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1274


这一查万一查出鳌拜是七窍流血病死的可怎么办?如果再查出鳌拜重要党羽一个个都给整得家破人亡又怎么说?
这仁君的招牌还要不要了?
其实康熙当不当仁君,他自己无所谓。但是现在的大清朝还没能完成高度集权,朝廷下面还有三藩,还有续顺公府、海澄公府这样的小藩,还有孙延龄、王辅臣、刘进忠、祖泽清等等一大群有藩镇之实,无藩镇之名的军头。
如果让他们知道康熙这个仁君的表皮之下藏着一颗狠毒到家的黑心......这帮人为了苟活,会不会联合起来造反?即使他们不反,一个个拥兵自重加养寇自重,这大清天下成什么了?
另外,满人内部同情鳌拜的人也不少。在原本的历史上,康熙皇帝在康熙五十二年时,就念及鳌拜旧劳,就追赐了他一个阿思哈尼哈番,到雍正当皇帝的时候,干脆复了鳌拜一等公的爵位......等于给鳌拜平反了。
康熙、雍正两父子之所以要如此,其实也是为了安抚满洲贵族中的鳌拜同情者......其中有些人还是鳌拜的旧部或是旧部的后代,给鳌拜一点追赐,才能让他们安心替朝廷卖命啊!
如果让大家伙知道鳌拜是在狱中得了“七窍流血”之症病死的,那些鳌拜的大党羽一个个也都被整得家破人亡,那大家会怎么想?到时候不用造反,只要消极怠工,就够康熙皇帝喝一壶的。
===第六十九章
康熙毕竟是英明的(求收藏求推荐)===
狂怒中的康熙皇帝突然停住了脚步,站在那里,背对众臣,一言不发的沉默着。
南书房内的气氛越来越压抑,包括内阁学士、议政大臣、翰林院掌院学士,还有奉诏前来的薛章、邓忠等人,都有一种天威难测的感觉,大家伙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康熙皇帝突然就毫无征兆的开口了:“鳌拜和穆里玛他们还是有大功的!”
什么意思?
在场的大臣们都是一愣,然后各自的心思就动起来了。
鳌拜和穆里玛本来就有大功啊!没大功能当那么大的官吗?不当那么大的官能被你扣个擅权乱政的罪名然后弄死?可你现在为什么提这个?
后悔了?
发现潮州那个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很扎手,所以想起鳌拜、穆里玛的好了?
要是他俩还在,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即使不马上授首,也不可能打出一个威名大振。也不用鳌拜出马,让穆里玛去广东,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就长久不了——本来以为“将门虎子”的米思翰比穆里玛也差不太多,可看他在揭阳之战中的布署,实在是瞎指挥啊!而且最能打的尚家军还不听指挥......如果换穆里玛去,尚之信哪儿敢那样打酱油?
可人死不能复生啊!
现在鳌拜和穆里玛都死了,内阁学士和议政大臣里面好像也没谁比米思翰更能打......总不能让图海这样的“纯文官”去打仗吧?
这还仅仅是朱三太子、朱三太孙在闹腾,若是吴三桂也反了,真不知道该派谁去了?
大家伙正国难思鳌拜的时候,康熙皇帝又开口了,“他们后来虽有过失,但也不该因此完全抹杀他们的功劳......这样吧,追赐鳌拜一个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再追赐穆里玛一个拖沙喇哈番,让他们的儿子世袭吧。
另外,所有还在世的鳌拜党羽及其党羽的家眷,包括鳌拜和穆里玛的家眷,一律赦免其罪,在外流放的,都让他们回家。有功劳有本事的,都要给他们为国效劳的机会。”
“皇上圣名!”
南书房内顿时响起一片欢呼之声!
这可是臣子们发自内心的欢呼,因为康熙帝表现的确配得上“圣明”二字......这毕竟是康熙啊!历史上被捧为“圣主”当然是高估了,但他绝不是糊涂蛋。当然知道现在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持八旗内部的团结,决不能因为出了“鳌拜造反”或“鳌拜党羽造反”的传闻,在八旗内部搞出大案。
甚至......查都不查!至少表面上不查,直接就让早就被打倒在地还踩上一脚的“鳌党”分子重回八旗子弟大家庭!
能当回八旗子弟,谁会跟着朱三太子、朱三太孙这帮反贼混一起?
“都起来吧!”
康熙皇帝转过身,脸上的怒容早就已经消失不见了。在吩咐大臣们平身之后,康熙皇帝自己也坐回到御座之上了。
“薛章!”康熙看见大家都站好了,就点了跟随熊赐履一起来北京的前任潮州知府薛章的名儿。
“臣在。”
薛章赶紧出班叩拜康熙皇帝。
“听说你画了朱三太子和朱三太孙的图形?”康熙问,“带来了吗?”
“带来了!”薛章马上从袖兜中摸出两张宣纸,高高举过头顶。
这位前任潮州知府抓反贼的本事不咋地,治理地方的政绩也很差,审案子的能力更加不值一提。但他也不是一无是处,他又三个很突出的优点。
一是长得很好,看上去特别的正直且有威严,看着就像个一代名臣。
二是文章写得很好,在一帮进士出身的文官中,他的文笔也属上乘。
三是能画一手妙笔丹青,特别是在铁线白描上下过苦功,仿吴道子的画都可以乱真......如果不是他的文章一样出众考上了进士可以贪污,他多半会走上造假画赚钱的路子。
在抓住朱启炮后,他就给这个长得跟凶神恶煞一样的朱三太孙画了像,准备送去北京让康熙皇帝一睹三太孙的真容。
可惜朱启炮在南溪桥被天王朱和大波玲救走了。不过薛章也得以亲眼目睹了“朱三太子和大波玲”的尊容,然后他又凭借惊人的记忆给两人画了图形——在潮州府各地到处张贴的那些画影图形的原件就是薛章亲自画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