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1238


英廉忙道:“主子,前线之事奴才绝不敢怠慢,只是,”
顿在那,一脸欲言又止的样子。
“只是什么?”
乾隆似乎意识到英廉想说什么,脸上的笑容渐渐褪去。
果然,英廉迟疑下,如实奏称今国库存银不到年入一半,前线各项开支却要大几百万两,现在又要为太后八十大寿筹办,初步估计下来须用银一千余万两,故而户部这边实是有些棘手,不知这钱从哪筹措。
乾隆“噢”了一声,却是没有说话,只是沉默,但脸色已经变得有些难看。
李玉瞄了眼英廉,将脸微微垂下。
就在乾隆以为英廉是来叫苦时,却听那英廉又道:“奴才以为别的事都能耽搁,然太后大寿万不能有所瑕疵,故奴才寻思是不是可以开大捐,好为国库募些银子以解燃眉之急?”
“开大捐?”
乾隆板着的脸一下舒缓下来,不加思索便道:“知道了,这事回头叫军机处协吏部商办便是,总不能叫你户部这个临时管事的真无银可用。”
“奴才谢主子体谅!”
英廉心头一松,没有告退,而是接着说道:“奴才还有一事启奏主子!”
“何事?”
“主子传旨国史馆修定贰臣传记以为教化世人,奴才深以为然...然奴才认为除修贰臣名录外,另可为明季殉节诸臣修书,使之义烈风示未来。
如史可法、黄道周、卢象升、孙承宗等皆要加以表彰,如此方显我大清气度,显主子胸怀。再有忠臣、贰臣对比,生平事迹一目了然....”
英廉所说正是昨天其孙女婿和珅给的建议,当时英廉就觉得这个主意好,因为很合皇帝提倡忠君的初衷。
乾隆听后,真是点头道:“此是好事,朕准了,着国史馆备修便是。”
没想英廉还有事,他道:“奴才有一事不知当不当说?”
“你啊,在朕面前有何不能说的?”
乾隆面上笑意重新浮起,英廉所奏皆甚得他喜欢,甚合心意。不仅帮他解了太后大寿用银不足的大事,还能明察主子心意,真不愧是好奴才。
“那容奴才斗胆直言,今入贰臣名录者虽为前朝叛臣,但实皆为我大清入关功臣,故臣以为据史直书这些人事迹之外,是否可依据此等人于我大清功劳,详加考核,分为甲乙两编,使俾优者瑕瑜不掩,使劣者斧钺凛然...不一昧抹杀,功过清楚。”
英廉又说,除将贰臣视具体功绩分等定编外,也要给他们的后人一些恩泽,不使这些后人以为朝廷是过河拆桥。否则那无知之人多半对朝廷有所怨言,使旗内有所不稳,反而不美。
乾隆思虑片刻,英廉所奏确是事实,当初只顾教化世人匆匆叫国史馆定贰臣传,未考虑这些前明贰臣、大清功臣之后的想法。说不定那些被他定为贰臣的后人们已有牢骚。
“也算是奴才替这些人向主子求个恩,好叫他们沾沾太后大寿的喜气。”英廉察言观色,进一步道。
听了这话,乾隆笑了起来,说道:“你英廉倒替朕想的妥当,既如此,便叫在京文官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
在外文官按察使以上、武官总兵以上,其兄弟子孙年满十八岁者,包括现任六品以下及候补五品以上官员,均呈报本旗,造册汇报军机处,以备挑补为拜唐阿。
...朕虽有借他们先祖教化世人之心,但绝不亏待功臣之后。”
===第二十一章
有钱赶紧来买官===
英廉为什么将宝贝孙女嫁给家道败落的和珅,就是因为他看出勤奋好学的和珅将来必定不凡。
这个孙女婿也的确不凡,昨日过来说贾家的事时,便将皇上为何要修贰臣传记的想法给猜了个大不离,因此建议英廉可以顺势提出为明季殉节诸臣修史,如此必能为皇上所喜。
果不其然,皇帝连想都没想便一口准了,这让英廉对自家孙女婿越发看重。
历来体察上意,才是为官者的不二窍门。
和珅又建议可奏请根据贰臣对大清的实际功绩分甲编、乙编,国史馆修书时同样依据甲、乙之分给出合适定语,而不是一昧进行否定,尤其是对甲编当予以一定程度褒扬。
因为这样做的话,可以让提出这个建议的人得到那些甲编贰臣之后的感激。
要知道如今贰臣之后做官的不在少数,且有不少人做的是督抚重臣。
英廉深以为然,对孙女婿更是刮目相看。
官场之上最是讲究人脉,何为人脉?
实则不过一个情份。
今日英廉为那些贰臣之后的祖上求得甲等,半恢复名誉,于这些甲等后人而言,便是天大的情份。便是乙等贰臣之后,英廉照样可以通过太后万寿这事为他们子弟求点恩泽。
有了恩泽,贾家出旗这种小事自是迎刃而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