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埋大清朝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1274


毕竟这个广东比云南实在是富裕太多了!
吴三桂的军队在云南那个苦地方根本不够开销,年年都要朝廷拨款维持,而大清朝廷也利用钱粮卡吴三桂的脖子,卡得吴三桂非常难受。
而尚可喜这边根本不必为钱的事情操心,广东本来就富,而且他还有“自由的”澳门——香山贸易可以大把捞钱。如果不是尚可喜胆子小,不敢太明目张胆的违反朝廷的海禁政策,一年几百万都能捞到。
如果换吴三桂这只饿虎去了广东,那还不得放开手脚捞钱?到时候根本不需要朝廷的钱粮,吴藩就能活得很滋润了。
不过吴应熊并没有马上叩头谢恩......他不相信啊!世上怎么会有那么好的事儿?
康熙皇帝看着一脸老实模样的吴应熊呆在那里,当下就拿起跟着桌子上刚刚写好的一张大字儿,拎着给吴应熊看。
“额驸,你看朕写得这是什么?”
吴应熊抬头一看,发现那张宣纸上写着两个人名,一个是“朱慈炯”,另一个是“朱和墭”。
吴应熊问:“皇上,这朱慈炯奴才知道是前明的定王,可这朱和墭是谁啊?”
康熙皇帝看了一眼陆仁义,“陆仁义,你知道这个朱和墭是谁吗?”
陆仁义当然知道了,可他哪儿敢说实话?造假欺君,好像还弄假成真......这罪过得多大啊!
“知道,他,他是朱三太孙!”陆仁义咬着牙道,“他就是前明崇祯皇帝的孙子!”
康熙皇帝看着吴应熊,一字一顿地说:“从今日开始,南书房的立柱上挂着的朕之御笔要换榜了......‘三藩’要换成‘朱慈炯和朱和墭’了!”
===第七十三章
吴三桂你儿子误交损友了(求收藏求推荐)===
平西王吴三桂的藩邸高高的矗立在昆明城内的五华山上,这座府邸原是永历皇帝的皇宫,之前还是孙可望的王府,本就是龙楼凤阁遍布的福地。落到吴三桂手中后,又是好一番大加修缮,二十多年经营下来,比之当年在永历帝手里的时候,又不知道豪华富丽了多少倍。
而且吴三桂还把五华山一带当成了自己的老巢经营,在五华山下修造了一排排的库房,里面金银铜钱堆积如山,兵甲器械不计其数。在吴三桂的办公理政的银安殿两旁,还修建两排衙署,设着兵马司、藩吏司、盐茶司、慎刑司、铸造厅等等机构,都是模仿者朝廷的六部衙门来的,只是换了个名目。
而五华山下,则是吴三桂苦心经营了多年的昆明城的街巷。昆明的繁华虽然比不了广州,但是搁在如今的西南,却是头一等的繁华之处,邻省贵州的省会贵阳比不了,北面天府之国四川的成都、重庆那更没法比了一整个四川的账面丁口才一万多,只有昆明的几分之一。即便考虑到隐户的问题,四川一省的人口最多就几十万。
那可是一个城市里面老虎到处溜达,跟野生动物园有的一比的去处,怎么能和昆明比?至少昆明城内是没有老虎的,就是城外也难见老虎的踪影——就算曾经有一些云南虎,也都给吴三桂的手下给活活打死了。
此刻,坐在自家银安殿西侧的列翠轩里的吴三桂,屁股底下垫着的,就是一张取自某昆明籍老虎的虎皮还是一张相当珍贵的白老虎皮。而和他对面而坐的,则是自称朱三太孙之使的杨起龙。
杨起龙其实早就到昆明了,不过他并不是以朱三太孙之使的名义来的,而是拿着吴应熊写给吴三桂的条子来的昆明。
既然是吴应熊的朋友,吴三桂当然会让人好好招待他了——这叫礼贤下士嘛!
不会吴三桂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那个貌似忠厚,内存奸诈的儿子吴应熊居然误交了损友!
这个杨起龙就是个坑死人的损友啊!
就在吴三桂得到广东方面急报,知道米思翰兵败揭阳的次日,杨起龙就带着朱三太孙的令旨来找他了。
而在这之前,吴三桂已经从表弟祖泽清那里得到了“崇祯遗诏”的消息,并且还坐卧不宁了好几天,好容易得到一个好消息,转眼又有催命的小鬼上门了而且这小鬼还是他儿子吴应熊的好朋友。
这让吴三桂怎么能不着急,怎么能不上火,怎么能不想一刀劈死杨起龙呢?
而杨起龙看着眼前这位气宇轩昂,还有点鹰视狼顾之相,和一脸忠厚的吴应熊长得一点都不像的吴三桂吴老爷子,却是一脸奸计得逞的笑容,看得特别让人讨厌。吴三桂一度都怀疑那份“崇祯遗诏”是这个杨起龙伪造的呢!
不过仔细一想,又觉得不大可能那“遗诏”是尚之信从大南山的贼巢里搜出来的,尚之信养寇自重是有可能的,但是和朱三太子勾结到如此地步应该不至于。他如果真的和朱三太子勾结到那种地步,那朱三太孙也不会被捕,朱三太子也不会被困贵屿都城。
而且这份遗诏也的确对得上当年的形势,如果当年朱慈炯真的出了北京城,那么崇祯皇帝就必然会留下一份或几份遗诏手握重兵的大将。
而当时还手握重兵,并且依旧效忠大明的臣子,也就吴三桂、左良玉、黄得功、高杰、刘良佐、刘泽清、郑芝龙、秦良玉等人。其中兵力最强的,距离北京也最近的,毫无疑问就是吴三桂啊!
所以崇祯留下的几份遗诏中也必有一份是给吴三桂的!
另外,吴三桂在一片石大战后曾经派人四处寻找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但是只找到了太子朱慈烺,并没有寻到定王朱慈炯和永王朱慈照。而且吴三桂还向朱慈烺打探过定、永二王的去向,得到的回答是“先出宫矣”,再问就一问三不知了。
当年吴三桂没有在意,只是给了朱慈烺一笔钱让他有多远跑多远,现在想起来总算明白了——“先出宫矣”的意思原来是“早跑路了”!
好一番思来想去之后,吴三桂就是重重的一声冷哼:“你既然是朱三太子的人,为何不早早的说明来意,拖到今日才把这文书给我,是不是迟了?”
“不迟,不迟”杨起龙笑道,“杨某如果早几日把这诏书拿出来,也许就要身首异处了!”
“哼!”吴三桂哼了一声,“现在孤王就杀不得你了?”
杨起龙笑着摇摇头,“大王现在不会杀杨某了,因为今日之定王,便如昔日之努尔哈赤!大王何必弃好成仇,搞得来日无法相见?”
“倒是大言不惭!”吴三桂哧的一笑,“朱三太子何德何能,竟敢和大清太祖皇帝相提并论?”
杨起龙笑道:“且看着吧广东绿营已经败了,接下去会轮到谁?平南王府还是北地中原的绿营兵?若是他们再败,就该八旗兵上了吧?三五千八旗兵能拿下揭阳吗?若不能大王的机会就来了!”
“本王的机会?”吴三桂看着杨起龙,“什么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127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