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1117


“这就是庇护者三十小时之前大概的兵力分部了。我们刚刚进入这个警戒区的外围。那位老侠客目前已经逃出了他们的追击。这两天陆续有侠客分散突围的迹象。”
贾德尔有些疑惑:“分散突围?”
“有什么问题吗?”
“稍微有一点。”贾德尔沉吟:“大家伙之所以从地球各地赶到这里,就是为了援助那位老侠客,对吧?”
原闻人点了点头:“是这样没错。”
“大家都是抱着牵扯住一点鹰犬的注意力,好让老侠客突围的想法。分散突围的话,就有些违背这个初衷了吧。”
正常情况下,侠客是游击者,轻兵简装,高来高去的。
在人少的时候,他们更能发挥高机动的优势。
但是,若是庇护者军队实在太多,拉着数万倍、数十万倍的军力漫山遍野封锁,侠客也插翅难飞。而这个时候,就需要另一支或者几支队伍,在外围骚扰,牵扯大军的注意力,干扰他们的判断,从而给身陷包围的友军制造机会。
只是这一次,庇护者好像更加疯狂。
在向山刺杀本格尔之前,庇护者们就调集了各地的基因库保卫武装力量,从四面八方行军而至,一的压来,不断结成庞大的包围网。
这可谓是世界上最可怕的“添油战术”了这就好像用一油轮的油去淹没一只蚂蚁一样。
最终,庞大的包围网几乎压制了所有的侠客。
这种情况下,侠客一般也会选择小股抱团的。他们甚至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单点突破,用压倒性的单兵力量,集中一点突围出去。
在这种庞大包围网下分散突围是一个有点迷惑的战术。
“当然,也不是不可行就是了。”贾德尔摆摆手,道:“说不定是有什么不得不如此做的理由。”
向山点了点头:“倒也确实有这个可能。”
尤基立刻想到的最糟糕的可能:“师父,你的意思是那位老侠客可能已经死了?”
向山摇摇头:“肯定没有。至少三十个小时之前肯定没有。”
原闻人低声解释道:“如果上一次通讯的时候,那两个冷血游骑就知晓老侠客死亡的情报,那么他们就不会出现在追击我们的战场,而是回到大部队去了。而在更早的时候,侠客就已经在尝试分散突围了。”
向山点了点头:“只是不知道为什么,这些鹰犬笃定,那位老侠客一定还在包围圈里面。他一定没有突围,所以包围必须持续下去。”
“所以,我有个猜测。这些侠客是变更了目标。他们有了新的使命。”向山道:“他们需要将什么东西送出去。这个东西,就算是分散送出也无所谓,只要有人送出就算成功的玩意我推测,应该就是情报或者资料了。”
为了冲破暴政者的封锁,侠客们会使用这样的方式分享与传递信息这也是二百年之前就有的事情了。
“然后,重点来了。”向山再次挥手,在地图上画出一块区域:“这是截止三十个消失之前,侠客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之一。那位老侠客就在这里。”
“我们距离这个地方,只有七十公里。中间大概有两道封锁圈。”
“借着这次沙尘暴的威能,我们可以一鼓作气的冲过去。”
陶恩海卧在地上,身上撒着一层西沙。
他现在使用的义体只有两米出头。这是他能找到的、最好的备用义体了。
原本那一套配合小型仿星器使用的义体,在与神速王的战斗之中已经被彻底摧毁,就连修复都做不到,只能拆解出有用的部件了。
他看着天空。厚重的沙尘将天穹所遮掩。但是精密的义眼仍旧可以察觉细微的照度变化。
变暗了一点。大概是晚上了吧。
他如此想到。
这次的使命已经完成了。那些地球的同道已经离开了大半。只要他们当中,有一部分人成功脱离,那些来自火星的技术,就可以在地球侠客之中流传开,成为侠义的力量。
自己的生死已经可以置之度外了。
只不过,还有一些地球侠客,执意不肯走,要跟他同进退共生死。
陶恩海非得想个办法来挽救自己的生命了。
啊,当然,没什么希望的。陶恩海觉得,自己大概会成为弟子练习神经手术的一块材料。
不过也没关系。这也算是死得其所了吧。
和陶恩海一个时期出生的老怪物们,也真的是老而不死了。尤其是“老板”,生生死死好多次了。既然那种人都难以避免“就义”的结局,那他陶恩海也算不得什么了。
在进行手术之前,侠客们还有一些收尾的工作要做。
而在这个时候,陶恩海也没什么要做的事儿了。由于伊沃路细胞感染开始压迫脑神经,他战斗力已经衰减很多,不足以在战场上保护自己。
侠客在做守卫工作的时候,他便躺在这里,随便做点什么。
活了二百年,临近死亡,陶恩海却不怎么害怕。
