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7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7/1238


此战,清军毙敌四百多。
不甘失败的王伦又于当天夜里组织了一次劫营,派元帅吴清林、李忠来带400教中死士偷袭,结果被早有所备的清军击退,毙敌34人,俘虏11人。
其中三名俘虏为贾佳世凯亲手抓获,直隶布政使同山东巡抚国泰的奏疏可以证明。
次日,在梵伟的建议下,贾六下令常威军同八旗兵、直隶绿营攻打新城北面浮桥,此桥若被清军完全占领,临清新城中的常胜军就再无任何可能突围。
战术依旧是大炮轰,步兵上。
在清军枪炮的猛烈轰击下,把守浮桥的常胜军中枪者甚多,坠河者不下百人。
“随我夺桥!”
贾六亲自带兵发起攻击,战不到半个时辰便夺取浮桥。
至此,常胜军成了瓮中之鳖。
望着彻底没了出路的临清新城,贾六不禁松了口气,命人打白旗至城下劝降王伦。
===第三百七十三章
世凯不为屠夫===
贾六急于解决战斗,不是怕舒赫德过来抢功,而是担心舒赫德会下令屠城。
乾隆“不抗即从逆”的中央最高定性一出来,无疑就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彻底松开了清军的道德底线。
再有贾六这个因为阻止屠城反被革职的总理大臣活生生例子在,可以肯定一旦攻破临清新城,城内几万无辜百姓必定会遭到屠戮。
这一次,不会再有人站出来下令封刀了。
为了避免惨剧发生,贾六只能抢在舒赫德赶来之前、他这个下岗的总理大臣还有点权力时拿下临清城。
让人劝降不是给王伦一条生路,而是给那几千常胜军一条生路,也是给城中几万百姓一条生路。
尽管已经做好王伦拒降的心理准备,但当王伦于城头命人挂出写有“山河奄有中华地,日月重开大汉天”的条幅后,贾六的心还是痛了一下。
这条幅他熟悉,蒙元末年红巾军起事时的口号。
王伦改了一个,“宋”改“汉”。
内心的复杂,俨如当年番贼在碉堡上挂出的“八十日戴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存大明三百里江山”的对联一般。
城头上,望着城外正在准备攻城事项的清军,王伦换下了自己的王服,穿上早年他给人治病时的郎中服,看着一望无垠的长空,双手合什,对城上城下无比虔诚看着他的教众诵道:“真空家乡,无生父母。灭清杀胡,日月复来!心中有圣人,保俺好家园!”
“心中有圣人,保俺好家园!”
数千清水教众组成的常胜军齐声呼吼。
他们的武器是差,他们的处境是危险,但当教主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原本低沉的士气却是一下复昂。
眼前看到的,耳畔听到的,让贾六不得不重新正视常胜军的战斗力。
他知道,信仰是能无限加成的。
可以预见,即便破城之后,迎接清军的也必然是极其残酷的巷战。
贾六看了眼边上的军师梵伟,对方微叹一声,摇了摇头。
似是在说,没办法不死人。
“攻城!”
贾六颁下了攻城军令。
随着号角声响起,山东绿营、直隶绿营、河道绿营、八旗禁军、关外索伦、蒙古马队按着战前部署,向着临清新城潮水般冲去。
士气高昂,战意旺盛。
尤其是那些带兵的军官,一个个显得无比积极,与从前接敌多溃的样子判若两人。
因为,一个时辰前,他们得到了密令,破城之后藩库银均分之。
前提是,不得乱杀人。
一切后果由贾佳大人一人担之。
直隶布政使杨景素知道这件事后,不无好意劝说世凯贤弟此举很有可能被御史弹劾,届时皇上追究下来,哪怕他破了临清城,灭了清水教,换来的恐怕也是皇上的怒斥,甚至是彻底革职罢官。
“宁朝堂骂我跋扈,宁皇上责我滥赏,也不使山东人骂我贾佳世凯屠夫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7/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