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博英雄传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1117


所以向山也只能找到松岛宏来做训练。
这就已经是“语言之外”的东西了。
数个回合之后,松岛宏突然开口道:“其实你也可以使用腰腿协同发劲。”
话音未落,他的手就向前一挤。
“卧槽,你使诈啊!”向山向后跳了半步:“不早说吗。”
说话间,他的肩膀一抖。
松岛宏觉得仿佛有一条铁棍在他手腕里突。他手臂一扭,想要化解劲力。
但是向山却顺势一转,换了个方向运劲。
两人手掌的合力与松岛宏的手腕方向形成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夹角。
只听得“咔”的一声,松岛宏的义手突然变形,整个手臂从手腕处开始瓦解。内部传来了一连串响声。
松岛宏无言的看着向山:“我不是说只锻炼劲力的来回吗?”
“是啊。”
“你直接使用工程学手段,瓦解了我的义体吧。”
“但这也是我运劲的结果吧。我没有使用超出这个练功手的出力上限。”向山点了点头:“刚刚才想起这一招怎么使来着。”
对工程学足够了解的侠客,可以精准的击破对方武器或义体的弱点,甚至通过劲力的传递,精确破坏某一个单独的零件,来达成连锁效果。
这个道场收购来废旧手臂之后,会做些微修改,主要是将手腕部件替换成练功手标准。
这手臂自然是不会使用掺杂了压敏材料的零件模拟触觉的。现代的武者大部分不需要触觉。
所以向山也没法通过直观的感受来感知这个义手内部的机械结构。
但是几次来去之间,他可以通过听劲掌握很多东西了。
再加上刚才松岛宏手腕的一处异响。
那应该是一个传动部件运转不良的声音。
向山敲了敲自己的手,就差不多了解了这一双练功用手的结构。
“原本,所有的机械结构,都需要养护和更换的。这才是义体对比肉体最大的优势所在。”向山道:“所有的义体部分零件都会被设计成‘可拆卸’、‘可更换’的。”
“当然,某些顶尖的玩意为了保密,也会设计成‘一拆开就坏’、‘一坏就不可逆向复原’的。但那也只可能是一个或者几个核心部件而已。”
“而不同零件的质量不同,惯性也是不同的。陡然的加速与减速,就可以让内部零件因为惯性而产生错位。短而脆的寸劲就可以起到这个效果。”
“当然,这还需要考虑外装甲与减震系统的对抗。但大体上就是这么个套路没错。”
刚才松岛宏义体松脱,并不是整体性的,而是从腕部那个本来就有问题的部分开始。
在那个零件松脱之后,其他的零件还在继续运转,将错误放大。
精良的义体其实是有保护措施的,可以快速关闭止损。
甚至有一些高手,还可以自己针对性的用劲去让零件复位。
但这廉价义体就没那么多功能了。
况且修复总归是比破坏困难。“给零件复位”的本领,比“让零件错位”的本领高深、复杂一百倍。
于是,松岛宏的手臂就发出了一连串的异响。
松岛宏默默的走到练功房边缘,在仪器的辅助下拆下这条手臂,然后换了一条。
虽然练功手臂的出力被严格限制了,弟子在练武的时候,把这种手臂打坏也是常有的事情。
这些本来就是快要报废的玩意。
那些坏掉的手臂也会交给道场培养的机械师。能修就修一下,不能修就回收零件。
只不过……向山能用这么低的出力就轻易造成这么大的破坏,还是出乎松岛宏的预料。
老拳师换好手臂之后,活动了两下,然后问道:“这这么在乎输赢吗?破械术啊……这课是在训练对劲的运用。”
向山理直气壮:“我刚才也是纯用劲做到的吧?”
“你还用了机械工程学的知识。”tx-0也是一阵错愕:“难道万战唯一败的真相……”
“不不不。”向山挥挥手:“怎么会呢。模拟战或者对练,我输过无数次了。别的不说,我原本只是个科学家,没有武术家或者特种兵那样的力量。不摸爬滚打,怎么创造武术呢。我就只是单纯的想起来还有这一手而已。”
“再者,请不要老是强调‘唯一败’‘唯一败’什么的。这让我感觉好像在挨骂一样。”
“想起来……”
向山继续说道:“而且松岛啊,不是我说你,残奥会上就没有人用这手段吗?啊?”
“还真没有。”松岛宏如此说道。
毕竟,武馆武者,尤其是竞赛武者,往往有专业的维修团队,不需要自己修理自己的义体。这一点和侠客就有区别。他们不怎么需要工程学知识。
而没有工程学知识,自然就没法使用破械术。
===第四十六章
老朋友的故事===
破械术,二百年前也有谐音梗爱好者戏称为“破邪斩”的。
这是一种需要巨量的工程学知识与维修经验才能施展的苛刻武学。
它苛刻道一个武者必须依靠听觉与听劲就察觉机械运转、继而反推机械结构的地步。
虽然说确实有非常了解发动机的人,可以听声音就判断汽车发动机的运行状态。
但那可是汽车。
想要在枪林弹雨之中靠听觉断定敌人义体运转状况,实数天方夜谭。
但是,在漫长的数月之中,人类的经验与知识不断积累。
最终,有少数人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
通过定点的寸劲击打,就可以让精密仪器失灵。
并且,由于它的原理是“利用不同质量零件具有不同的惯性大小,通过瞬间加速让零件错位,人为制造错位或接触不良”,所以理论上,这种手段是可以绕过外装甲的。
但其实问题也在这里。
武者给予敌人的“瞬间加速度”,一定要大于这义体承受的上限。
就好像一台机械设备从半空中摔落下来。
在低处可能没事。
但若是从高处摔下,外壳可能毫发无损,里面的部件就先失灵了。
这是因为这个机械设备经历了从“高速下坠”到“静止”的瞬间变速。
但要做到这一点又属实不易。
有可能对方义体设计的承受上限就要大于外装甲的承受能力。
而且减震器也可以很好的应对这种攻击。
所以这一手通常也是针对“手脚”之类单独的部件。
尤其是关节部分。
也有人将之戏称为“赛博分筋错骨手”。
这是一种性价比低到令人发指的武功。
一般人是不会考虑它的。
除非是外功的招式博弈、天人合一方向真的已经升无可升,才会在这种地方考虑。
当然,老江湖们大多还是会一点点入门级别的破械术的。
但也就是那种“老江湖遭遇小混混,随手一招拍断人手腕”的情景才适用。
在高手面前是起不了多大作用的。
而在残奥会这种追求极限的竞技舞台上,这种鸡肋技术自然是“食之无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111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