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1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0/1238


贾六心意已决,这也是他对军队工作的一次破天荒尝试。
士兵推选,预备军官团,其实就是士兵委员会的雏形。
这个做法可以彻底将腐败无能军官对于军队的影响力归于零,从而让军队的面貌为之一新。
除了军官推选重新构架大沽水营指挥体系外,贾六又专门拨款五万两用于大沽水营整顿经费,除一次性给士兵发半年工资外,其余资金用于船只、火炮、火铳及其它各式装备的维护。
考虑再三后,将原本准备用于新军建设的500四川子弟从保定调来,连同护卫产业园的一营护军直接编入大沽水营,使得水营官兵从原有的1800人提高到3400人。
正式向京师呈递公文,请求升格大沽水营为北洋水师(镇),水师暂不设总兵官,由原护军参领扎木尔出任副将,暂行统摄水师。
鉴于水师建设的重要性,贾六于七月初四又下令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大练兵活动。
在这一个月,他这个直隶总督哪也不去,天天陪着水营官兵同吃同住同练,大有一日不改变水营官兵面貌就一日不走的架势。
结果就是水营官兵面貌得到了质的提升,与此同时,贾六也正式升级为青天。
因为,连日海风吹拂及太阳毒晒下,他的额头真的晒出了月亮。
为之付出的代价是皮活脱脱的晒掉了一层。
京师方面,天津八旗水师谋逆被镇压的事件得到了老富和色大爷的追认,关于升格大沽水营为镇建制也得到了批准,甚至贾六担心的旗人弹劾事件也没有发生,原因是京里围绕帽子王归属正争得不可开交。
老富和色大爷压根没空理会贾六在天津搞的乱七八糟东西。
(
===第六百二十九章
票选帽子王===
大清不能没有帽子王,这是京里王公大臣们的共识。
因为,这是祖制,也是权力分配的必要。
原本大清有八位帽子王,礼亲王代善系传承就有三个,一是康亲王系(礼亲王本支);二是克勤郡王(岳托系);三是顺承郡王(勒克德浑系)。
代善系传承的帽子王控制了两红旗。
由太宗长子肃亲王豪格传承的显亲王一系,为镶白旗大旗主。
由郑亲王济尔哈朗传承的简亲王一系,为镶蓝旗大旗主。
由豫亲王多铎系传承的信郡王一系,为正蓝旗大旗主。
如此加上雍正年间册封的和硕怡亲王系,被雍正改宗的庄亲王系,这八位世袭罔替的亲郡王组成了大清帽子王委员会。
宫乱事件中,遭到毁灭性打击的一共有五家。
分别是康亲王府、显亲王府、简亲王府,庄亲王府以及克勤郡王传承的平郡王府。
康亲王永恩、庄亲王永瑺、简亲王丰讷亨、平郡王庆恒死于养心殿,显亲王蕴著则于自家王府被杀。
五家之中,庄亲王府、简亲王府、显亲王府包括平郡王府又是举府被诛,独康亲王府得以逃过一劫。
没有受到波及的则是怡亲王府、信郡王府同顺承郡王府。
原因是宫乱时怡亲王弘晓并没有响应简亲王、庄亲王的号召入宫,而是在家中做了缩头乌龟。
顺承郡王恒昌宫乱时并不在京城,而是奉了乾隆旨意去关外祭陵,等他回来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
信郡王淳颖能够安然无恙,当然是同他的妹夫有关系。
贾佳氏,还是念亲情的。
事实证明,权力斗争一定要快,也一定要乱,因为只有又乱又快才能让对手反应不过来,否则一旦局面清晰并且稳定下来,就有很多人会回过味来,继而提出个人的权力要求。
现在京中的局面就是如此。
没有参与宫乱,但却通过宫乱获得下五旗满洲领导权的恒亲王弘晊、裕郡王亮焕、和郡王绵循三人拉拢了原本不想掺和是非的怡亲王弘晓等一帮宗室,通过自身影响力同急于稳定局面,把控朝廷的富勒浑、色痕图展开了多次谈判。
一系列谈判中,并没有哪位亲王、郡王,或者固山贝勒们提及过皇上怎么办。
原因是宗室对乾隆包括他的阿玛雍正都是恨及。
圣祖爷这一脉,除了怡亲王一支,其它各支对雍正父子的恨,刻骨铭心都不足以形容。
这也是为何贾六安心离京,认为乾隆哪怕还有秘密势力暗中潜伏,但短期不可能翻天的原因所在。
在三巨头之前,这个老四鬼子最大的敌人就是爱新觉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0/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