没什么好怕的。不管是作为医生,作为开拓未来的研究者,作为夺回“现代社会”的战士,还是作为不屈服的反抗者,他都做到了“问心无愧”。
陶恩海放空自我之后,一点一滴涌上心头的,反而是二百年前的日子。
他举起一只手。他就看着自己的手指在风沙之中活动。沙尘从他指间流过。
“多厉害。”他如此说道:“此生我进入医业,就立誓献身人道服务;我感激尊敬恩师,如同对待父母;并本着良心与尊严行医;病患的健康生命是我首要顾念;我严守病患寄托予我的秘密;我必尽力维护医界名誉及高尚传统;我以同事为兄弟;我对病患负责,不因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治或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别;生命从成型时起,即为至高无上的尊严;即使面临威胁,我的医学知识也不与人道相违。”
“守得勉勉强强吧。”
===第十九章
准备===
陶恩海以前是一个顶好的大夫。在地坛医院的神经外科当主任医师。那个时候他要害不到四十岁,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可谓是最好的年华不管是技术还是体力都是第一流的。他颇开发出几个神经外科的技术,发过一些论文。
那个时候也是手术连轴转的,每天都忙得快要昏过去。
但是那个时候的自己,毫无疑问是幸福的。
即使到了今日,陶恩海依旧可以如此断言。
每拯救一个生命,他就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实现。
实际上,也有一些研究机构的人找他合作,希望他从临床转到科研上来。有那么一次,他几乎被人说动了。那人告诉他,全新的技术可以拯救更多的人。这样比他在手术台上要更有效率。
陶恩海承认,他当时确实动摇了。
医疗技术的进步,比医生个人的奋斗更加有效。
但是,陶恩海最终还是拒绝了那次机会。
他还记得自己小学的时候读过一篇小短文。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谁在乎呢?”
而男孩的回答是:“条小鱼在乎!这条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这是陶恩海的心跳。“这条小鱼在乎”他最终对那个机构说道,研究新的技术,不需要那么强大的临床实践水平。那并不是非他不可的工作。而手术台上,却的的确确的存在“非他不可”的病人。
那个时候的陶恩海,对自己的技术还是非常自负的。
如果为了“拯救其他人也能拯救的、更多数的人”,而忽视“眼前可以拯救,且非他不可的人”陶恩海觉得,这就是过于重视“手段”而忘却了“目的”。
真是傲慢啊。
躺在沙尘之中的侠客陶恩海回忆这一段的时候,脑海中闪过了如此的念头。
当然,这一段岁月的结局不是那么愉快
那家医院给他最深刻的记忆,是一把刀。救人的刀他很熟悉,但是杀人的刀在七十岁之前,他就只见过那么一次。
在这之后
沙尘之中,一个人走了过来。他看见陶恩海,俯下身体,道:“陶大侠,您现在感觉怎么样了。”
“还好。”陶恩海摆摆手:“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高压电,伊沃路细胞侵蚀病程也不会加速。它们只是稳定在侵蚀我的脑呢。不会怎么样的。”
说道这里,陶恩海很想撇撇嘴,或者翻个白眼。
基准人有一点不好由于金属基蛋白质的缘故,基准人没法承受核磁共振。这玩意对他们的伤害比较大,会造成严重的神经信号紊乱,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给脑部留下永久性的损伤。另外,金属基蛋白质自身也会干扰核磁共振的结果。
当然,后来自己的团队也开发了很多其他的检查手段,代替核磁共振。比如说,依靠基准人更强的抗辐射能力,去做辐射造影;又或者利用基准人的抗机械损伤能力,直接做创伤性检查。
但是,核磁共振的一些机能依旧是无可替代的。
陶恩海觉得,如果这个时候要是有个核磁共振检查一下,就能更准确的做出诊断了。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等着打开组织再观察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