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6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2/1238


双方对射,直打了一个多时辰,江苏绿营突然后撤,原因是弹药耗尽。
江西绿营正要替补攻击,番贼突然从镇中冲出,几乎霎那间,江苏绿营便不支纷纷往回逃窜。
江西绿营见状,唯恐被江苏绿营冲乱,也纷纷抢占渡船往对面划去。
见两省营兵竟然溃逃,舒景安大怒,亲自带人阵前督战,未想后方杀声四起,竟有番贼伏兵杀出。
占音保指挥所部八旗兵应战,然不当番贼猛攻,无奈保着右副将军撤离,直退了二十里多地才算稳住。
一算,人员损失其实不大,但火炮、军械辎重丢失怠尽,各部散兵无数,军无斗志,被番贼俘虏的营兵也有上千人之多。
定西大将军丰升额闻舒景安大败,怒不可遏真想一刀砍了舒景安。
可即便丰升额是定西将军,他也没有权力处死舒景安,只能将此败仗如实上报,并再从包围大小金川的清军抽调人马追击。
云门镇大捷后,明朝遗民在主帅顾先生的主持下,仿《周礼?夏官》之制,按“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的制度编组。
正式将遗民号称“兴汉军”,连同俘虏在内,兴汉军总兵力4100余人。
并提出两个口号,一是太祖皇帝“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一是“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天下人田,天下人同耕”的口号。
六月初九日。
整编休整三日的兴汉军在顾先生带领下,全军东进。
“师行间道,疾驱湖广,无贪攻城夺地,直指武昌!”
===第三百四十章
先灭八旗再平绿营===
景陵管委会。
油灯下,贾主任拿着一把蒲扇一边摇着,一边凝神看着桌上的地图。
两湖地图。
贾主任凭借前世记忆参照大清舆图画的。
联络处长刘禾易在边上整理四川发来的最新军情,已经确定兴汉军于半月前由夔州长江乘船进入湖北巴东。
巴东一带几无绿营驻军,战斗力强悍的兴汉军进入此地后可谓势如破竹,吓得宜昌知府关闭城门,向武昌城告急。
贾六问了:“湖北巡抚是哪个?”
杨植忙打开自己的朝廷命官生死薄,翻到湖北档,读道:“湖北巡抚郑大进,康熙四十八年生人,雍正十三年中举,次年登进士。从直隶肥乡县令做起,历任大名府同知、两淮盐运使,浙江、贵州布政使,先任河南巡抚,再接替梁国治任湖北巡抚...至今不到一年。”
“嗯。”
对有可能真是贾家后人栓柱整理的大清四品以上官员履历表,贾六深为满意。
莫要小看这些朝廷命官的履历表,里面可包含了好多秘密。
是有本事的,还是没本事的,都能从履历表中一眼看出。
单从郑大进的履历来看,此人是个实务官,因为是从基层做起的。
从县令到二品巡抚,用了足足三十五年时间。
不像他贾佳世凯,出道就是巅峰。
一年多时间就高升从一品提督,这升官速度虽然不能同满旗子比,但比起汉人来,那可是强上天了。
为什么栓柱有可能是贾家后人呢?
因为栓柱祖上是贾家的包衣,主子幸包衣妻子是八旗常态,因此不排除栓柱的爹,或者他爷爷有可能被戴了绿帽子。
当然,这只是一个可能。
还有一个最可能的可能,就是滴血那玩意真的不科学。
要不然怎么他贾六这个真孙子不行的呢?
此事存疑,鉴于太过荒唐,贾六不得不提前将圣祖仁皇帝地宫渗水一事上报朝廷,好早点给老太爷两口子换房。
老这么搁在栓柱床底下,也不是回事。
刘禾易分析道:“从郑大进履历分析,其做事稳重,不会轻进,如果其令各地严防死守,兴汉军很难在湖北打开局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2/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