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238


有一次贾大全酒喝多了猛揍儿子,要不是贾大忠及时赶到,贾大全怕是真能失手把儿子给打死。
贾大忠家离贾大全家不远,只隔了条胡同。
事关贾家命运,贾六认为二叔贾大忠一定会和他们一起去找色痕图,没想到了二叔家把事一说,贾大忠竟摇头说不掺和这事,还说他老早就想出旗了,说什么天天守着那点旗人俸禄口粮实在是没意思的很,一家老小日子过的也艰难,与其这么半死不活的,不如出旗自谋生路。
“回去跟你爹说,别舍不得这个旗人身份...咱们有手有脚的出去干什么不好?非呆在这旗里叫憋死么...”
贾大忠反过来倒是让侄子回去劝他爹别想着找关系、弄门路的,老太爷是忠臣还好,贰臣还好,人都没了一百年了,有啥打紧的?而且这事是皇帝给定的,能翻案?
“你爹就是舍不得那一年的八十五两银子,他老了,你还年轻,听叔的没错...”
“......”
贾六一时无语,事实上贾大忠说的对,大多数汉军旗人与其守着一年23两的俸禄口粮过日子,这不让干那不让干的,不如出旗各谋出路。
这要搁别的时候,贾六说不定真就“反水”回去做他爹的思想工作,问题是现在他自家那半个前程!
他要当官,当大官,就必须在旗!
从二叔那回来把事说了后,贾大全怔了好长时间才说了句:“人各有志,随他去吧。”然后让儿子换身体面的衣服同他一起去找表哥色痕图。
“栓柱,备车!”
怎么也是世袭云骑尉,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贾家还是养了一匹马的。不过没有马夫,还是杨植这个贾家“三太保”兼任的。
想法坚定,意志坚决。
爷俩同心协力,誓要赖在旗中不走。
然而贾六很快发现坐在车厢对面的老爹表情似乎有些不对劲。
好像小媳妇洞过房后头次出来见人,脸色异样,走路都别扭。
贾大全这边是有难言之隐,或者说担心。
自打两位姑奶奶去世后,贾家其实和那两家宗室表亲就不大走动了。不是贾家不愿意和宗室亲近,而是宗室那边不亲近他们。
八旗是很怪的,旗人分满洲、蒙古、汉军三支。在汉人眼里,汉军旗人是高高在上的主,可在满洲、蒙古旗人眼中,汉军旗人那就是八旗最底层的存在,由此形成了一条满洲歧视蒙古、蒙古歧视汉军的“鄙视链”,上下等级森严的很。
然而满洲八旗内部也存在这种“鄙视链”,首先就是满八旗分成了上三旗,下五旗。上三旗的看不起下五旗,上三旗内又分宗室旗人同奴才旗人。
宗室旗人自然是宗室的黄带子、红带子;奴才旗人则是除了宗室旗人以外所有人。
为啥叫奴才旗人?
上三旗是皇帝直领的亲旗,皇帝除了是这大清亿万臣民的天子外,也是上三旗所有旗人的主子,故而上三旗的官员在皇帝面前都是自称奴才,这是一个很亲近并表明显贵身份的称呼。
下三旗的人,包括其他官员要是敢在折子上自称奴才,皇帝肯定甩他两个耳光子。
贾家属于汉军旗人,又是后入关资历较浅,也就是老太爷贾汉复在世时位高权重,这才能让两个女儿嫁到宗室做嫡妻,也让当时并没有什么实权的两位女婿很是巴结。
可人走茶凉的道理,搁哪朝哪代都不过时。
贾汉复死后,由于贾家两位姑奶奶的原因,那两家宗室同贾家这边还能保持正常来往。两位姑奶奶一死,这门亲戚便渐渐的凉了。
更何况贾家两位姑奶奶都是康熙年间去世的,这一眨间就是几十年,还能有多少情份在?
反正贾大全上次见到表哥色痕图,还是八年前他被旗里抽调出征回部那次。
因此贾大全心里犯嘀咕,不晓得他那位当护军统领的表哥还认他这个表弟,又是不是看在母亲的份上帮贾家一把。
一路,当爹的忐忑,当儿子的则是斗志昂扬,随着车轮的滚动声,爷俩很快来到了镶黄旗满洲居住的安定门。大老表色痕图家以前是明朝一个大学士的房子,祖上岳乐入关后直接抢来的。
护军统领又是奉恩将军的府邸肯定有门房,见有辆马车在自家府前大门外停了下来,立时就有值守的包衣奴才过来询问,待知竟是老太太娘家的贾大爷同小少爷来拜访主子,一个奴才赶紧进去通报。
“等会见着你大爷,要站有站样,坐有坐样,别吊儿郎当的叫你大爷犯嫌。嗯,另外不该你说话时别插嘴,你大爷是朝中重臣,最是讲究规矩...”
因为担心儿子在见色痕图时表现不好,给那位护军统领留下不好印象,贾大全下车后就开始叮嘱起来。
“爹,知道了,我有分寸。”
贾六闷声应道,他为人处事可比从前那个贾六要老成得多,比眼前面这个爹也稳得多。
所以,该他教训对方才是。
又仔细打量了下儿子的穿戴,再瞧了瞧自个,掸了掸屁股上的灰后,贾大全先是呼了口气,再是深呼吸一口,便准备同儿子入内见表哥去。
见着色痕图之后怎么说,路上贾大全早就在心里演习了好多次,并认为不管两家现在走不走动,还有多少情份,色痕图也不会见死不救,毕竟他身上流着贾家的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