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1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6/1238


保柱觉得自己得讲两句,便轻咳一声,道:“大人,千里做官只为财,这不收那不收,我们.大人岂不是亏了?”
“亏了我一个,幸福千万家.没什么亏不亏的,我要挣的是大钱,不是小钱那个以后你要讲话就举手,不要咳嗽,你是大人还是我是大人?”
贾六端起茶壶直接对嘴来了一口。
这要搁他前世随意打断领导说话,再大的能耐也得窝着。
他虽然不喜欢官僚作风,但一把手干久了,难免也有些动摇。
所以说官场就是大染缸,能保持初心者屈指可数。
一百个官,能有三五个清廉的,都是国家大幸了。
又吩咐栓柱和梵伟到了保定后,后者负责接管原直隶总督僚属,也就是直隶总督衙门下设机构及办公厅。
相当于县衙的三班六房。
几百年后将国家工作人员分成公务员同事业编制,这会本质上差不多。
不过一般意义上从七品以上才能叫官,从七品以下只能叫吏。
通常一个县的佐贰官就三到四人,一是县令,二是县丞,三是主薄,四是典史。
县令主抓全面工作;
县丞主管赋税、人口;
主薄负责水利、粮马、派差;
等于两个副县长。
排名以资历为标准,通常是由举人担任。
有些大县、发达县高配进士。
典史则负责缉捕,也就是公安局长。
四人中,典史不是官,而是吏的头目,没有品级,属不入流。
三班六房的“三班”指的是“皂、壮、快班”,其实就是衙役、乡捕,类似刑侦、治安、税务局的机构。
里面的人既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事业编,属于帮闲。
只不过这些帮闲有国家发给的衣服,掌握了国家赋予他们的某些特殊权力。
没有这身衣服,谁都敢打。
有,马大佬见着了都得绕道。
“六房”指的是吏、户、礼、兵、刑、工房,全面覆盖一个地方大到生死,小到吃喝所有环节。
办事员叫书办胥吏,需要一定文化,最低也得是个童生,因为六房需要一定的业务能力。
封建时代,三班可能时有更替,六房基本上是被地方乡绅垄断的行业。
家里没点关系的想进都进不了。
县往上州府乃至省,都配有三班六房这个僚属机构,只是叫法不同。
国家运转明面上看起来是一层层的官负责,实际则是一层层的僚属机构从上而下施展。
没有这些机构,贾六这个总督大人的命令都不定能出保定城。
所谓治理国家,治理地方,说白了是治理人。
因此,贾六想要把这个总督做实了,做强了,做美了,第一步就是必须全面接管总督衙门下设机构。
做到总督衙门行政运行快速化,效率化,之后才能对职权范围内的下属单位进行系列改革。
栓柱则组织贾办进场熟悉总督衙门工作流程,等业务方面顺手后逐步接替总督衙门下属机构。
“原机构办事人员,要组织一次考试,考试合格留任,不合格的.”
贾六原是要说将不合格的全部开除,但一想这不符合他宽政的工作姿态,便让梵伟将不合格的往下分配。
就是从省里分到市县,甚至乡镇。
这年头文盲率太高,会写字的都叫高端人材,没必要把人家一棍子打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6/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