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12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36/1238


据阿密达讲,柳条边共有老边门16座,新边门4座,分由各地驻防八旗管制。
凡进出边门者必须持有当地官厅签发的印票,其上写明持票人姓名、年貌、脸色,验证核准后方可进出。
山海关作为柳条边的最南端,也是关内关外分界的第一道大门,除了负责本关所在,还负责辽西的锦州区域大小堡台数十处。
也就是说就算阿密达肯解放思想,他也最多只敢偷偷放汉人在辽西一带活动,更远的广宁、辽南、盛京、铁岭、宁古塔、吉林、黑龙江等地,他说了根本不算。
“凡事都有个第一次,要勇于创新,大胆尝试嘛,”
贾六当然知道阿密达的顾虑所在,笑着又递给对方一根烟,摸了摸下巴胡子。
“朝廷的国策是朝廷的,这是大政,也是主要方向,我们地方上肯定是要服从的。但是地方也有地方的难处,很多事情完全执行朝廷的精神来办,就容易变得僵硬,好比那些偷关的汉人,能说这些汉人就是逆民、奸民、刁民吗?我看就是些生活不下去的穷苦百姓寻个活路而矣,如此,抓获即杀是否过了,是否是对朝廷国策的一种教条执行?”
“关外物产丰富,任由荒废,是否也是暴殄天物?”
阿密达对此不置可否,论本心他也不是好杀之人,但抓住了不杀也不行,毕竟律法禁令摆在那。
要是朝廷能够宽松一些,不会因为那杀生之事。
归根结底,还是朝廷的事。
你朝廷不压,地方吃饱了撑的要人命。
“在不违背大的国策前提下,适当的灵活机动完全是可以的嘛,只要把握住尺度,我看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贾六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就是朝廷是不准汉人出关,但是没说不准汉军旗人出关,也没说不准汉人包衣出关,更没说不许直隶组织官方人员对关外进行必要的勘探。
直隶总督管辖范围可不仅是河北,还有后世内蒙大片区域呢,最北端可是和科尔沁接壤。
什么意思呢?
就是直隶总督衙门出面于山海关设一签证处,凡是愿意去关外谋生活的,只要花五十文钱就能办个汉军旗人护照,花三十文钱则给办包衣护照。
这样身份合法,自然不存在违反国策的问题。
当然,不愿意花钱办护照到关外谋生打工的也可以跟衙门签合同,作为直隶省政府派驻关外的工作队。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嘛。
堂堂直隶总督为百姓谋福利,难道还要看你朝廷的脸面?
就你朝廷,也是完全处在我直隶总督势力包围圈中的。
惹着了贾六,他能让京师片纸飞不出去。
“这”
阿密达的眼神告诉贾六,听着是可行,就怕万一有人揭发检举,这事可就麻烦了。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贾六拍了拍阿密达的肩磅,“此事由本督派分公文于你处,你尽管大胆执行便是。”
说完,告诉这位从三品的参领大人,他会向朝廷上书提请将山海关参领衙门提升为副都统衙门。
就是给阿密达官升两级,越过正三品直接就任从二品大员。
这是又给官,又给好处,还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放眼天下,还有哪位大人能做到如贾六这般敞亮?
路指明了,阿密达要是不肯干,那贾六只能换一个肯干的上来了。
好在,阿副都统也不是婆妈之人,总督大人都这么交底了,他要再不识趣,说不定就会坠马而亡了。
痛快应下,升官发财的事不做,不是傻子是什么。
贾六自是高兴,又具体同阿密达聊了聊,结果阿副都统举一反三,竟然结合自己工作经验提出了若干条可行建议。
“你回去弄个具体章程报到我这来,此事最迟下月底便要落实。”
贾六说完,从袖子忽的摸出一把银票来。
真是一把,看着怕是有三四十张。
都是千两一张的。
三四万两不止。
“这些钱你拿去打点关外各大小衙门,还有沿边各处边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36/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