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7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4/1274


七个南书房大臣,更是头也不敢抬。
才推倒书案的康熙站在那里,大口大口地喘气,胸口快速的起伏,麻脸通红,看着就是一副要气炸了的模样儿。
就听见索额图的声音响了起来。
“皇上,皇上......都是底下人贪生怕死,
您要撑住......”
时间过得很快,
今天已经是康熙十八年的十一月初一了。一个月前南京凯旋阅兵礼上发生的事情,
都已经通过粘杆处和儒宗这两条线,传到了京兆府这里。
朱和墭登基当皇帝和宣布实行《大明约法》什么的,当然不会把康熙皇帝气成这样。差点把康熙气炸的是出现在南京那场凯旋大阅兵上的八旗俘虏......三个旗差不多两万人,
就这样穿着棉甲、光着脑袋,排着长队,
让明军押着从仪凤门一直走到明孝陵!
丢人现眼啊!
堂堂八旗天兵,
让人家成建制的抓了两万......不,
不是抓了两万,而是锅底湾包围圈中的正红、镶白、正蓝三个旗的三个新军固安,
向明军缴械投降了!
三个固安成建制的投降,这样的事情在八旗兵的历史上都没发生过,不仅没有发生过,
连想都不曾有人想过。
所以在今天之前,
康熙和大清的满朝文武们都一致认为这三个固安是在进行了一番完全抵抗之后,
才因为寡不敌众而全军覆没的。而董额、勒尔锦和莽依图三人,
多半也已经壮烈殉国。
因此康熙皇帝还大发慈悲的为他们三个办了风光大葬,又是追封、追赠,
又是赐了谥号,还为他们辍朝三日,可谓是极尽哀荣。
但现在看起来,
这三人很有可能当了贰臣!
他们中的两人可还是爱新觉罗啊!其中一个还是王爷,一个也是贝勒。
这两个爱新觉罗要是投了大明再给封了官......
想到这里,
康熙就咬着牙吼道:“快,快去给朕查清楚董额、勒尔锦和莽依图三人是不是真的殉了国!”
一听这话,
底下的南书房大臣们全都面面相觑......其实他们早就知道不对了!
因为这一个多月来,襄阳那边接连不断传来捷报,
前前后后杀伤和俘虏的明军已经超过了三千!
虽然这个数目一定有极大的水分,但图海、赖塔也不是特别不靠谱的人,最多也就是把杀敌一千吹成杀敌三千。
而了解图海、赖塔为人的几个南书房大臣又觉得不大对,于是就先后去找了替图海、赖塔传递消息的从襄樊围城中杀出来的马甲兵打听真相。
经过一番盘问之后,这些南书房大臣就得知那些被俘的明军全都是原来的八旗新军官兵,而且大多属于正红、镶白、正蓝三个旗......
“皇上,还是别查了吧......”
索额图一边磕头一边流着眼泪劝阻康熙。
“皇上,
别查了......”
“皇上,您消消气儿,别追下去了。”
“皇上,您犯不着和他们置气啊!”
“皇上......军心不稳啊!”
几个南书房大臣看见索额图当了出头鸟,
就纷纷附和了起来。
三个固山和一个王爷、一个贝勒集体投降这种事情如果真的做实了,那接下去的仗也别打了。直接收拾东西去当清顺帝吧!
康熙其实也就说说气话,他也知道现在是翻本的最后机会了。如果因为三个固山和一个王爷、一个贝勒集体投降的事儿搞得士气崩溃,那么可就要错过最后一搏的时机了。
因为康熙要赌这一把,就只能选择在冬季下手!
由于明军最强大的“老兄弟”兵都是广东人,不习惯北方冬季的严寒,所以朱和墭是不可能在冬季从南京发兵北伐打山东的。而他的另外两张王牌——辽东军和朝鲜军,也不可能在冬季出动。东北那旮旯的冬季,可不是一般的冷啊!
也就是说,在康熙十九年春暖花开之前,大部分的明军都会处于休整状态,而且也不可能在山东、辽东方向上发起新的攻势。
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康熙从十月份开始,就已经在疯狂筹集赌本......不,是筹集军队了!
除了岳乐带回来的四万余人,
康熙留着保命的一万八旗新军之外,还有原本留守北京、大同等处的八旗新军都被悉数掉往南阳。
甘陕一带的绿营兵也被他抽调一空。
另外,康熙还以蒙古大汗的名义继续动员蒙古各部的骑兵南下。之前那四个由东蒙古四个盟的勇士组成的固山,也得到了康熙的命令,正在南下。
连刚刚成军的山东团练——鲁勇,也得到了康熙的调令,
康熙让他们尽可能的抽调军队,不是用于襄阳决战,而是用于填补北京、大同等地的防务空隙。
他甚至还派人去雪域高原向和硕特蒙古,去西域向噶尔丹借兵。
总之能调的,不能调的,康熙都想尽办法调了出来,总算拼凑了十二三万大军。
除了拼凑军队,康熙还砸锅卖铁的筹钱筹粮......为了搞钱,他甚至命令粘杆处去捕了八大皇商的家主,还硬指他们通贼(明)卖国,总算是搞到了两三百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4/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