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7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5/1238


此时耳畔响起的不正是那曲每当他有喜事时,就在耳边不自觉唱响,且让人无比兴奋的歌么。
“大江大水天自高,眼睛该点亮了,人生得意莫言早,是非论断后人道...”
“走,随我去步军统领衙门,驾!”
扬鞭一甩,白马如雪,蹄声远循。
十数骑呼啸而去。
煞似无数黑影尾随。
===第三百九十四章
皇上要血洗宗室===
步军统领衙门在帽儿胡同,这衙门也是俗称的九门提督衙门所在。
权力上,九门提督统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组成的步兵营,以及京师绿营的马步兵。
京师绿营也就是京师百姓俗称的巡捕营。
步军营所辖八旗步兵通常保持在两万人左右,巡捕营康熙年间最多时近两万人,但如今只有一万三千余人。
康熙晚年隆科多为九门提督,直接指挥八旗步兵和巡捕营,拥兵四万余,是当时京师掌握兵力最多的人物,由此不难看出隆科多何以能左右皇位归属。
如果贾六能成为九门提督,操作得好,他还真有可能成为爱新觉罗争相拉拢的“贾爸爸”。
问题是乾隆给贾六的圣旨并没有让贾六统领八旗步兵,只要其专管巡捕营。
看上去好像是对贾六不够信任,实际是因为京师的八旗步兵营名存实亡。
明面上步军营仍有八旗兵丁两万余,但实际上能够正常上班的只有三四千人。
这些上班的八旗兵大抵也就是领份米粮,能帮着维持下内城秩序,守在城门盘查一下,晚上巡个逻,皇帝出巡时在边上放放炮什么的,叫他们披甲上战场那是绝无可能的,叫他们平乱的话,极大可能是叫叛军当兔子撵。
造成京营八旗糜烂不堪使用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肯定是腐朽。
第二个原因是康雍乾三朝已经将八旗能战精兵消耗怠尽。
与准噶尔人的和通泊之战打断了八旗兵的脊梁,对大小金川作战,对缅甸作战将最后的能战之兵也消耗得差不多。
因此这几年往金川调八旗兵,除了调关外索伦,京营八旗每次都是以千人规模驰援,而不再是从前动辄几千上万了。
温福、阿桂、明亮这前后三任定西大将军,更是把最后那点八旗骨血带走的差不多。
导致如今京营八旗依旧有几十万之众,但就是抽不出可用之兵。
没有人比贾六更清楚现在京营八旗的底细了,前锋营残了,健锐营可以说全军覆没,善扑营大概还能维持个架子,火器营同前锋营一个德性,留守在京的四营兵加起来可能也就三四千人。
还能看一看的就是战斗力最差的护军营,听着有一万多人,但贾六敢说他那一千人的常威军就能把护军营摆平。
也就是他贾六暂时还忠于大清,真要是个活太师的话,常威军入京之日就是八旗大难临头之时。
当然,主要也是因为常威军拢共也就一千人,有个七八千操莽之事就跟玩似的。
………
贾六在步军统领衙门并没有遭到任何将领的抵制,出示圣旨后就顺利成为代九门提督。
由于常威军还没有抵京,在没有直系武力支撑的情况下,贾六也不对步军统领衙门的人事进行调整。
只是让人将他的遏必隆宝刀悬于大堂,之后直接让人拿了席子铺在堂上,放上被褥,对一众满汉将领道:“打今儿起,世凯就睡在这里,有任何事你们直接来报我便是。”
打完招呼后,就调查归自己直接指挥的巡捕营兵力以及驻防情况。
巡捕营分中营、南左二营、北右二营,名册上辖马兵、战兵、守兵约一万三千人左右。
不过巡捕营的这一万多兵马并不驻满城,在外城也没有专门大营,而是分散在外城,包括城外圆明园、畅春园等地,各地驻防将近三百处。
说白了,巡捕营的一大半兵力实际就是成了巡捕(警察),唯一还能当成军队使用的就是中营提督直辖的1500名马兵,驻地在圆明园,归提督、蒙八旗出身的瑞林指挥。
另外就是驻防在树村、归中营副将、汉军旗人李弥指挥的3000战兵。
故而只要能震住瑞林同李弥,使二者不敢轻举妄动,贾六的任务就算完成。
其它多则百人,少则十几二十人的巡捕根本不可能成为威胁,因为想要把他们拢合起来就不是件简单的事。
摸清巡捕营底细后,自然就要摸一摸满城内皇...国军的底细。
“现在宫中警卫力量主要是侍卫处,侍卫处统领的御前侍卫大概在600人左右,这些人中除了少数立场存疑的宗室子弟,其他人忠心都很可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5/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