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1117


“居然藏得这么深,肯定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于是黑客们提出要群策群力来破解谜题。有几个黑客已经在当场讨论“我们能不能写个模拟器出来运行这些数据”的事情;。
向山还是蛮关注这个问题的。
因为研发部门这几个月也有人在做类似的尝试。向山也有参与一部分工作。
当然,向山觉得最有希望的方向,还是还原出那些外星垃圾原本的样子,然后再做其他尝试——比如给它和地球计算机之间写一个兼容协议,或者在外星计算机里面编写地球的系统。
毕竟暂定代号“奥伦米拉”的外星垃圾,也是个图灵机的工程实现。从零开始摸索进行编码还是可以的。
把一台现代的裸机放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计算机研究人员面前,那些研究人员也有可能摸索出编程的方式。虽然肯定没有现代程序员写得好,但至少可以跑起来。
不过,这些黑客天马行空的脑洞,还是给了他一些触动。
这些黑客并不知道“奥伦米拉”内导出的数据全貌是什么,更不可能知道“悉多”所包含数据的的“功能”【毕竟向山都不知道】。这些数据对他们来说就是一段形状非常奇怪、并且暂时无法运行的“黑箱”,根本看不到“箱子里面”是什么内容。
但是这不妨碍他们用各种手法去折腾“悉多”所包含的那些代码。
正是因为“悉多”太神秘了,所以越来越多的黑客想要来一窥究竟。
到了这一步,“悉多”所包含的数据真面目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它变成了一场只存在于少数技术宅中的狂欢活动。
黑客们也在铆足了劲的破解。
而这些动静,最终也惊动了罗摩项目的安全部门。
准确的说,是网安部门的技术人员浏览这个社区的时候,发现了这段数据。他们敏锐的察觉到了问题,然后下载了“祝融”公开的数据,并将之与罗摩项目内部的数据进行对比。
到这时,“泄露事件”才算被发现。
在事发的时候,几个大国就想过要打掉这个网站。但是“祝融”在几天之前就上传了这些数据,并出现了数千次下载与访问。而这些数据又有可能在一些更封闭的社区之内被二次共享。
总之,事情已经无法挽回了。
专家分析,现在端掉这个社区,只会更加刺激那些黑客。
最好的办法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装作不存在。
而向山也因此才得以看见这些讨论。
不得不说,其中有些点子还挺有意思的。向山都暗暗记了下来,打算和研究部门的人交流一下,自己也做一做。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有那么点尴尬的现实。罗摩计划立项仓促。除开合众国下场最早,有提前布局之外,其他所有国家都被这么一件事打乱了手脚,只派遣了“信得过同时有能力”的学者。首先还是“信得过”。所以,罗摩项目园区内的学者,虽然都是顶尖层次,但同层次的人物外面也有不少,不可能全都囊括。
而更可惜的是,对“破解”有着特殊天分的家伙,个顶个都是不安定分子。这些黑客在计算机科学领域或许是能够留下小小一笔的人物,但是他们几乎不可能通过政治审核,进入罗摩项目的这个园区。
他们的视角,他们的技术观念,和向山这种科班出身,强调“建设”的大相径庭,所以他们提出的点子,很多都是向山过去没有想到的、容易忽略的。
这甚至让向山产生一种“要是他们也能参与研究就好了”的念头。
不过这也就是想想。
这个时候,一阵敲门声。
“请进。”向山开口说道。
推门而入的是胡干事。这位负责协调共和国学者与园区组织的干部,向山已经很熟了。在向山接任研究部门负责人的职位后,胡干事几乎就专职负责与他对接了。
胡干事热情的说道:“向主任,这位是老家来的同志。听说你们是见过的。”
向山看见胡干事身后的人,有些惊讶:“雷干事?”
来人正是当初将他招募进这个项目的那位剑眉星目的军人。数年不见,这位军人面容没有任何改变。他一个立正,对着向山敬了个礼,道:“共和国解放军,驻联合事参谋团,雷朝阳。实在不好意思向研究员,上一次见面的时候,我没有告诉您我的真名。”
“这次您连肩章都带了啊。”向山扫了一眼:“我该称呼您雷大校?您前几年应该不在联合事参谋团工作吧?”
“叫我雷参谋雷大校都行,您要高兴叫我老雷也成。”雷大校笑了笑,很好说话,但是没有回答向山后面的那个问题。
很快,在胡干事的说明下,向山很快就明白了过来。
雷大校这次来这边,是参与暂定名为“哈奴曼项目工作组”的。这个工作组是针对“泄密事件”临时创立的,理论上的负责人是向山。
而雷大校则是负责向山与共和方对接的人。
向山皱眉:“军方……这件事与军方有关?军方也要出面吗?”
