玻璃打磨的镜片制造的千里镜......而从朱和墭这边扩散到康麻子那边的技术,显然不仅仅是一个水晶玻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2/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