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得加钱第7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1/1238


………
卡文,众筹写书。
===第四百零二章
这是皇上的意思===
显亲王蕴著是宗室健在最年长的亲王,其曾祖父就是太宗皇帝长子豪格,祖父是豪格四子富绥。原是和硕肃亲王的传承,顺治八年改成了显亲王。
当年皇父摄政王多尔衮坠马身亡之后,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全部落入世祖爷囊中。
掌权之后的世祖爷又对八旗的牛录进行了重新分配,把镶白旗旗主给了豪格的儿子富绶,多尔衮的胞兄阿济格因为谋逆被踢出了正蓝旗、多铎系成为了正蓝旗旗主,其他三旗归属不变。
乾隆年间,八旗的大旗主最终定型——“上三旗”由皇帝亲掌;
礼亲王系(包括克勤郡王、顺承郡王)为正红旗和镶红旗大旗主;
豪格的肃亲王系传承的显亲王为镶白旗大旗主;
豫亲王同睿亲王传承的信郡王府为正蓝旗旗主;
郑亲王系传承的简亲王为镶蓝旗旗主。
旗主定型了,但大清祖制新封宗室要有公中牛录。
原来那些入八分宗室分都分了牛录,总不能不给新受封的入八分宗室王公分牛录吧?
结果乾隆规定归皇帝专属的上三旗公分牛录一个不分,专从下五旗划拨。
哪怕乾隆的儿子所分的牛录同样来自下五旗,而不是他们爹自己的上三旗。
结果下五旗被拆分得七零八落,再有皇帝直接任命的都统、副都统,导致下五旗不仅无法威胁到上三旗,就连名义上的旗主王爷们也调动不了下五旗,最多就是有什么事情让旗下出身的官员来办办。
也就是奴才必须对主子尽义务,哪怕你是军机大臣,只要你出身旗下,王爷家有事就得去端茶倒水。
上三旗的包衣奴才,管你是总督家的千金还是将军家的小姐,只要是包衣出身就必须参加内务府的选秀,被选中之后就得进宫充当宫女伺候人,没的商量。
由于乾隆登基后不仅大肆拆解下五旗,还极力打压宗室,有好多下五旗本应该袭爵的宗室子弟拖着不办,导致下五旗宗室子弟对皇帝怨声载道,然而敢怒不敢言。
结果京师之内关于太后和皇帝的各式谣传,下五旗的宗室子弟于其中推波助澜的积极劲,远超过谣言始作俑者。
前九门提督托恩多为何查禁谣言不力,就是因为很多宗室私下藏匿传播禁书,有的还是镇国公、辅国公,甚至郡王家,叫他这个九门提督怎么查,怎么搜,怎么禁?
而且托恩多出身也复杂,他祖上本是汉人孙姓,后来成了英亲王阿济格家的包衣奴才。
等到当时极得皇帝宠信的年羹堯娶了他们的主子,也就是阿济格玄孙女为继妻后,托恩多一家跟着主子到了年家。
年羹堯犯事后,托恩多他爹向皇上报告了许多年家的内事,结果免于处罚。再往后抬入了镶红旗满洲,由孙姓成了孙佳姓。
镶红旗满洲的旗主是礼亲王一系传下的克勤郡王,也就是平郡王庆恒。
庆恒这个人有点二百五,自打看过《不正经太后》一书后,对其中描写深信不疑,不知怎么就同礼部尚书富勒浑混到了一起,竟帮着富勒浑串连宗室,意图为大清“正本清源”。
有这么个旗主在,托恩多好多事情也就没法下狠手。
而外界流传皇帝之所以将托恩多赶到西陵去,也是害怕托恩多出身复杂,关键时候会跳反。
虽然和珅同样也出自下五旗,但无论是家源还是现在的人际关系,无疑比托恩多更值得信任。
究竟是查禁不力还是担心会谋反,真相究竟是哪个,恐怕连当事人托恩多自己也不清楚。
反正这会他在西陵当管委会主任,总觉自己挺冤。
蕴著乾隆三十七年袭亲王时已经74岁,如今更是高龄77岁,是爱新觉罗宗室屈指可数的长寿者。
目前来看,除了刚刚驾崩的太后,整个宗室还没有第二个比蕴著年长者。
加之显亲王府是太宗长子豪格这一脉传承下来,而豪格当年本应是大清皇帝第一人选,只是由于各种复杂原因没能继位。
因此随着太后和皇帝的各种政治流言肆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皇帝可能真不是先帝之子,甚至极有可能是汉人,那么蕴著这个宗室最长者肯定成了各方势力的关注点。
最近往显亲王府跑的宗室大臣也很多,其中不乏郡王。
这些宗室大臣求见显亲王的目的,肯定是希望这位老宗王能够站出来说几句。
不管是澄清谣言,还是正本清源,对当前局面都能起到特殊作用。
然而,77岁的蕴著却谁也不见,哪怕自己的侄子侄孙们求见,他老人家都是让人打发回去。
由于年纪太大,太后驾崩按理应当进宫举哀瞻仰什么的,这会也都免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1/12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