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1238


四川总督富勒浑年前就开捐了,以谷一石当银九钱,纳千石谷者就能得个贡监职衔,最高能实授府州主官。
所以这些不在军中的民夫可以走捐衔的空子,贾六计划把这几十个民夫全部运作成四川各地的官。
八品、九品,甚至七品六品都可以,也就是买低不买高,将这帮人全安插在邻近金川各县当吏的头头。
其中能力出众者,贾六也可以把他们买成知府同知。
当然,这笔开销比买军职要高的多。
毕竟,不管是北京的吏部还是四川的总督府,他们开捐卖官最主要的目的是“杀民”,而不是“宰兵”。
贾六大体估算了下,仅为军中的买官总共开销大概不到三十万两,几十个民夫这边却要二十多万两。
拢共开支大概在六十万两到七十万两之间。
这笔钱搁从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然而现在他有的是钱。
从博清额那里敲来二十五万两,从对面敲来二十五万两,加在一起就是五十万两。
之前两劫军饷,前后净收又是三十多万两,因此光现银贾六身上差不多就九十万两了。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为了大计,贾六肯定要拿出来花啊。
最重要的是,除了这九十万两现银,他身上还有几个可以随时到崇州、成都乃至京师提取阵亡满蒙大人们“存银”的“公章”。
认章不认人这一特点,简直就是为贾六量身定制的。
估计富升阿正在到处找这些章,穆图说白了就是这位富大人的财政会计。
当然,这么多人肯定不可能同时买官,必须要分期,这就需要李世杰这个四川按察使帮忙,必要的时候满洲副都统博大人也得出把力。
李会长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收下贾六递来名单的,他这会当真是心乱如麻。
“别这样,”
贾六坐在李会长旁边,拍了拍他的老手,问道:“你这个按察使要当上四川巡抚的话,得多少银子?”
“这个嘛...”
李会长精神头子略微有些高涨,伸出五只手指:“起码得五十万两。”
贾六“噢”了一声:“钱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把握?”
“没有,”
李会长精神一泄,摇了摇头,一脸没好气,“要是有钱能当巡抚,我早当了,得上面有人才行。”
“我有人。”
贾六拍了拍李会长的肩膀,“回京后,我争取帮你弄个巡抚干干。”
===第一百四十章
下个县长就是你了===
得益于乾隆敞开膀子大卖官的执政理念,理论上只要足够有钱,贾六甚至能够把大清朝七成的官缺买到手。
这也是前世史学家对乾隆朝官捐的统计数字,即七成左右官吏为捐衔。
就这,也不够乾隆开销的。
后来,为了解决财政危机,和珅创立“议罪银”制度,
就是当官犯法不要紧,只要你有钱交罚款,刑罚就免了,甚至交的多官可以继续做。
卖官,罚款两项制度,保证了大清长治久安。
听起来很荒唐,
事实就是如此。
因为这两项制度将汉族精英和有能力举事的财主老爷们,
死死捆在了大清这条破船上。
而且,让官员对大清的忠心变得更高了。
为啥?
贪污不杀头,可以花钱消灾,嘿,真他娘的好,不为这样的朝廷卖命,为谁卖?
所以说,乾隆能被称颂为明君,不是没有两把刷子的。
“议罪银”制度的雏形其实已经有了,年前贾六为了创收大规模抓嫖,搞的就是以罚款代体罚,本质跟议罪银一个性质。
经历金川血与尿的洗礼后,贾六整个人已然得到从内到外、从上到下的深层次升华,领悟到共同进步的重要性远高于他个人的进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