“现在还说不准。”雷大校摇了摇头:“这一次事件已经被定性为‘恐怖袭击’了。如果‘罗摩项目’的真相被流传到社会上去,真不知道会出现什么样的动荡。所以,各国将会通力合作解决这次事件。”
“至少,‘祝融’这个危险分子一定要控制起来。”
===第三章
“火神”们===
罗摩项目是一个特殊的项目。这可能是第二次出现“所有大国都心存默契的掩盖一个秘密”的状况——第一次是“核武器相关技术细节”。
除了学者们在享受“发现未知”的纯粹快乐之外,这里的所有人都是小心翼翼的。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对现在这个脆弱的国际局势产生影响。
更别说“泄露”的事件了。
“外星人真实存在”这个事实,会对大众的心理造成巨大冲击。而这份冲击,就有可能会转化成“恐慌”与“动荡”。
虽然也有一些知情学者做出了相反的猜测。据说共和国的内参上就有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敏锐的指出,人类可以通过塑造“地外生命”这一不同于“我们”的群体形象,来强化“人类共同体”的概念,并慷慨陈词,建议未来要抓住发展的机会。
但执政者却不敢赌。他们不能去赌“民众在毫无准备的基础上知道了外星人的消息”时,会爆发怎样的动荡。
甚至可以说,“祝融”这个家伙,从放出“悉多”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区区“网络游击队员”了。他有可能是21世纪最可怕的恐怖分子。
“大概可以理解……”向山点了点头,然后目光转向自己的平板:“就是……略有些可惜。我觉得到目前为止,他带来的影响还挺正面的。”
“哎……”胡干事摇摇头:“向主任,您还是要稍稍注意一下。以您的立场,说这话有点不合适。”
向山稍稍点了点头。其实景宏图也跟他说过类似的话,只不过他所指引的方向完全是反的。
——在共和国,科学家是受到特殊待遇的群体。为什么?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你觉得崇尚理性主义的人似乎并没有那么多?也没错啊。在这个语境下,“科学技术”可以等价于“神力”,而你则是“沟通神力的巫师”啊小向。你甚至是“现代巫师”当中最有力量的“工程师”。
——因为你是一个“巫师”,所以你说一些神神叨叨的话是正常的。也因为你是一个“巫师”,所以言语上对“王公贵族”有冲撞,也会很容易被原谅。甚至这种不合时宜的愣头青言行,还会强化那些贵人对你的印象。你表现得越是楞,他们就越是觉得你技术过硬。
——技术硬不硬和性子楞不楞没有必然联系?哈哈。当然没有。但是我国从上到下的刻板印象就是这样的。你越是如此表现,他们就会觉得你在技术上越靠谱,同时也会觉得你越没有威胁。你就算发表与核心价值观完全相悖的言论,只要没有叛国的实际行为,大家最多也就让你闭嘴,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中。
——对,“破除这种刻板印象”,“为科学本身祛魅”,这些都是很有意义的。但是现阶段,“利用这个刻板印象”也是可以的。你不用担心上任之后做不好,不必有心里压力。
向山只是在“本色出演”一个二愣子而已。
他看着自己的平板,说道:“这些黑客的讨论,我觉得还是很有价值的。虽然他们不像我一样接受着正体系的系统训练,但是却是在一刀一枪的拼杀中养出了一种很有生命力的思维。他们的讨论,还是能给我一些启发的。正常来说,这些家伙都进不了这个园区咧。”
雷大校点了点头,道:“向主任不愧是个科学家,有全情投入事业的精神。但是我们确实不能拿‘社会稳定’开玩笑。别说这些黑客了,那些上岸洗白的家伙都不行。”
很多大型企业的网安人员,都是著名黑客洗白受招安的结果。但是那些已经金盆洗手的老家伙也不被信任。谁能保证这些曾经的“网络游击队员”不会脑子一热,冒出“这个情报所有人都有权知道”“大国无权垄断外星人情报,这是霸权主义”之类的离谱念头,然后将事情捅出去呢?
毕竟这是他们的青春呢。
胡干事道:“不过以后审核会慢慢松下来的。向主任如果真的想要招一些黑客帮助做研究,到那时也是可以的。”
向山点头:“我挺希望那一天早点到来。”
“不过,‘与黑客交流’的事情,倒也不是没有眉目。”雷朝阳扬了扬剑眉,道:“这一次与您接触,我还是来通知您一个消息的。合众国这次坐不住了。他们打算把自己手里最顶尖的黑客派过来。您可以尝试与他交流,但是千万要小心。”
向山有些诧异:“不是过不了审么?”
毕竟黑客不是那种放荡不羁爱自由的理想主义者,就是天生反骨想要挑战规则的不安定分子。前者纯粹而后者混沌,都是很难改变的家伙。
雷大校从自己随身的公文包里抽出了一叠资料。里面包括一张照片和积分文件。
“这是那个黑客的资料。您一定要注意这个人,请一定不要让自己的电子产品被他接触。”雷大校如此说道。
照片上是一个与向山年纪相仿的年轻人,可能还小一两岁。他身形削瘦,肩膀塌着,显得脖子很长。高耸的颧骨以及尖锐的鼻梁之上,是一双带着阴郁与傲慢的眼睛。
这个金发碧眼的年轻人,隐约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真像是那种合众国电视剧里刻板印象的技术宅少年。
“这家伙就是那位大黑客?”向上嘟囔着:“看不出来……”
“贾库布·哈特曼,德裔合众国人,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他的父母都是福音教徒。他在一个保守主义家庭长大,最喜欢的作品是《幽灵行动》、《细胞分裂》和《彩虹六号》……”
“哇哦。”向山点了点头:“你的意思是,他就是那种……带点冷战思维的人?”
雷朝阳点了点头:“贾库布·哈特曼是一个怀着巨大爱国热情的家伙。”
“和主流的黑客好像不太一样?”
“但是被因此就小看了他。他是最强的黑客。”雷朝阳说道:“这家伙在上高中的时候就靠着自学,掌握了种种黑客技术。在黑客的圈子里,他得到了‘阿耆尼’的id,闯下一番名号。。并且,他骇入了cia的系统,几乎窥遍了cia的机密文件。”
“如果不是他自己留下了一封求职信,恐怕cia都无法发现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